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新高校;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工作
正文
在高校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但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升提供了机遇和动力。高校管理人员应当重视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开展人员培训和管理,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等方式,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好地适应新的会计制度改革,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促进高校教育工作的平稳发展和运行。
一、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和优化,对于学校运营质量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好的财务管理可以使学校在经济发展上更加稳健,从而给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师生的满意度,为学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学校拥有强大的财务支撑,在一些活动安排和教育培训上就会更加顺利 ,确保学校工作的高效运行。
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学校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学校的教育工作想要取得高校的成果,除了提升教育质量打出知名度,还应当通过财务的公开透明来增强外界的信任。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公共机构,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财务活动必须合法合规透明规范各种财务风险。所以,学校通过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加强内部的财务监督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将学校的经费情况向社会公开,增强学校的办学透明度,以此来促进学生以及社会和家长对于学校办学工作的信任。
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学校的各项活动以及教学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优秀的财务管理可以帮助学校避免一些资金缺乏的财务风险,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优秀的财务管理还可以保障高校工作的顺利运行,结合高校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财务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措施的提出以及实施,提高高校工作效率。
在财务管理方面包括资金预算、收支管理、成本控制、应收账款等。不断完善和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可以确保上述财务情况稳定运行,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财务管理工作还可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稳定的财务情况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和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高校应当引起重视,不断完善财政部管理工作,促进学校的平稳发展。
二、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审计工作更加严格
在新的会计制度下,高校面临着审计工作更加严格的挑战。由于监管机构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越来越高,高校需要加强对于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管理。为了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需要审计工作不断地加强,审计工作需要更加合规规范,学校的审计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审计标准,保证高校财务更加透明。所以,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财务预算更加精细
在新的会计制度之下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更加的细致,高校需要结合新的会计制度以及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计划合理分配各项资金,以确保学校各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财务预算管理需要更加细致地监管和控制,以确保学校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平稳发展。所以,要求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精细。
(三)资产负债管理更加规范
新的会计制度下,高校的资产负债管理更加规范和严格。在新的会计制度下,高校需要结合制度,要求做好资产的清查和统计,建立健全资产的管理体系,高校需要充分规范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确保学校工作顺利运行。
三、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推进,高校需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升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新的会计制度对信息披露和数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需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以,为了保证高校财务系统能够全面反映高校的财务情况,需要完善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高校可以结合一些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线上的财务平台进行高校财务管理。高校的财务人员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开展财务工作,可以通过线上来完成财务管理和数据的统计。另外,网络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高校的财务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进行设计和完善,从而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另外,还需要不断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明确将高等学校的会计报表分为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明细表、 支出明细表以及收支情况说明书三大类。由于高校的内部资金流向比较复杂,仅仅通过《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所包含的这几种高等学校的会计报表进行工作,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清晰明确反映出高效的财务情况,也无法将这种笼统的报表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也无法使广大学生、教育者、家长所信服。为此,高校就必须必须在完善这三张报表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更加细化的报表,将高效的资金流向和财务使用情况通过详细的报表展现出来,比如说现金流量表等[1]。因此,编制现金流量表势在必行,需要通过现金流量表将高校的资金流向进行详细统计。
(二)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
高校想要提高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那么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必不可少。只有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才能够更好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平稳运行,提高工作效率。而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新的会计制度下,高校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高校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会计技能和管理水平,确保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2-3]。所以,高校需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在考核压力下,财务工作人员可以加深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严谨程度,并能够从中取得进步和提升。
(三)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新的会计制度要求高校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确保财务风险的可控性和安全性。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预测和控制,提高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财务风险防范本身就是一项专业性和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想要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那么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未雨绸缪原则、全员参与原则、动态调整原则等。所谓未雨绸缪,就是要做好财务风险的预警工作,提前做好预测,对于即将或者是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进行干预,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可能会面临的损失以及一些负面的影响。所谓全员参与就是指财务部门的所有成员都应当积极配合管理层的安排,全面参与到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之中,分工明确,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4]。
(四)加入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和无形资产的摊销
学校在发展运行之中,会产生各种固定资产的损耗,比如说桌椅等简单的固定资产等。高校的财务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并进行记录和采购[5]。通过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和无形资产的摊销,可以确保学校的教育资源足以支撑学校的教学工作。高校可以学习这种方式,结合学校的运行特点,建立更加完善和流畅的折旧核算办法,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进行财务辅助工作。财务工作者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损坏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和核算。一些损坏比较严重的,可以进行更换和记录。至于无形资产,可以根据收益产生的年限,进行平均化的摊销。
(五)明确人才成本核算
高校的经营成本除了在基于资源和建设方面投入比较大,还在人才培养上投入了比较大的成本。通过加大人才成本投入的方式,极大提高了高校的办学质量。所以,在这个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视人才成本的核算。人才成本低而人才质量高,高校便实现了经营活动的约束和规范。人才成本既包括教职工的工资投入、水电费的补偿、固定资产的成本、教学投入、科研活动投入,也包括各种间接产生的费用。面对这些复杂的人才成本投入,需要进行人才成本核算,只有更加精准进行人才成本核算,才能真实呈现高校的办学效益。所以,高校财务人员在进行人才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当对于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按照高校的发展情况明确人才成本核算,如此一来,社会也能够结合会计信息中对高校进行有效监督,增强社会各界对于高校的理解和信任。在高校财务工作中,人才成本的核算十分复杂,涉及范国广,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人才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影响财务管理的效果。所以,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需要高等学校在实际的核算中,不断探索和改进[6-7]。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愈发复杂和繁重。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高校纷纷推进新的会计制度改革,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实施,可以充分有效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了高校财务内部的管理水平,保障了高校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并且也加强了高校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促进高校的平稳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水蕊蕤.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财会学习,2024(07):1-3.
[2] 张睿天.关于新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研究[J].商讯,2024(02):57-60.
[3] 林海云.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科研管理费核算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23(23):56-61.
[4] 苏怡茵.新会计制度下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分析[J].财经界,2023(32):90-92.
[5] 杨名杨.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3(09):66-68.
[6] 唐浩.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内部风险控制的策略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07):159-162.
[7] 付丹丹.新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探析[J].投资与创业,2023,34(14):9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