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晨间锻炼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摘要
关键词
晨间锻炼;幼儿;健康成长;优化策略
正文
引言:在幼儿园,晨练是让幼儿充满活力的学习和生活的开端。要提高幼儿的运动积极性,提高其运动成绩,就需要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能力差异,在满足全园锻炼场地以及时间的同时,合理安排幼儿的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开展晨间锻炼的重要性
(一)加强幼儿身体素质
晨间的运动活动涵盖了如慢跑、秋千、攀爬岩壁、韵律操等,这些都能够帮助提升幼儿的身体反应能力、节拍感、协调能力以及平衡能力。四季皆有可能让幼儿进行早晨的锻炼,以增强他们的适应性。通过长时间的锻炼,能够增强幼儿抵抗能力,降低患病概率,并且无形之间也能够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二)调整幼儿情绪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对晨间锻炼的喜爱。在晨间锻炼过程中,因为场地和环境的原因,幼儿很少进行锻炼的时候,更多地是以静为主。每天早晨,幼儿都需要在封闭的教室里静静地坐着,这种方式不仅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还会影响幼儿一天的心情。早晨的锻炼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使幼儿能够和同伴一起嬉戏、交谈,获得正面的情感经历,调节一夜后被压抑的神经,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幼儿园,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对幼儿优良素质的培养
在晨间锻炼过程中,幼儿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挑选活动物品、伙伴和场所等,逐渐塑造出自己的特色。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时,能够在教师和同学的协助下面对,敢于尝试,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于取得胜利,并养成了一种坚强和勇敢的精神品格,不断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
(四)学会与人相处
在晨间锻炼过程中,有许多团体活动,幼儿要和同伴共同参与一些团体运动,分享彼此间活动的感受与想法,也能让幼儿学习如何在一起分工完成任务。在这个晨间锻炼活动中,幼儿会因为设备和空间的限制而发生争执,教师在这个时候应科学合理进行指导,化解幼儿间的小矛盾,学会与人相处,提高幼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优化晨间锻炼,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策略分析
(一)营造开放的运动环境
在锻炼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自由的活动环境,允许幼儿随心所欲地挑选活动、游戏伙伴、活动地点、学习以及展示,为幼儿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和机遇。在与他人或物体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实践,幼儿能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并能准确地理解人、事、物,使幼儿深深地体会到早操的快乐。
比如,根据园区的地理位置和幼儿的运动需求,教师能够划分区域。对于大班幼儿,可以参与开放的早晨锻炼活动,使用幼儿园的轮换制度和教师的自由讨论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除了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活动之外,同时还可以根据晨练的内容灵活的选择和调节运动地点,从而调动幼儿的运动热情。在幼儿园的沙水池旁边埋入轮胎,这既是一个很好的围栏,同时也是幼儿练习平衡,钻爬,休息的地方;挂在葡萄架上的悬挂式高低不一的玩具,可以让幼儿锻炼跳跃技巧;在赛道上做滚动轮胎、推车等运动;将幼儿园的高矮不同的篮球架,形成一个投掷;宽敞的塑料场地,可供幼儿玩耍,玩滑板车,跳羊角;幼儿用较大的玩具来做爬山运动。平衡区,投掷区,钻爬区,攀登区等,是幼儿身体发展需求的基础。结合教学要求,教师将活动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包括上肢、下肢、整体以及综合的活动区域。这些活动区域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得幼儿能够自由选择或者取代其他的活动区域,从而拓宽幼儿的活动领域。同时,教师也充分利用幼儿园所有活动设施,使得幼儿能够通过不断的运动调整和互动,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
(二)把晨间的室外活动与游戏、音乐、舞蹈、表演等活动有机地融合起来
在幼儿阶段,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渴望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究,并对各种有趣的游戏和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在运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方式比较严厉,或者是单纯地做一些简单的、反复的运动,非但没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使幼儿产生厌恶和回避的心理。所以,教师在开展晨间室外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要把情境和活动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晨间活动与游戏、音乐、舞蹈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学会倾听,学会服从命令,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把现行最流行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而且幼儿的环境保护和行为养成是幼儿园前期主要的教学内容,但若将其作为一项以说教的方式进行的主题活动,则会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无法保证其学习成效。但若能将垃圾分类与清晨的锻炼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种有益的教育方式。在此项目中,教师可以使用垃圾桶,将其放在户外的指定地点,然后协助教师在园区中搜寻并摆放好,若将其放在垃圾桶中,便会获得一枚“垃圾分类”的“能人”勋章,借此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学会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垃圾,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培养幼儿与人交流与合作的技能,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强化对幼儿晨间锻炼评价的优化
