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前置性作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陈赞花

西安市临潼区临潼中学 71060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通过理论分析与教学实践,提出了前置性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强化责任感、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具体策略。研究表明,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前置性作业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前置性作业;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路径

正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单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实践逐渐被推广应用。而在大单元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前置性作业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本文将探讨前置性作业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设计原则及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概述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大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通过主题整合、知识连贯、探究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综合运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单课时、单篇文章教学的局限,将多篇课文、相关主题和技能整合在一个大单元中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围绕一个核心主题,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探究。大单元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整合,将具有相同或相似主题的课文和知识点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单元时,教师可以将不同朝代的经典诗歌进行整合,通过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色。这种整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比较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此外,大单元教学模式还注重探究学习,通过设计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究,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例如,在学习“现代文学”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现代文学中的人物形象与社会现实”探究课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和展示,深入理解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反映的社会现实。这种探究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原则

2.1 目标明确,内容核心

在前置性作业设计中,首先要明确作业的目标,确保作业内容与单元教学目标一致。作业设计应围绕核心内容展开,突出重点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在课前对相关内容进行预习和理解。目标明确的作业能够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2.2 作业形式多样化

前置性作业的形式应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可以设计阅读笔记、思维导图、课前提问、资料搜集等多种形式的作业,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2.3 注重过程,及时反馈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和改进建议。通过及时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等方式,对前置性作业进行检查和评估,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三、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前置性作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

3.1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动机

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动机。首先,前置性作业应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相关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例如,在学习《红楼梦》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查找并分享一些关于《红楼梦》的影视剧、舞台剧或同人作品的资料,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资源激发学生对《红楼梦》这一文学经典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主动去阅读和研究原著。其次,前置性作业可以通过设立挑战性任务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任务,例如对某一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或者对某一问题进行独立研究和分析。这类任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学习“现代文学”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查找并分析鲁迅作品中的社会批判思想,鼓励他们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深入理解鲁迅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对现代文学的兴趣和研究热情。再者,前置性作业可以通过互动和合作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例如分组讨论某一文学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或者共同完成一份专题研究报告。这类任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3.2 强化学生责任感,促进自主计划和管理

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促进他们自主计划和管理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当明确前置性作业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作业不仅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更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理解到完成前置性作业不仅是为了应付老师的要求,更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其次,教师需要设计出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前置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作业内容应当与单元主题紧密相关,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例如,在学习“古典诗词”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查找并分析某位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背景,通过这种深入的研究,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作品,还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这种有挑战性的任务能够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作业,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责任感,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例如,可以设立作业展示环节,让学生在班级或小组内展示他们的前置性作业,并进行讨论和评比。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还能通过同伴的评价和反馈,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和负责地对待每一次作业。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计划和管理能力,教师需要在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作业计划,明确完成作业的时间和步骤。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讨论,帮助学生分析作业的难点和重点,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些措施,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计划和管理的习惯,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和任务执行能力。

3.3 提升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通过前置性作业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多种策略,从任务设计、资源提供到指导和反馈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安排和实施。首先,教师应当设计出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前置性作业,鼓励学生主动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例如,在学习“现代文学”单元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研究某位现代作家的生平、作品风格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这样的任务需要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信息的筛选、整合和分析,从而提升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在任务设计中,教师还应明确指出信息获取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如需要查阅哪些类型的资料,如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信息搜集,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等。这些明确的要求和方法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有目的、有条理地进行信息搜集,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帮助他们拓宽信息获取的渠道。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权威的书籍、学术期刊和可靠的网站,指导他们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信息搜集。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谷歌学术等,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找。同时,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或工作坊,邀请专家学者讲解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

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在完成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评价,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例如,学生在查找某位作家的生平资料时,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信息,并进行比对和验证,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提升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4 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前置性作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其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关键。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学生在面对复杂信息时进行分析、评价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核心能力。通过精心设计和实施前置性作业,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首先,前置性作业应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探究。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在学习鲁迅的《孔乙己》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思考和探讨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际观察,分析小说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这种开放性任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多角度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完成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例如,在学习《红楼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从社会背景、家庭环境、人物性格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小说中人物行为的合理性和象征意义。这种多角度的分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辩论和讨论,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前置性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例如,在学习《论语十二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的异同,通过辩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前置性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提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明确方向。例如,学生在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遇到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小说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入手,逐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前置性作业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前置性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信息处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涂昭美. 高中语文大单元项目式学习模式设计探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古诗词教学为例 [J]. 成才之路, 2024, (03): 93-96.

[2]王志芳.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着力点和创新点研究——以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为例 [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3, (11): 28-30. DOI:10.13525/j.cnki.bclt.202311009.

[3]王永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试题与研究, 2020, (23): 169.

[4]张艳茹. 新时期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及其优化 [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 (02): 32-33.

[5]薛新洪. 前置性作业设计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应用研究 [J]. 课外语文, 2019, (31): 106-10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