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亲验学习活动的支架设计与应用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程海霞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皋南幼儿园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阶段的教育质量决定了幼儿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幼儿教育中,各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幼儿亲验活动是一种具有认知的活动,主要以幼儿为活动主体,让幼儿在活动中亲历体验,自由探索,自我学习,以此提高幼儿综合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全面发展。在幼儿科学亲验学习活动中,为切实提高幼儿活动体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教师需要在活动中设计支架,如材料支架、环境支架、情感支架等,将这些支架作为活动开展的载体,确保幼儿在科学亲验学习活动中不断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鉴于此,文章主要就幼儿的科学亲验学习活动的支架设计与应用展开全面分析。


关键词

幼儿;科学亲验学习活动;支架设计;应用策略

正文


引言:

在幼儿教育中,科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类科学活动提高幼儿科学思维,引导幼儿自主探究,使幼儿从小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确保幼儿全面发展。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创新,幼儿科学亲验学习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亲验学习活动遵循人本理念,可以发挥幼儿主观能动力。教师通过设计巧妙的科学经验活动,不断引导幼儿运用自身感官对各类科学现象进行感知、探究和思考,以此提高幼儿科学认知和科学精神。由于幼儿年龄普遍偏小,在活动中各方面能力和认知处于初步形成阶段,所以,教师必须要为幼儿设计相应的支架,如情感支架、环境支架、材料支架等,将这些作为科学经验活动开展的载体,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全面助推幼儿应用支架进行科学亲验学习活动。

一、幼儿亲验学习活动以及支架设计的概述

1幼儿亲验学习活动

主要是指幼儿通过自己亲身的、直接的经验来学习,所学习的是自己直接的第一手的经历与技能,这种学习有利于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培养。 “亲验”学习中,幼儿身心在场地感知领悟、有意识的思考,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从而不断建构经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师对于幼儿的控制程度低,在不干扰幼儿生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亲验学习活动包括科学、语言、社会、艺术、健康五大领域的综合课程活动。本文主要以科学亲验活动为主题进行分析。

2、支架设计

支架设计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主学习,根据教学内容搭载问题或思维支架,引导学习者不断探索从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幼儿科学亲验活动中构建支架设计可以降低活动难度,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在开展科学亲验活动时,教师在设计支架的过程要以人为本发挥教师的引导性职能使幼儿活动中自主实践根据活动主题和教师所提出的活动任务,尝试从不同方面入手,在分析中获得多种完成活动的方式,以此提高幼儿学习体验。

二、幼儿科学亲验学习活动的开展价值

针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讲,幼儿年龄普遍偏小,认知范围较为狭窄,在生活和学习中对于新鲜的事物常常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想要通过个人的想法和行为去实践,感受新鲜事物。在当前幼儿教育理念中,主要以培养幼儿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科学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旨在于培养幼儿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观察能力、探究意识、创新能力等。而传统科学教育活动过于形式化,教师常常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实验。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幼儿主观能动力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幼儿综合能力。而幼儿科学亲验学习活动强调以人为本。将幼儿作为活动中心,所设计的经验活动内容源自幼儿的生活,内容形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主要以幼儿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为主,能够满足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同时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在场地体验并建构各种经验,确保幼儿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随着幼儿科学亲验学习活动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显著增强了幼儿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

三、幼儿科学亲验学习活动的支架设计与应用策略

1、设计环境支架,引导幼儿感受自然奥秘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主要理念。其推崇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主要指生活中处处是教育,教育本身是生活,教育离不开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新鲜和神奇的事物,尤其是在自然界,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无处不在。在幼儿科学亲验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环境支架,通过对幼儿园内的环境创设,以及对幼儿园外的自然环境的探索,引导幼儿主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以此提高幼儿对自然的认知,增强幼儿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的意识,从而促进幼儿科学经验的积累和提高。比如在幼儿园外,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活与美好。例如去种植基地带领幼儿一同看花草、水果、蔬菜的种植过程,让幼儿初步感知植物的生长。然后在幼儿园内,根据园内的环境构建种植区域,引导幼儿在种植区播种喜欢的植物,并指导幼儿完成浇水、施肥、除草等一系列的流程,引导幼儿深层次地感受植物的生长。在整个过程中,幼儿会自主地进行种植体验,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多种体验,在科学亲验学习活动中提高了个人生活经验,收获了无限快乐。

