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力 共建亲子阅读——家园共育背景下亲子阅读的教育策略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郝焕荣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寨卢幼儿园,山东滨州256511

摘要

早期阅读在幼儿成长中,不仅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活动,还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更是培养他们对世界进行认知和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阅读的主要环境在家庭,因此,单纯依赖幼儿园的教育引导远远不够,必须充分动员和利用家庭资源,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倡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桥梁,并积极探索“互联网+”的新型阅读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化技术,共同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有效提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

亲子阅读;家园共育;合力

正文


众所周知,幼儿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的语言掌握速度和能力发展都是十分迅速的。但在幼儿园的观察中,许多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识字、写字、算数层面,忽视幼儿前期书写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种超前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导致幼儿对识字和阅读的兴趣逐渐丧失。那么,在家园共育的框架下,如何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研究显示,参与亲子共读的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往往高于未参与亲子共读的幼儿。

一、幼儿园阅读教育现状和问题

(一)幼儿园阅读教育的现状

在当下,幼儿园阅读教育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幼儿园已经开始积极实施和推广阅读教育,希望从小激发幼儿对书籍的热爱,并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行为和习惯,通过采用多媒体和游戏化等多元教学手段,幼儿园成功提升幼儿对书籍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优化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如,家庭共读时光和社区读书会的组织,幼儿园阅读教育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实践效果也将得到显著。尽管如此,仍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确保阅读教育能不断、高效地发展。

(二)幼儿园阅读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阅读教育在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图书资源的匮乏成为制约因素之一,许多幼儿园在图书的数量和种类方面都存在不足,这也限制幼儿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影响他们知识视野的开阔。其次,园内阅读氛围的营造有待加强,部分教师和家长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园内缺乏浓厚的阅读氛围,很难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最后,阅读指导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要提升,一些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时缺乏针对性的方法,这也不利于幼儿掌握阅读技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应对该挑战,应该从阅读资源的扩充和更新、阅读氛围的营造和提升,以及阅读指导方法的培训和改进等多方面入手,共同为幼儿打造一个丰富、多彩、高效的阅读环境。

二、家园共育背景下亲子阅读的教育策略

(一)开展亲子阅读游戏

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亲子阅读游戏展现出独特且显著的教学效果,该方法融合幼儿对游戏的自然喜好和阅读学习,从而大幅度增强幼儿的阅读体验,并为幼儿园的阅读课程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例如,可以选择教育意义深厚的儿童故事,例如,经典寓言《狐假虎威》,作为教学材料,在阅读活动启动以前,教师要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预习故事内容,协助孩子建立对故事情节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一场亲子情景剧,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演,将寓言故事的情节以直观且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更深入地领会故事背后的深层寓意,并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快乐,这种融合阅读和游戏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对阅读的热情,还可以促进他们理解能力和想象力的提升。该方法的创新点在于能把握幼儿对游戏的热爱,成功地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转化为更生动且更具吸引力的学习体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滋长出对阅读的兴趣。

(二)创设温馨、宽松的阅读环境

在亲子阅读活动中,教师应该建立一个温馨而轻松的阅读氛围。家庭,这个亲子之间共度时光最频繁的场所,不只能提供物质空间,更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归宿和庇护。在陪伴幼儿进行阅读时,家长可以设计构想,根据绘本的主题布置阅读环境,借助柔和的照明、多彩的颜色搭配、及具有吸引力的玩偶等道具,为孩子打造一个如梦似幻的童话阅读空间,让他们在阅读时能更深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从而提升阅读的代入感和享受度。

