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价值的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路径探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林峰屹

乳山市老年大学 264500

摘要

红色档案资源的教育价值较为明显,其中红色遗址是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红色史料是红色教育的物质载体,红色精神是红色教育的精神财富。在基于教育价值全面建设红色档案资源时,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站在宏观发展的视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高效保护管理红色档案资源,全面凸显教育功能,积极建设红色文化,着力解决红色档案资源的建设矛盾。档案管理人员则应高度重视资源整合,深度研究开发红色档案资源,积极彰显地方特色,构建本地红色档案资源体系。在多措并举中高效保护及科学利用红色档案资源,有效传承及弘扬革命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教育作用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

教育价值;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路径

正文


引言

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红色档案资源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彰显着中国特色,是不容或缺的物质载体和国家资源。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尤为关键,有助于传承及弘扬革命精神,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档案管理部门应主动调整工作重心,以全面建设红色档案资源为重点,加大对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紧跟时代发展的进程,采取创造性的管理对策和建设手段,将更多新鲜血液和时代色彩注入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确保这一工作能够取得新的突破。

一、红色档案资源的基本内涵

红色档案资源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以及政治活动所产生的音像、图表、文字等资料,具体包含革命时期的原始记录以及革命亲历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口述史、访谈录和回忆录。红色档案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进行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历史,教育价值和历史价值较为明显。从微观视角来看,红色档案资源的内涵较为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潜藏为实现共产主义终身奋斗的坚定理想信念以及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传统。红色档案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有助于全面传承以及弘扬我国的革命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教育作用及价值,提升教育的说服力、穿透力以及感染力。

二、基于教育价值的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路径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高效保护管理红色档案资源

在全面加强党史学习的今天,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速度逐步加快,社会热度越来越高,基于教育价值的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符合大势所趋。但是目前来看,一部分档案管理部门还未构建成熟的管理机制,忽略了宏观规划以及顶层设计。现有的档案管理机制运行不顺,资源整合率相对偏低,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承和利用不被重视。基于此,档案管理部门需要打破固有的管理理念,以科学保护和高效管理红色档案资源为目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与传统与其他档案资源相比,红色档案资源不可再生,要想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教育作用,真正实现铸魂育人,档案管理部门应全面加强红色档案保护及管理。首先,档案管理部门应树立管理意识以及保护意识,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立场,深度剖析红色档案资源的基本属性,意识到建设这一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将工作重心放在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上。

其次,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大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保护和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和摸底工作,组织开展专项调查工作,全面细致地了解当前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现实情况,整合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建立红色档案专题目录以及数据库,将红色档案的修复以及抢救放在首要位置,在多措并举中完善工作机制以及管理机制[1]。管理工作人员则应结合已有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理顺工作流程,简化管理环节,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确保这一工作能够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迅速发展。最后,档案管理部门应逐步开创新的管理格局,实现多元主体的通力合作以及全面参与。作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第一步,资源征集以及资源接受尤为关键。档案管理部门应提升征集力度以及接收效率,定期组织开展采集活动,高度重视革命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口述历史,积极打造线上发布平台,全面提升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质量和水平,实现旅游与红色档案资源的无缝衔接,建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提升红色档案资源的覆盖范围及辐射面。确保公众能够意识到保护和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的重要价值,将红色精神根植于心,指导个人的行为。

(二)全面凸显教育功能,科学传播利用红色档案资源

在高效传播及科学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的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资源的教育功能和作用,用红色档案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质量及层次,为教书育人工作注入生机及活力。首先,档案管理部门应立足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成果全面推进“三进”工作,以进头脑、进课堂、进教材为核心,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铸魂育人的优势及教育价值。红色档案资源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档案管理部门可以与学校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将红色档案资源纳入教育培训工作中,贯穿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始终。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全面提升这一群体的综合素养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确保其能够将“四个自信”及“四个意识”根植于心,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主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做到跟党走、听党话。

其次,档案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系列课程的开发以及利用,围绕红色档案全面完善培训机制,科学制定教育计划,认真讲好革命故事、党的故事以及英雄故事,积极弘扬和传承红色记忆,用红色基因中的崇高品格、为民初心以及真理力量熏陶人、教化人。确保党员干部能够做到学史力行、学史崇德以及学史明理[2]。最后,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已有的教育资源以及教育经验,认真编写红色档案资源教材,提升教材的实用性以及针对性,理性分析不同的教学主体以及教育对象,科学编写多元教材。其中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化升级不容忽略,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将情境式教学、沉浸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着力打造高效党史课堂,定期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红色档案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充分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和优势。

(三)积极建设红色文化,解决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矛盾

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关乎我国红色文化的传承以及弘扬,在全面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时,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理性分析这一工作的共性问题,在积极建设红色文化的同时着力解决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固有矛盾。首先,档案管理部门需要注重档案保密与信息开放的矛盾统一。红色档案的社会地位较高,极具教育价值、历史价值和政治意义,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第一手资料。国家出台了诸多的法律法规,全面管理和保护红色档案资源。在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的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按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条例,自觉遵守国家保密档案的开发利用规定,有效衔接档案保密管理制度,综合考量档案的开放性和保密性,实现两者的协调平衡,促进档案信息的高效共享。对于不涉密的红色档案资源,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中适当开放红色档案,充分发挥这一档案的社会效益和教育价值。