2、搭建材料支架,激发幼儿亲验学习兴趣

幼儿年龄普遍偏小,认知和意识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其所产生的各类行为大多都是兴趣使然。教师需要抓住幼儿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在开展科学亲验学习活动时,为幼儿适当搭建材料支架,鼓励幼儿借助身边的材料进行科学经验活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感受这些活动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提高自身对亲验学习活动的兴趣。比如在开展“弹力”的科学游戏活动时,幼儿对弹力的认知基本为零,教师需要根据这一游戏主题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支架,以此保证幼儿能够产生对这一科学亲验学习活动的兴趣,从而确保后期亲验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了验证弹力球的射程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支架。如木板、弹力球、弹力绳等,然后指导幼儿进行科学体验活动。在活动中,有的幼儿会改变木板的长短,以此来验证弹力球射程是否与之有关。也有的幼儿会改变绳子的长度。总之,在整个活动中,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想法,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亲身体验,在体验中完成这一科学亲验活动,从而提高自身对这一科学知识的理解,收获科学经验。

3、使用图表支架,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在幼儿科学亲验学习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主题与具体内容,再结合幼儿认知和学习特点为幼儿提供图表支架。以此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在活动中可以借助图表的方式梳理所发现的经验,从而建构学习经验。比如在开展“观察植物生长”的科学经验活动中,为了帮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植物的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图表的方式进行“周记录”。比如在水培郁金香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郁金香从最开始的种子经过三四天的生长后,逐渐长出了嫩绿的细芽。此时幼儿便会在记录本上,通过绘画的方式将郁金香生长的过程记录下来。在整个过程中,幼儿都会自主地观察植物,并且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幼儿在“植物生长”这一方面的学习经验,从而为幼儿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

4、运用情感支架,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在开展科学亲验学习活动时,由于活动的主题或流程存在一定难度,导致部分幼儿在进行活动时常常会选择放弃,甚至不愿意参加亲验活动。如此一来,便无法发挥这一活动的教育价值,难以提高幼儿各方面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情感支架,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比如在开展“磁铁的秘密”的科学活动时,有部分幼儿因为对磁铁不了解,在实践活动中,常常会产生磁铁无法吸东西的问题。此时,有部分幼儿便会选择放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运用情感支架不断鼓励幼儿。比如:“你已经很棒啦,还差一点点完成咯,我们再试一次!”“你表现的真不错呀,我们都要向你学习哟!”“来,老师和你一起尝试,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难题。”以此消除幼儿内心害怕、消极的情绪,提高幼儿在科学亲验学习活动中的体验。

5、依托经验支架,增强幼儿操作经验

幼儿科学亲验学习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亲身体验,不断提高认知,从而建构并梳理学习经验和操作经验。在开展幼儿科学亲验学习活动时,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构建经验支架,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尝试,从而保证亲验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在开展“影子的秘密”时,影子是幼儿认知世界里较为平常的现象。为了让幼儿从科学的角度了解影子的产生,在活动中,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生活中的影子,激发幼儿探究欲望。然后再开展影子实验,通过改变光源的数量分析影子的数量,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尝试,最终形成对影子的全面了解,以此提高自身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科学亲验学习活动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之一,为进一步提高亲验学习活动质量,在开展活动时,教师需要为幼儿搭建合适的支架,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主动观察、主动尝试,基于原有的经验学习新的经验,认知新的事物,拓展幼儿认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苏缘. 幼儿科学亲验活动的支架设计与应用研究[J]. 才智, 2019(6):1.

[2] 余小红. 幼儿科学亲验活动的支架设计与应用[J]. 华夏教师, 2018(12):2.

[3] 陆家燕. 巧妙搭建材料支架 助力科学亲验活动——幼儿科学亲验活动材料支架的选择与应用研究[J]. 好家长, 2019(36):1.

[4] 陆家燕[1]. 幼儿科学亲验活动的支架搭建[J]. 启迪与智慧:中, 2019(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