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土研学, 有效促进幼儿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摘要
关键词
乡土研学;幼儿;综合实践能力;发展;有效途径
正文
引言:
现阶段,幼儿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启蒙教育,这一阶段的教育质量对于幼儿成长和发展来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幼儿是全新的个体,在幼儿教育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对自然的了解,满足幼儿对旅游的渴望,提高幼儿综合实践能力,乡土研学活动被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中。乡土研学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具有诸多优势。如能切实提高幼儿对自然的了解、丰富幼儿对世界的认知、拓展幼儿知识视野、挖掘幼儿学习潜能等。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在实践中教学是最优的教育方式,乡土研学很好地将五大领域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乡土研学活动,不仅能增加幼儿对乡土文化的认识,让幼儿从小形成文化意识,还能进一步促进幼儿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如何有效的开展乡土研学活动是每一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教育开展乡土研学的重要价值
1、有利于拓展幼儿知识视野
幼儿作为全新的个体,由于年龄普遍偏小,所以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在幼儿成长和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感知新鲜事物,学习新的东西,才能丰富自身知识。针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来讲,实践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完成教学任务,可以提高幼儿综合实践能力。组织开展幼儿乡土研学活动是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地结合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幼儿学习需求,满足了幼儿对旅游的渴望,帮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和祖国,能够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与此同时,乡土研学可以帮助幼儿从课内走进课外,让他们对所学知识有更为深刻且直观的了解,能够全面拓展幼儿知识视野,激发幼儿探索欲。
2、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对世界的感知来源于学习和实践,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年龄特点来看,实践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通过实践可以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书本中所学习的知识,能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在乡土研学活动中,幼儿通过研学旅行可以全面的了解到我国以及家乡的各种人文历史、自然地理、传统文化等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幼儿文化意识。同时,在自然界中,幼儿还可以更好的了解植物、动物、岩石等自然事物,可以进一步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加深幼儿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不仅如此,在乡土研学活动开展中,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以及团结意识。乡土研学属于集体生活的方式,在研学活动中,幼儿之间会相互合作,会根据活动任务相互交流,如此一来,便极大的提高了幼儿口语交际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幼儿园开展乡土研学活动现存问题
1、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近几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在全面发生改变,尝试着在实际活动中融入新的教学方式。不过,仍然有部分幼儿教师存在教学理念落后的问题,尤其是我国在幼儿乡土研学活动方面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教师在研学活动研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教师在开展研学活动时,忽略了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导致研学活动往往停留在表面。在这一情况下,减少了研学活动的多元性和趣味性,不利于幼儿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与当前幼儿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严重制约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2、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在幼儿教育中,部分教师为了更好地落实乡土研学活动,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参考网络教学资源,然后将研学方案下载运用。同时,还会在网络上寻找当地各类乡土文化,以此保证乡土研学活动的完整性和多元化。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乡土研学活动的有效性,但是,缺乏创新,同时未能结合本园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活动,就目前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不仅如此,教师若长期参考他人设计的乡土研学活动,那么便会影响教师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很难落实因材施教,严重降低了乡土研学的质量,无法发挥乡土研学的最大价值。
三、利用乡土研学促进幼儿综合实践能力提升的基本原则
乡土研学是当前备受关注的教育方式之一,能极大地增强幼儿实践操作能力,丰富幼儿对世界的感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将乡土研学融入到幼儿教育中,教师在设计相应活动时,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要保证活动的安全性。众所周知,甘肃地大物博,乡土资源非常丰富,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但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幼儿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对于他们来讲,各种事物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如果在开展乡土研学活动时未能遵循安全性原则,那么极其容易给幼儿的成长带来影响。所以教师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研学活动时,要注重安全性,从细节做好,严格控制环境质量,为户外活动的实施做好基础,让幼儿更好地融入到自然环境中,提高幼儿综合实践能力。第二,要遵循本土性原则。所谓本土性原则,实际是教师在开发乡土资源时,要充分发挥甘肃地区的主要优势,如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地,借助周围资源或民俗资源为幼儿打造优质且充满个性化元素的户外研学活动。同时,卡还可以借助园区周围的草地、植物等,或根据当地民风民俗设计户外研学活动。以此丰富幼儿认知,增强幼儿对本土文化的了解。
四、利用乡土研学,有效促进幼儿综合实践能力的途径
1、充分挖掘乡土研学资源
为进一步提高乡土研学教育质量,发挥乡土研学教育作用,促进幼儿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对乡土研学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敦煌是中国西部大漠绿洲地貌的典型代表,戈壁沙漠,苍茫无限,鸣沙山月牙泉,沙水相拥相偎,同生共存,构成了敦煌的沙漠奇观,令人回味无穷。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敦煌教育文化资源,比如一起带领幼儿走进名胜古迹。让幼儿进行实地研学,了解我国著名文化景点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地。在乡土研学中,可以为幼儿介绍这些名胜古迹,在幼儿对家乡的旅游胜地有所了解之后,便可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如开展“幼儿写生”活动,让幼儿在旅游胜地对文化景点进行绘画。设计这样的乡土研学活动,既能够丰富幼儿对家乡旅游胜地的了解,又能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2、合理利用地方文化知识
敦煌是东西方丝路文化交流的重镇,历史悠久。发展至今,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生活文化。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瑰宝,千百年来,影响着无数人。传统民俗文化素材广泛,大多源于生活,传至民间,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到乡土研学中,有利于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幼儿爱国情怀。教师需要结合敦煌的教育资源,通过科学细分,合理地应用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充分融入到乡土研学中,构建富有敦煌特色的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幼儿研学体验。教师可以根据时令节俗“春节”制定相应的研学活动。让幼儿了解打春牛看社火的习俗。教师可以结合地方特色,为幼儿直观地呈现这些传统文化表演,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还可以在幼儿科学游戏区投放与之相关的材料,让幼儿自主创新,对这些节日习俗进行还原,以此丰富幼儿认知,提高幼儿综合实践能力。
3、感受敦煌自然之美
乡土研学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除了上述所说的旅游景点,民间传统文化,还包含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类自然景物。为了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幼儿走出园区,走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乡土特有的动植物,昆虫等生物。尤其是在季节变化的时候,带领幼儿去乡间田野,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如开展“树叶收集”活动,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收集各式各样的树叶,并将所收集到的树叶进行创新设计,使树叶变成丰富的作品。这种利用自然资源的乡土研学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能够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敦煌自然之美,拓展幼儿认知视野,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乡土研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是当前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就目前来讲,为进一步提高乡土研学教育价值,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需要做好对乡土资源的充分挖掘,可利用旅游景点、传统民族文化以及自然资源拓展乡土研学活动,丰富研学形式,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萍. 利用乡土资源在实践中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J]. 信息周刊, 2019(19):1.
[2] 梁红玉. 因地制宜,引领幼儿开展乡土研学旅行[J]. 试题与研究, 2022(22):2.
[3] 李晓琴. 浅谈如何组织幼儿开展乡土研学旅行[J]. 名师在线, 2019(22):2.
[4] 李静. 幼儿研学旅行的价值,困境与对策[J]. 教育观察, 2021, 10(16):3.
[5] 周丽. 来自生活的幼儿综合实践活动探究[J]. 科普童话:新课堂, 2017(7X):1.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科研创新实验区专项课题《利用乡土研学, 有效促进幼儿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课题立项号是GS[2021]GHBZX137)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