基于"互联网+"思维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红艳

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步入千家万户。基于互联网所构建的互联网+教育形式,也已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在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全面融入互联网技术,做好创新教学是推动该专业不断发展的核心。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技术在终止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价值,分析了中值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中职教育;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职教育中,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当全面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体系,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一、互联网技术在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应用价值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各类高新技术不断走进课堂,为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互联网技术,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具体而言,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不止于教材,如此一来,便能拓展学生认知,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到该专业在社会中的需求以及作用。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端,越来越多的专业技能培训网站被开发出来,这些多元化的网站不仅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还有与该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相关的视频和教学案例。当教师想要收集这些资源时,便可以直接登录网站输入关键字即可,这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诸多便利。教师可将所收集到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转变为不同的形式,如动画形式、图片形式、音频形式等,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多元性,使得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

二、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现状

教学方式陈旧

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由于当前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未转变,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中职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操作,忽略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在社会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中职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将“应付考试”完成学业作为主要目标,常常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让学生牢记理论知识基础即可,没有为学生预留实践操作的时间和机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薄弱。不仅如此,由于部分教师因为自身工作繁忙的原因,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去研究现代新兴互联网技术,这就导致互联网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不充分,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信息素养薄弱

在新时期下,互联网技术融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模式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也会应用到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如通过手机或平板在网络上查阅学习资料、运用人工智能辅助实训学习等。然而,就中职学生整体信息素养分析,有部分中职学生信息素养较为薄弱。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部分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大多以手机、平板为主,很少接触其他技术这就导致当多样化的互联网技术融入课堂时,学生难以接受。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质量。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策略

(一)运用大数据技术,编辑学习数据画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诸多便利。目前,基于互联网底层逻辑的多样化新兴技术应运而生,且被不断应用于教学中,以大数据为例,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教学思路。在当前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将此技术融入教学环节,能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发展。

比如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对学生学习数据收集和整理中。运用此技术,全方位收集每一位学生在专业课上的学习状态、平时的作品质量、课堂回答问题的质量等数据,在到达一定量后可进行学习数据画像的编辑,帮助教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及在这一学段的整体情况。如此一来,教师便能结合学生的整体情况开展高质量的专业课教学活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自动测评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这一系统具有极强的信息采集功能,可以实现对学生各个学习行为的全面分析以此使教师了解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情况。与此同时,在该技术的应用上,还能有效监测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将学习过程生成数据并将评测数据上传至云端,教师便可在云端上根据数据画像掌握学生情况,最后,再由智能化系统做出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评价和反馈,帮助教师清晰直观了解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从而分析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需求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二)开展微课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多样化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新技术全面发展其中,微课教学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与青睐。作为一种现代化、智能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其有效地应用到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不断实践,最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具体来说,在该专业教学中,实训课和理论课是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明确教学中的重难点,或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性的问题以此引发学生思考。微课教学的时间很短,微课视频的时长大约在分钟,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将所学的内容或教学问题呈现出来,并通过视频进行讲解和引导,让学生视频自主学习,掌握理论知识,总结知识核心

比如在学习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时,由于这一节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规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便可根据这一节内容的重难点录制微课视频,在视频中将制冷原理、制冷系统的组成、冷凝器、节流阀、常见故障以及处理方法等内容一一呈现出来,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学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会结合教师所发布的微课视频自主学习并勾划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学生通过视频可以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具象化,从视频中了解到制冷原理、制冷系统的构成、制冷机出现故障的原因等。即使学生在学习时遇到问题,他们也能够通过微课的“弹幕”功能以及“留言”功能向教师求助,教师便可在视频后台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诉求。此时,教师便可以归纳总结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微课教学是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将其应用到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丰富教学评价内容

在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评价环节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环节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帮助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于注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作品完成质量和技能测试成绩等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体验以及学习过程综合性评价,导致教学评价体系不全面,难以了解每一位学生学习情况,无法落实因材施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基于“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人工智能丰富教学评价内容,以过程性评价加结果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确保教学评价活动的高质量实施。

比如在实训课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围绕理论课内容自主学习,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进行整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便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跟踪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反应,如在课本某一板块所停留的时间、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效率、学习的结果等。待学生学习完毕后,人工智能便会将录制的视频保存,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学生在课堂中的整体情况。在此之后进入实训环节时,又可通过人工智能与学生进行互动,打造“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掌握核心操作技巧。最后,结合学生的作品展示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让教师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又能提高课堂评价效率,为后期教学活动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迅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不断更新,在中值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符合中职教育发展要求。在实践中,教师应当具备互联网+思维,全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微课教学、人工智能技术完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专业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文赞.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36):102-103.

[2] 邓祺."互联网+"思维下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策略探讨[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1, 000(016):P.1-2.

[3] 李炎青.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初探[J].信息周刊, 2018(26):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