其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平衡好档案保护和档案开发利用。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见证者”,红色档案的历史地位显而易见,这一档案的数量较大,类别多,年代久,潜藏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3]。在党史办、纪念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档案馆中,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备受关注。但是不同地域的档案管理水平各有不同,信息交流存在阻碍,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在全面构建红色档案资源体系的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理性分析各类管理难题以及利用难题,实现档案开发利用与档案保护的协调平衡,在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的驱动下深度挖掘红色档案的教育价值,立足于国家和党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教育人、服务人的重要作用。最后,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实现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相比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红色档案资源管理要求更为严格,“服务”是这一工作的核心及重点。档案管理部门应深度分析受众需求,综合考量影响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以及服务质量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在开发和利用红色档案资源时,档案管理部门应面向全体社会大众,主动树立和践行服务理念,适当开放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过程,主动抓住党史学习教育契机,立足于社会公众的真实诉求开发档案文化产品,确保该产品契合公众的档案信息期望。其中多种服务形式的整合利用尤为关键,传统的查询利用以及信息展示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档案管理部门还应适当拓展服务范围,尝试利用多种信息交流渠道及平台,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升红色档案的社会辐射面以及影响力。

(四)高度重视资源整合,深度研究开发红色档案资源

红色档案资源的教育作用不容忽略,能够发挥铸魂育人的功能。在全面建设红色档案资源时,档案管理部门应以开发研究这一资源为起点,逐步提升开发深度以及研究效度,全面整合优质资源。首先,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正确的历史发展方向,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流本质以及主体主线,做到旗帜鲜明、立场正确[4]。管理工作人员则应坚持正确的三观以及思想政治立场,理性分析及科学评论党史中的重要人物、重要会议以及重大事件,深度解读以及认识红色档案,主动与错误言论作斗争。确保红色档案资源能够发挥教育人、浸润人、感染人的作用和价值。

其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提升红色档案资源的研究深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打造开发研究平台,主动与高校以及档案馆建立长效合作关系,共同研究红色档案资源,逐步形成档案开发智库联盟,定期组织开展理论研究活动以及实地调查活动,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共享经验教训。国家社科则应设置专项资金,正确引导红色档案资源研究工作以及开发工作,明确主要选题,积极支持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扫清这一工作的各类阻碍,给予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确保档案管理部门以及教育机构能够产生更多的研究成果,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研究工作推新的高度。最后,档案管理部门应抓住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研究的重点以及难点,在提升综合档案管理质量的同时,立足于红色档案资源史料研究全面挖掘红色档案资源的教育价值、现实启示和时代价值,实现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效整合。

(五)积极彰显地方特色,构建本地红色档案资源体系

不同地域的红色档案资源各有不同,地域属性较为明显。因此,在全面建设红色档案资源时,档案管理部门应立足于地方特色,打造本地红色档案资源体系,确保红色大资源建设工作更“接地气”。比如对于陕西省来说,该地区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是享誉中外的红色热土,诞生了诸多的红色资源。档案管理部门首先应高度重视对红色精神的深度剖析及研究,立足于延安精神组织开展教育工作,全面提升理论自觉以及核心意识,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始终秉承过硬的工作作风,全面践行为民情怀[5]。其次,档案管理部门应以保护红色档案资源为工作重点,加强对延安精神以及其他红色精神的保护和宣传,做好民间档案资源的整合工作、挖掘工作以及保护工作,促进红色经营的有效传承。其中“五个扎实”以及“五项要求”的落实及贯通是重中之重,档案管理部门应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紧跟时代发展的进程,探索新的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路径,真正做到凝心聚力。

再次,档案管理部门应理性分析“互联网+”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及优势,将其作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具,全面打造红色档案信息交流平台,有效弘扬延安精神,在高效利用及共享档案资源的过程中展示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成果。其中“三微一端”等传播媒介的传播速度较快,基本不受时空限制。档案管理部门可以依托现代传播媒介提升宣传展示的质量和效果,全面满足社会群众的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多样化服务,保障最佳的档案服务质量。最后,档案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立足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实环境,积极开发以红色基因为主导的纪念品、路线以及旅游区,为公众提供独具一格的旅游体验以及休闲体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教育价值的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耗时耗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很难立竿见影。档案管理部门应主动总结经验教训,理性分析外部环境,结合红色档案资源的教育价值以及历史地位探索新的建设路径。其中工作机制的构建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凸显红色档案资源的教育价值,全面建设红色文化,积极整合多元资源,高度重视地方特色,实现档案保护与档案开发利用的相辅相成,着力解决档案保密和信息开放的固有矛盾,实现档案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顺利达成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艳.面向青少年教育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路径研究[J].情报科学, 2023, 41(5):131-137.

[2] 吕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档案资源的功能及实现路径——基于广西红色档案资源的分析[J].中共桂林市委档案管理部门学报, 2015, 15(1):4.DOI:10.3969/j.issn.1671-1750.2015.01.006.

[3] 李争婕.红色档案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管理观察, 2017(24):2.DOI:10.3969/j.issn.1674-2877.2017.24.054.

[4] 陈昕燕.沂蒙红色档案资源的当代价值与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DOI:10.7666/d.Y3035905.

[5] 高岩.红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路径研究[J].  2021.DOI:10.12249/j.1005-4669.2021.11.08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