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模式在大专护理学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工作坊模式;大专护理;学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培养
正文
老年护理是一项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多学科护理,在对老年人进行常规的医疗护理之外,还对养老护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护理等具备一定需求,这对护理人员的全面实际操作技能以及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人际交往等老年护理的素质要求较高,而这种要求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工作坊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注重学习实效的一种训练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积极地引发思维,紧密地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团队合作,能够对学生的全面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已经在一些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和临床指导中得到了运用。根据工作坊的设计、编制老人的核心素质问卷,并将其分为计划、行动和观察、反思等部分,根据四个阶段的思考来进行设计,介绍一些老人的护理情景,利用模块化的培训方法让学生们在互动、讨论和共享的环境中进行全面的学习,使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进一步提升养老护理的核心素质,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本文对于工作坊模式在大专护理学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校2022年3月-2023年7月在校护理学生100名。纳入标准:对于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未完成教学周者。抽签法分组,探析组:男20人,女30人;年龄18-23岁,平均20.38±0.31岁;比对组:其中男21人,女29人;年龄18-24岁,平均20.32±0.35岁;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 P>0.05。
1.2方法
比对组采取常规教学,依据护理教学大纲进行带教。
探析组采取工作坊模式:
研究:(1)组建责任小组:由一位主要老师来制定明确的实践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执行计划,三位导师对同学进行理论上的引导,并且掌握同学的学习取向,设置一位学员队长负责学校每天的教学工作。(2)设置特定场所: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工作坊”,满足小型讨论、演示等需要,同时采取现代化的信息交流方式,满足信息检索和信息交流的需要。(3)编写教学资料:参照《护理人员资格考试大纲》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老年人护理技术》,并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引导-学习-实施-评价-思考”一体化的教学方案。搭建教学资料库,包括课件、微电影、视频、图片等。
制订:老人照护的核心素质量表拟定,由6个一级、18个二级、37个三级。
教学:(1)素质评价:采用问卷、专家咨询等方法对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了初步评价。(2)目标:以《老龄护理核心能力量表》、《执业资格考试纲要》和《养老服务能力大赛》为依据,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训练。执行目标定量表共分3个层级,其中知识目标以学生的理论依据为主,也就是讲清楚护理评价的重点,提出护理问题,精确地描述护理措施。能力目标是指学生能够做,对老人进行准确的护理评价,制定出针对老人的护理方案,能够对老人进行有效的照顾。情绪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意识,需要对老人进行关怀,建立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观念,培养沉着冷静的职业素质,在团体中进行工作,培养出团队精神。(3)教学实践:以学员为主,领导老师为主,50人的研究小组分成两个小组,每两个小组由25人组成,采用集中授课、自学和讨论方式进行,通过报告和问答等多种形式对高龄护士的基本技术和实际操作进行了讨论。按照“知识引导—个案展示—自主研讨—结果报告—归纳—经验交流这6个环节实施。①知识引导:引导老师进行有关的理论知识的引入;②个案展示:提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并进行研讨。③自主研讨:50人为一组,每组25人,又分为5人一组。各小组选出主持人1人,记录人1人,小组组长1人,由同学们针对小组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讨与发言,并拟定报告的格式及内容。④结果报告:小组通过报告、幻灯片、仿真演示等不同的表述方式对问题进行表述,并在5分钟内进行自主提问,如果小组成员答不上来或者答错了,则由组长及时进行补充。⑤归纳:由组长简要评价每一组的执行情况,并对本病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个案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治方案。⑥经验交流:每个学员利用2分钟的时间,简要地交流一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收获、经验和建议,并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4)成效评估:在完成训练后,以问卷的方式,从老人的核心素质与训练的进度两个角度,来评估进修课程的满意程度,并将所得的资料加以统计。
1.3观察指标
研究指标:核心能力考核成绩:平时实践成绩、期末考核成绩,总分100分。教学满意度得分由授课形式认可度、学习兴趣度、理论知识掌握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力、教学效果构成,每项评分满分为10分。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 SPSS22.0统计工作坊模式教学效果相关指标,核心能力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得分采取()来表达,并且通过 t来进行指数检验,如果 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探析组、比对组核心能力考核成绩对比
探析组核心能力考核成绩高于比对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所示:
表1探析组、比对组核心能力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 | 例数(n) | 平时实践成绩 | 期末考核成绩 | 总分 |