在晨间锻炼活动过程中,对运动的评价优化主要有语言评价和非言语评价。在语言评价中,评价语要更多地运用鼓励、鼓励的语言,鼓励式的言语它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运动热情,提高他们的信心,而且可以使幼儿对他人产生积极的信任,并能积极地去探究。评价包括言语评价和无言语评价。非言语评价中,最常用的评价手段就是手式。如果一个幼儿很认真地参与锻炼,教师可以对他竖个大拇指并给予赞扬。眼睛是教师和幼儿的心灵沟通的桥梁,幼儿在训练中有了长足的进展,教师可以向他们投以肯定的目光,表示对幼儿的锻炼进行肯定,并以此来激励他们参加锻炼的积极性。另外,教师也可以运用手势上的提示,如点头、欢呼、身体接触等。与之相比,较小的幼儿更愿意与同伴及教师进行身体上的交流,例如温柔的拥抱,抚摸头部等等。如果一个幼儿获得胜利,教师就会用轻触他的脑袋代替拍手,这样可以提高他的学习热情。同样,点头的作用往往是加强的意思,在晨间锻炼活动过程中,当幼儿看见教师对他点了一下头时,幼儿觉得被肯定,那么自我表现就会增强。在完成活动之后,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幼儿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方便教师安排后续的教学。然而,在交流过程中,幼儿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小朋友不会用哪些词语来进行自我介绍;有些幼儿在进行交流时,由于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所以其他的小孩听不懂他在讲什么。因此,教学计划的命名在教师和幼儿的沟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重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开发
《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以保护幼儿生命、增进幼儿身心健康为工作重点,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为主要目的。在晨间锻炼中,教师要多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思考,培养幼儿进行锻炼的主动性,如果一味地照搬,幼儿就算学到相关的运动动作,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可能会形成依赖,这将对他们的主动性产生影响。因此,当教师进行体育活动安排时,应该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独立时间,让幼儿可以自我探索和设计早晨运动的方式。通过“一物多玩”与“物物组合”活动,引领幼儿独立研究各种游戏的方式,以此来提升他们创造各种游戏方式的技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坐垫进行各类运动,如果不能反映出垫子的价值,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试着去创作游戏不同的玩法,从而增强幼儿创新思维。幼儿有可能提出许多新颖的游戏方式,例如平地爬、手脚爬、手膝爬、侧身翻滚等。将垫子垂直排列,形成了迷宫状。在迷宫里,教师引导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想要的姿势通过,层层叠叠的坐垫,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幼儿能够依据自身的能力来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游戏方式,例如分腿、倒退、左右跳跃等。一堆一堆的垫子,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就像是一座小山,在上面做着爬坡运动。就像打球一样,除了拍,我们可以用各种辅助性的东西来打球,比如推车运球,超级保龄球(滚球)。通过重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开发,引导幼儿创新晨间锻炼的方式,以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
(五)制订合理的教学战略
开展晨间锻炼的目的,既是针对目前幼儿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拓宽幼儿的晨间锻炼教育方式,并将其发展成为幼儿园的一种有益的探索活动。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并掌握儿童体育教育的科学原则,激发幼儿的运动潜力,增强教师的引导,消弭无目标和随意的行为,防止幼儿受到伤害。让早晨的锻炼从简单的兴趣转变为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推动他们的全方位成长,因此教师需要做到:
1、细心地观察和耐心地指导
在早晨锻炼时,教师必须拥有优秀的观察、分析以及组织协作的技巧。在早操环节,幼儿园采取了分区开放的方式,旨在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这种自主学习并不是“任其自然”。在晨练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在晨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身体素质,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个体辅导。特别要注意胆小、特殊群体的幼儿,要理解和帮助他们在晨间锻炼中遇到的困难和错误。
2、教师要科学调整运动量,注意劳逸结合
要合理安排幼儿的晨练活动,明确其运动目标,杜绝“放羊式”的体育活动。
在晨练过程中,老师要扮演辅导员、支持者,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和引导学生进行各项晨练活动,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在春夏季节给幼儿安排一些比较小的运动量,又或者是比较安静的运动,在秋天和冬天,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能运动,比如跑步、打篮球等。幼儿在锻炼过程中会有流汗、面红等现象,教师要及时安排幼儿休息,以防止幼儿身体出现问题。
三、结论
总之,“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肌体功能,让幼儿的体重维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促使幼儿更加快乐和兴奋,并且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以及集体精神。幼儿园晨间体育锻炼,在时间安排、运动量安排、运动器材的安排、教师的引导和保护等方面都要做到更加科学,充分发挥幼儿的基本动作和运动技能,以保证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冯杨.改变,从晨间锻炼开始——优化幼儿园晨间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与反思[J].当代家庭教育,2019(13):41-42.
[2]李伶俐.优化晨间锻炼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新课程(综合版),2018(04):76.
[3]毛西兰.优化幼儿晨间活动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上),2017(10):65.
[4]陶雨集.关于幼儿园晨间活动的优化探究[J].好家长,2017(28):52-53.
[5]楼旭萍.优化晨间锻炼促进幼儿健康——小班幼儿晨间体育锻炼探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