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如皋杖头木偶戏谈地方戏剧如何促进幼儿项目化学习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崔行伟

江苏省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整个幼儿教学过程中,戏剧的教学价值也在得到越来越全面的体现。在如皋市中,木偶戏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的重视地方戏剧在整个幼儿学习中的重要教育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师在进行地方戏剧的综合性教学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使幼儿的学习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传统戏剧的教育学价值进行体现。本文主要是就目前如皋杖头木偶戏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找寻地方戏剧在整个幼儿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的促进孩子项目化学习的策略与方式,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地方戏剧与幼儿教学相结合,体现出其本身的教育学价值,有利于地方戏剧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杖头木偶戏;地方戏剧;幼儿项目化学习

正文


前言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戏剧一般都是通过绘本的形式来进行相应的展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给家长及幼儿造成了绘本就是戏剧的错误观念,然而在目前的幼儿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绘本故事都相对过于单一且简单,不是情节老套,没有有效的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无法满足现目前幼儿的实际表演需求,所以对于传统戏剧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创编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以项目化学习为基本指导的戏剧剧本的创编始终围绕着项目化学习理念,与传统的幼儿学习方式不同,它有效的将原有的语言区域游戏模式进行打赏,从而开始戏剧游戏坊模式的应用。幼儿在整个戏剧游戏过程中,其主要的游戏方式是通过对现有剧本进行思考,按照自己的实践能力与经验进行相应的改编,以问题为最终的驱动力,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同时,老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不同而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要求,比如针对大班的学生而言,不要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拥有根据线索续编、创编故事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主动地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引导,它们能够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当幼儿在进行创作时,老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自信心,才能进一步的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创编空间,使得地方戏剧在幼儿项目化学习中起到积极的教学意义。

1如皋杖头木偶戏的发展历程

如皋木偶历史文化悠久,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自清朝康熙年间起就较为活跃,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年,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戏剧活动家冒襄为纪念父亲冒起宗诞辰百年,就曾邀请木偶戏班与家乐班同台演出。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如皋木偶戏的发展规模可谓极其迅速,并逐渐演变成多种类型的木偶,有杖头木偶、灯彩木偶、布袋木偶、提线木偶、片子木偶等。据传,其中的杖头木偶来自于皇宫,当时从皇宫里逃出一个姓黄的木偶艺人,改姓为邝,隐居如皋,传授宫中杖头木偶制作和操作技艺。而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海平原,也利于了如皋木偶戏的传播,因此一直被外界誉称为木偶之乡。经过江海文化的洗礼熏陶,逐渐形成了颇具江海风韵的杖头木偶,在全国木偶艺术中独具特色,并已成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旅游木偶戏从城市逐渐走向乡镇、农村,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表演艺术 ,如皋木偶艺人通过不断积累、广泛吸收全国各地的传统剧和歌舞的艺术精华,并灵活地运用到木偶艺术表演之中,创作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精品。

1地方戏剧在幼儿项目化学习中的价值

在现目前的幼儿教学过程中,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学形式开始走入到幼儿教学之中,戏剧对于幼儿教学的价值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认可。因为戏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结晶,它极为真实的反映了我国各个时期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地方戏剧的传承与发展,将其与幼儿实际教学相结合是十分正确的一种方式,具有较高的匹配性,能够充分的丰富现目前幼儿教学的形式,吸引幼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不同的人格,完善自身的性情。在具体的戏剧表演过程中,因为其需要团队之间的不断配合,不是由一个人来进行所有的项目完成,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他们也可以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人际交往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通过对戏剧中的人物角色进行相应的扮演,他们可以更早的体会到,在人类社会中不同角色的思想感情,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其他角色行为之间的区别,从而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更好地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有利于与他人和谐相处,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地方戏剧促进幼儿项目化学习的策略

2.1选择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戏剧

在整个幼儿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地方戏剧与幼儿教学之间的融合度,在进行相应的戏剧选择时,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戏剧,才能够更好的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由于幼儿的年龄相对较小,与外界的认知尚不完全,你在进行相应的思考时,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事物的理解过于片面化、表面化,因此在进行相应的戏剧选择时,应该选取难度相对较低、不需要进行深入的人物理解的戏剧,这样才能够通过老师的简单引导,幼儿就能够对戏剧中所出现的戏剧人物进行感受。同时对于所选取的戏剧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有利于幼儿进行深入的理解,知道戏剧的日常运用,更容易吸引幼儿对于戏剧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戏剧教学过程之中。当幼儿对戏剧产生一定的兴趣时,老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幼儿的表演欲望,通过形式多样的人物形象,再辅以一定的服装装扮,吸引幼儿积极的选取各种人物角色,充分地对幼儿的兴趣与想象力进行激发,这样才能让幼儿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不断的对相应的故事情节进行创编,从而达到让幼儿爱上戏剧,提高幼儿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目的。

2.2做足充足的戏剧实施准备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幼儿教师对幼儿教学一般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游戏道具,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而近年来,随着戏剧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地方戏剧在幼儿项目化学习中的教学效率,可以通过做足充分的戏剧教学准备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比如当我们在进行戏剧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喜好来进行戏剧的选择,提前对戏剧中的人物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每一个人物的具体特色来进行服装上的匹配,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增强幼儿在整个戏剧活动中的体验感,使幼儿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对戏剧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探讨,加深幼儿的学习印象,并对各种不同的人物进行深度的模仿,使幼儿的人格成长能够更加健全,有利于幼儿项目化学习。

2.3对地方戏剧进行深入的挖掘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整个发展历程中戏剧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与价值,但是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对于地方戏剧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才能更有利于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在幼儿教育中,目前所运用到的地方戏剧曲目相对较为单一,无法有效的对幼儿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提升,因此我们在进行相应的戏剧教学时,需要不断的对当地的戏剧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使更多的地方性戏剧曲目能够得到应用,从而扩展幼儿的知识面,使幼儿能够对地方历史有的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知,不断地从前人的经验中进行吸收与运用,形成正确的三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戏剧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希望通过地方戏剧与幼儿教学相结合,促进幼儿项目化学习的发展以及地方戏剧的传承。对于幼儿而言,戏剧表演是其十分期待且愿意参与的活动,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尊重幼儿自身的意愿,以幼儿的个性化思维发展为主,充分的对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培养,支持孩子在具体的戏剧活动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创编,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充分地发挥好自身引导者的角色,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当幼儿在创编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老师要给予及时且积极的鼓励,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促使幼儿对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达到促进幼儿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严慧. 从如皋杖头木偶戏谈地方木偶戏剧的传承与发展[J]. 戏剧之家, 2021(25):4.

[2] 杭琴. 木偶戏美 课程花开——"基于地方木偶戏的幼儿教育戏剧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回眸[J]. 华夏教师, 2020(24):2.

[3] 沈霞. 幼儿园绘本剧主题活动项目化实施路径——以中班戏剧活动"雪孩子"为例[J]. 辽宁教育, 2021, 000(014):84-8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