比对组 | 50 | 45.65±1.27 | 44.46±1.41 | 90.47±1.33 |
探析组 | 50 | 48.62±2.34 | 48.34±1.24 | 95.34±1.42 |
t | 7.8879 | 14.6114 | 17.6996 | |
P | 0.0000 | 0.0000 | 0.0000 |
2.2探析组、比对组教学满意度得分对比
探析组教学满意度得分高于比对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2所示:
表2探析组、比对组教学满意度得分对比(±S;分)
组别 | 例数(n) | 授课形式认可度 | 学习兴趣度 | 理论知识掌握度 | 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 团队合作力 | 教学效果 |
比对组 | 50 | 6.65±1.27 | 6.44±1.51 | 6.11±1.42 | 6.38±1.15 | 6.47±1.12 | 6.37±1.11 |
探析组 | 50 | 8.62±1.34 | 8.79±1.25 | 8.35±1.22 | 8.45±1.31 | 8.41±1.52 | 8.12±1.31 |
t | 7.5451 | 8.4769 | 10.1225 | 8.3698 | 7.2655 | 7.2068 | |
P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3. 讨论
除了疾病护理之外老年病人的护理还有心理护理、养老护理、养老护理等方面的需要[1]。因此,他们是护理工作的关键群体。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人际交往等关键素质,会对老人的护理质量产生重要的作用。课题以工作坊为基础,通过情景导入、理论分析、操作体验等方法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养老核心素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合作参与、探讨总结等方法,分析并加强了训练重点,让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相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传递、内化、巩固、运用以学生为中心,在所设置的情境中进行发现、分析和讨论,在小组与团队合作的气氛中,通过问题的解决,互相激励,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2-3]。其次这种工作坊可以更好地利用老师的指导,在充分细致的教学材料的前提下对教学情景进行科学的设置,对教学环节进行策划并能够对学生的作业流程进行指导与帮助,通过对课堂进行的引导,使学生发散思维,并对其进行改正和归纳,使课堂氛围得以更好地纠正,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注重平时考试比例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多种方式进行技能训练,利于技能训练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4-5]。
在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知识:①护理学的基础原理和方法;②老年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运作;③高龄老人的自理能力;④高龄老人的用药保健功能;⑤老年患者常见疾病的防治及康复知识知晓率;⑥高龄老人及家庭成员的精神照护技能及老人安宁疗护的能力;⑦运用中药的护理学原理;对患者进行辨证治疗[6-7]。工作坊在高职院校养老护士的核心素质方面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环境和教育投资都比较高,要配置充足的硬件和软件,当有大量的学员时培训成本就会大大提高。同时,其中对教科书的需求高,研讨会型培训所需的教科书要与课程流程相适应,课程的种类繁多,课程的内容也要多样化。由于缺乏统一的计划教科书,其实施也有其局限性[8-9]。其中,对老师的实际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坊中老师要起到指导的角色,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大量的实际工作经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并改正学生的问题。并对有关的环节进行概括,有些机构很难保证训练师资的充足数量[10-11]。
本文研究显示,探析组核心能力考核成绩与比对组比较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授课形式认可度、学习兴趣度、理论知识掌握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力 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得分均高于比对组,有意义(P<0.05)。
综述,大专护理学生实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培养中采取工作坊模式可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咏梅,陈雪.“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03):72-74.
[2] 潘洁.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口腔医学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4,(05):77-80.
[3] 吕玉霞,张洁洁,王颖.Miller金字塔模式对低年资护士中医护理核心能力培养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4,32(01):129-131.
[4] 丁亚媛,何贵蓉,孟娣娟.本科院校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J].农垦医学,2022,44(03):271-276.
[5] 崔红霞,叶玲.大专护生老年护理工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7):83-86.
[6] 马静,陆皓,汉瑞娟.老年护理临床实习环境对实习护生老化知识影响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11):795-798.
[7] 李丽媚,黄冬娣,朱玉.护生对老年人态度、自我效能感与老年知识水平相关性研究[J].广西医学,2020,42(18):2467-2470+2475.
[8] 马牧林,吴歆.案例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9):192.
[9] 陈金京,冯宝勤,李振东等.不同层次护理毕业生对老年人态度及求职养老机构意向调查[J].智慧健康,2019,5(19):43-45.
[10] 王元媛.某高校护理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对老年护理继续教育认知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山东大学,2019.
[11] 李倩倩.老年专业护士文化照护能力测评量表的研制及初步应用[D].山东第一医科大学,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