例如,如果正在阅读一本以小燕子为主角的绘本,家长可以利用家中的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简单材料,与幼儿共同动手制作小燕子、树木、及巢穴等小道具,并布置在阅读区域。同时调整室内的灯光,营造出温暖而宁静的氛围,模拟清晨或黄昏的自然光线,让幼儿仿佛置身于小燕子欢快鸣唱的自然场景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每日留出20-30分钟的时间专心陪伴孩子阅读,共同探索绘本中的奇妙世界。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要耐心解答孩子如“小燕子为什么会叽叽喳喳地叫?”类似的疑问,还要主动发问,如,“秋天来临时,树叶为何会纷纷落下?”以此引导孩子进行深入思考。这样不仅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更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而这种结合教育和娱乐的方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让幼儿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三)共同制订阅读计划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部分家长确实会保持每周34次的亲子阅读频率,但这些活动的时间安排往往显得零散、无规律,有时甚至是在孩子即将入睡以前匆忙进行。这种临时的、没有经规划的阅读方式,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上无法为孩子带来系统的阅读体验,从而限制阅读对孩子发展的潜在影响。为确保亲子阅读能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家长也要与孩子坐下来共同讨论,并制定一份既符合孩子兴趣又能培养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计划。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形成稳定的阅读节奏,更是对他们个性和兴趣的一种尊重和引导。在制定计划时,家长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律性,通过固定的阅读时间和内容,让他们逐渐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而要想实现该目标,家长要设计阅读计划,并确保其严格执行,让亲子阅读真正融入家庭的日常生活。

在阅读活动中,家长应当时刻牢记孩子是阅读的主体,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开放、有创造力的阅读环境。例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深入观察绘本中的插图,通过进一步分析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征。同时阅读也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如,探讨故事角色的动机、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以此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还能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让阅读成为促进家庭和谐和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

(四)创建阅读现场帮助家长掌握“亲子阅读”方法

在家长为亲子阅读设定清晰的目标和规划以后,如何实施则成为关键。由于一些家长对“亲子阅读”的技巧不够了解,影响阅读效果的同时,有时甚至还会引发家庭内部的不和谐,这显然背离了亲子阅读的初衷。“亲子阅读”不仅仅是读书,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为家长和孩子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因此,家长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教育者或监督者,而是应该努力成为孩子的阅读伙伴和引导者。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角色的转换体现在很多细节上。

例如,在邀请孩子一同阅读时,家长应转变命令式的语气,如,“你得赶紧准备看书了,我都陪着你,给我认真点”,则换用更为亲切、引导性的语言,如“我听说这本书里藏着很多精彩的故事,你想不想和我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呢?”显然,后者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前者只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和反感。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陪伴孩子读书,更要引导他们理解和思考。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某个章节进行精读,读完后再一同回顾和总结其中的内容,探讨作者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例如,在读完《小王子》中的某个章节以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回顾小王子的旅程,思考其中蕴含的关于生命、友情、爱的哲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孩子的思维深度,同时又能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心灵交流。

(五)加强家园共育

实际上,家园共育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有效促进幼儿在阅读教育方面的全面提升,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紧密合作尤为重要。对此,幼儿园应组织多样化的沟通途径,例如,定期召开的家长会或通过家园联系手册,及时向家长传达幼儿的阅读动态,这样不仅能让家长清晰了解孩子的阅读进展和成就,更能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家长在幼儿教育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他们的积极参与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加入幼儿园的阅读促进活动,并与教师进行的沟通、交流,家长能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阅读喜好和潜在问题。根据这些宝贵的信息,家长可以进行更准确和个性化的引导,与幼儿园携手,共同推动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实现全面素质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是提升幼儿审美能力、新事物理解力、对周围世界敏感洞察力的有效途径。要想让幼儿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的今后发展铺平道路,家长和教师要形成强大的联盟,共同为幼儿营造丰富的阅读环境,经过不间断的阅读积累,他们能拓宽和深化个人的思维视野,更能在字里行间中培养出崇高的道德情操。而为进一步实现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变得尤为重要,这将有助于搭建起一座坚实的“亲子阅读”桥梁,让幼儿学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超越。

参考文献:

[1] 祁锐.家园合力 共建亲子阅读——家园共育背景下亲子阅读的教育策略[J].天津教育,2023(20):4-6.

[2] 刘鸿.从“愿意教”到“懂得教”--家园共育模式下的亲子阅读“三轨并行”策略[J].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23(3):39-40.

[3] 胡熹媚.家园共育背景下搭建“亲子阅读”桥梁[J].炫动漫,2024(5):0138-0140.

[4] 刘威孝,杨雪梅.家园共育视域下亲子阅读的改进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3(18):125-1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