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一探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朱选明

四川省大英县隆盛镇初级中学校,四川 大英 629300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将生活化元素融入课程,以实现从生活到物理、再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转换,研究发现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物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社会情境中。


关键词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初中物理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创新手段,生活化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还能帮助他们建立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生活化物理教学,从而促进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再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以实现知识的全方位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升。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全方位掌握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核心意义在于促使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从而实现对物理知识的全方位掌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物理不再是抽象的公式和定律的简单罗列,而是转化为学生可以触摸和感受到的生活实例,使得物理学习过程更加直观和具体。通过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化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物理原理的兴趣和动力,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探讨日常生活中的力和运动现象,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牛顿运动定律;通过研究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他们可以实际掌握电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构建起物理知识的系统框架,而且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其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升学习积极性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通过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物理概念的抽象性,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知的过程中理解物理现象,例如:通过分析自行车速度与骑行力度的关系或是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换实例,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物理定律的实际应用,这种亲历亲为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增强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除此之外,生活化教学还能提供丰富的实验和实践机会,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显著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显著提高,学习态度也更为积极主动[1]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旨在通过提出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或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物理现象和问题,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授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自行车在下坡时能自动加速,而上坡时却越来越难骑?”这样的问题,通过讨论自行车的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这种方法可以使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紧密结合,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地,在探讨诸如电学、热学等物理分支时,问题导入法同样显示出其独特的教学价值,例如:在讲解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出发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家中的保险丝会因为使用太多电器而烧断?”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入,学生可以在探讨电流强度、电路连接方式及其对电路安全的影响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电阻、电流和电路保护的相关物理概念。

(二)案例探究法

案例探究法旨在通过精选的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物理规律,促进其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其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生活化,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例如:在教授浮力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选用“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这一案例,引导学生探讨船的浮力与排水量的关系以及船体结构对于浮力的影响,通过对这一著名历史事件的探究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情境中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深化对浮力概念的认识[2]。在案例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宜的案例,如在讲授热学部分时可以选择“温室效应是如何导致全球变暖的”这一案例,通过讨论温室气体如何捕捉地球表面的热量以及这一过程如何影响全球气候,帮助学生理解热辐射、能量转换等物理概念。

(三)微课呈现法

微课呈现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制作精炼、主题明确的微课程视频将复杂的物理概念浓缩为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并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核心物理概念,例如:在教授电磁学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制作关于“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的微课,通过视频展示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工作原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电铃、起重机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化对电磁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微课的这种形式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微课呈现法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进行重复学习和巩固练习,有效提升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在探究光学知识时创建关于“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的微课,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和具体的生活案例(如雨后出现的彩虹、潜水镜下水面的视觉变形等)帮助学生理解光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微课呈现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其高效、便捷、互动性强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初中物理的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3]

(四)小组实践活动

小组实践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强调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索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4]。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分成小组,共同完成设定的物理实验或项目任务,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协作与实践活动来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教师可以在学习力和运动的知识时设计一个小组实验活动,让学生制作简易的滑轮系统来研究不同斜面角度对滑动物体速度的影响,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一部分负责搭建实验装置,一部分负责进行实验观测和数据记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能够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和运动的变化,并学会如何通过实验方法验证物理规律。除此之外,当教师教有关电路和电流的章节时,可以安排一个小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系统,例如制作一个能够发光的小型电路板或一个简单的警报器,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讨论电路的设计方案,并选择合适的电阻、电源和导线,然后共同完成电路的搭建和测试,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电学知识,因此课堂竞赛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五)课堂竞赛

课堂竞赛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教学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教授有关力和运动的单元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内容包括力的平衡、速度与加速度计算、简单机械的应用等方面,学生需要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或理论推导来竞赛得分,这种竞赛能够让学生在紧张而有趣的氛围中迅速回顾和应用所学知识,促进他们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另一方面,课堂竞赛还可以采取实验操作挑战的形式,如教师在电学单元可以设置一个“电路设计大赛”,要求学生小组设计并搭建一个既定功能的电路系统,如能够通过开关控制灯光明暗的电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对电流、电阻、电压的理解来设计电路图,还要实际搭建并测试电路的工作状态,最终以电路的创新性、实用性和稳定性作为评比标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电学原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5]

(六)自主探究作业

自主探究作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研究主题,开展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和理论分析,以此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教授关于光的物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自主探究作业,要求学生探究不同光源对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清晰度的影响,学生需要自行设计实验并选择合适的光源(如太阳光、手电筒、台灯等),观察并记录不同条件下的影子变化,并尝试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6]。除此之外,当学习到电磁学部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如何受到电流强度和线圈匝数的影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自行构建简单的电磁铁设备,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或线圈的匝数来观察电磁铁吸引铁片的能力如何变化,这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电磁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锻炼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通过问题导入法、案例探究法、微课呈现法、小组实践活动、课堂竞赛以及自主探究作业等多种策略的实施,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科学探究能力,这些策略将物理学科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学习过程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挑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栗.生活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06):81-83.

[2] 张莉香.基于生活实验,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思考[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06):102-104.

[3] 陈晓贤.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文理导航(中旬),2024,(04):82-84.

[4] 李英莲.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4,(06):27-29.

[5] 冯华.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探讨[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04):65-67.

[6] 李荣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分析[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04):94-9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