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低碳;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造价
正文
随着低碳理念的普及,低碳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低碳趋势下,低碳理念对建筑领域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既是一种全新的建筑概念,同时也具有一种象征性意义。在低碳趋势下,应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土地、水源以及建材等等,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从而有效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提供更健康、更便捷的建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建筑行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全新的建筑理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新科学技术、设备被应用于建筑施工之中,使得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更新,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为低碳理念在建筑领域中的有效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对建筑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已成为相关从业人员需要重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这是低碳趋势下影响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建筑企业能否实现效益最大化,能否在新经济形势下不断创新,开辟全新的发展路径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实施了新发展,其主要特点就是大幅度提升了节能减排效果,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建筑行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优化室内外环境、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等。
(一)节能与能源利用率提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低碳趋势下,建筑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全面提升了维护结构的性能,同时还对空调系统进行了有效优化,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方面的建设投入了更大的成本,同时对这些新能源的利用率也大幅度提高。以太阳能为例,目前,太阳能技术已较为成熟,得到了广泛应用,部分太阳能利用方式的成本较低,如太阳能热水器。但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由于材料和技术水平原因,其成本还处于较高水平。在建筑领域,针对围护体系,主要是通过改进和优化施工技术,提升外墙、屋面以及门窗等关键部位的保温效果,从而既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也达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在工程造价成本方面,以某老年公寓为例,在建设过程中对空调系统进行了优化,应用了“1级能效分体空调”,使得工程造价成本增加了3.16万元(含税),但老年公寓建筑的应用寿命设计为50年,在之后的运营过程中,以现行电价进行测算,可以节约电费49.89万元。
(二)节地与室外环境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工程达到了良好的节地效果,同时也有效优化了室外环境,包括玻璃幕墙避免光污染、设置雨水蓄水设备、复层与屋顶绿化、场地环境优化(风环境、透水铺装、降噪)等等。这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得成本投入必须会提高,但在建筑工程后期运营过程中,会明显节约运营成本。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切实解决了建筑施工中水资源浪费问题,实现了良好的节水效果。这主要得益于对新技术的应用,如供水系统节能技术、中水处理与回用系统、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绿色化景观水体水质保障技术等等。以中水利用为例,就是对居民生活废水进行系统收集,集中处理,使其达到一定标准,然后用于绿化灌溉、冲洗道路与车辆等方面,对生活废水有效进行二次利用,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目前,这种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而且由于技术较为成熟,成本较低,节水效果非常明显。在雨水利用方面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规模较小,只在局部地区进行了应用。但雨水属于优质水,而且其收集和处理成本都较低,该项技术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发展空间是极为广阔的。
在老年公寓工程项目中,就应用了雨水回用系统,这使得工程造价成本增加了19.62万元(含税);同时还将人工浇洒灌溉方式改为自动微喷灌方式,成本增加了4.52万元(含税);应用1级节水器县,工程造价又增加了0.63万元(含税),但工程项目投入使用之后,在50年运营中,按现行水价测算,可以节约水费16.22万元。
(四)节材与优化材料资源利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节材目标,不仅需要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还可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如符合低碳理念的绿色建材、高强建材等等。这些新施工技术与措施的应用,便产生了增量成本。但节材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在后期运营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效益,总体来说,节材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建筑工程综合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仍以老年公寓为例,在该工程项目施工中,就使用了节材技术,进而产生了增量成本,使得工程造价增加了5.72万元(含税)。
二、低碳趋势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一)更新建筑施工管理理念,实现效益最大化
低碳趋势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进而对工程造价造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基于这一变化,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理念已无法满足低碳趋势下建筑造价控制的要求,所以,转变管理理念,是在低碳趋势下有效优化建筑工程控制,控制好建筑施工成本的必要前提[1]。
首先,基于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产生额外增加预算成本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降低了[2]。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成本预算工作时,必须站在全局角度,对影响建筑工程成本与效益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管理等等,从而确保成本预算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特别是要对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与增量成本,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科学合理地制定预算方案,确保建筑工程造价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其次,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要做到兼顾质量与成本,才能够使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真正实现最大化。所以,低碳趋势下开展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时,必须积极更新管理理念,应用精细化管理、全过程管理等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积极转变、优化管理模式,既要保证建筑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同时也要有效避免成本超出预算,超支透支问题,切实做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二)优化建筑设计理念,加强工程造价控制
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必须会影响建筑工程建设的其他方面,工程造价就是其中之一。基于实际情况,要在低碳趋势下有效做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保证建筑工程效益与建筑企业利益可以实现最大化,必须从设计阶段着手,更新建筑设计理念,优化建筑设计方案,使之更科学、更合理,从而为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和保障。
首先,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施工中,不仅要考虑建筑工程建设要求,更要考虑建筑物与生态自然的协调性。例如,在供暖方面,基于低碳趋势,就需要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对太阳能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减少对自然能源的消耗以及供暖建材的开支。基于这一要求,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就需要使用低碳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3]。
其次,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材料内部附加能源的消耗量大幅度降低。所谓建筑材料内部附加能源,就是指在生产、使用建筑材料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因此,在设计建筑工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建材类型、运输、处理等因素,从而有效减少附加能源及对生态的破坏,同时,这对控制建筑成本,缩减工程造价,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最后,低碳趋势下,信息技术与材料技术被应用于建筑领域,促进了建筑设计技术的更新和进步。例如,利用建模技术,模拟建筑工程的通风、采光、温湿度控制等情况,能够有效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同时,还能够在设计阶段融入低碳理念,实施低碳设计,从而更好地优化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为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及性能,做好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支持和帮助[4]。
(三)优化建筑施工技术与材料管理,控制好工程造价
在低碳趋势下,建筑企业必须对施工技术的发展情况加深了解,全面掌握建筑施工技术体系和内容,从而更深入地掌握先进施工技术,能够在建筑施工中,对这些新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实现建筑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的[5]。
需要注意,在应用新的建筑施工技术时,必须充分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确保新技术的适用性,这对控制工程造价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除此之外,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在低碳趋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生了许多性能更优异、更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新材料。而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这些新材料,是符合低碳趋势的,更符合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因此,低碳趋势下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时,必须对建筑材料做好把控。一方面,必须在采购与使用环节,严格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在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性能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成本,控制好工程造价;另一方面,必须在建筑施工前,对建筑材料进行一次彻底的材料定价审核工作,包括市场平均价值、目标材料报价、质量性能等等,从而确保建筑材料符合工程标准要求,且价格符合市场规律,不会出现采购价格偏高,采购超支的问题[6]。
最后,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必须对各项施工内容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实投标准,做出明确规定,以免有的施工环节资源过多,有的施工环节资源不足现象的发生。这对控制好工程造价,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四)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强化工程造价控制
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养,提高其专业素质,这对低碳趋势下做好工程造价控制,能够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招聘施工人员时,必须对其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把好招聘关,保证施工人员具备专业资质,做到持证上岗,为切实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做好基础保障。
其次,建筑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及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施工技术能力,为保证安全施工,发挥积极的作用[7]。
最后,必须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一方面对施工人员加强监督,保证建筑施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激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其自觉性,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主动加强安全学习,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这对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做好工程造价控制,能够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秉承着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理念和技术,从而推动建筑行业持续进步。在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必须会影响其工程造价,但从整体及长远角度来看,这一变化是积极的,具有正面意义的,对促进建筑行业实现低碳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相关人员也应对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加强研究,探索有效对策,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切实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进而为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做好基础保障,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云.建筑工程中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3,(04):160-162.
[2] 张弘.建筑施工技术与造价的影响分析[J].智能城市,2020,6(13):103-104.
[3] 赖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造价的影响效应分析[J].数码世界,2019,(05):274.
[4] 白庭.浅谈建筑设计中低碳节能理念的应用[J].居舍,2024,(01):110-113.
[5] 张苗.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低碳经济的应用[J].中国招标,2022,(12):104-107.
[6] 郭文龙.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J].建材与装饰,2019,(34):42-43.
[7] 陈康荣.基于绿色施工理念的装配式建筑研究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