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苏丽华

北海市第五幼儿园 广西省北海市 536000

摘要

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渗透进了学前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严格遵循寓教于乐的教育准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确保幼儿一边玩游戏,一边学习知识,实现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为了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提升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质量,教学首先应以主题活动为依托,发展幼儿的多元能力,优化教学环境,指导幼儿认真学习,积极加强幼儿之间和师幼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师幼平等相处,主动为幼儿提供表现空间,彰显幼儿的主体个性,精心创设探究环境,全面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确保幼儿能够顺利进入游戏化主题状态,充分释放天性,实现个性化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环境;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

正文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学前教育改革进程越来越快,游戏化教学备受关注。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进程,依托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丰富游戏化教学内容,科学定位游戏化主题,用主题鲜明、趣味十足的游戏化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教学氛围及环境,为幼儿的良性成长及发展保驾护航。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科学定位游戏化主题,综合考量基本学情和校情,全面激活幼儿的思维,确保幼儿能够享受游戏化主题活动的全过程。

一、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

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围绕教育主题整合多种游戏形式,将游戏化元素贯穿于幼儿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深入浅出地讲解学前教育知识,确保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中主动学习知识,掌握基本技巧。幼儿的年龄偏小,社会经验不足,心智和自主思考能力有待发展,对游戏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幼儿容易理解和能接受的游戏,让幼儿轻松上阵,产生良好的学习成就感以及主人翁意识,灵活掌握生活技能。在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中,游戏是手段,幼儿掌握技能并获取知识才是最终的目的。教师应全面把握游戏主题,整合多种游戏形式,丰富教学活动手段,改革传统的游戏化教学模式,依托多媒体技术创新游戏教学策略,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和以生为本。

二、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实践价值

(一)有助于开拓幼儿视野

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多媒体技术符合“互联网+”教育的基本要求,能够为学前教育注入生机。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组织开展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整合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幼儿的学习热情。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中,幼儿的学习热情高涨,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教师主动颠覆训练式、说教式的教育模式,选择幼儿容易理解和能接受的游戏化元素,宏观把握游戏化教学内容和方向,依托多媒体优化课程内容,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幼儿的思维越来越活跃,眼界更加开阔,能够全程参与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顺利过渡。

(二)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辅助工具,功能比较强大,能够发展幼儿的直观思维。教师也可以随时省力,依托多媒体技术高效完成教学工作,实现精准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在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开展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期待。学生能够顺利进入进入活动状态,主动接受教师的行为指导。教师更加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理性分析幼儿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用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主题鲜明的活动形式以及趣味生动的游戏元素吸引学生的眼球,整体的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迅速提升。

(三)有助于提升游戏教学效度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的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颠覆,教师不再过度依赖于教材和教科书,而是主动拓展第二课堂,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整合利用优质的线上教育资源优化设计教学内容,全面拉近幼儿与游戏化主题教学的距离,用图片、视频、音频直观生动地呈现游戏化主题教学内容,实现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幼儿的学习兴趣高涨,游戏化教学氛围较为民主,游戏教学进度逐步加快,教学效度迅速提升。具有远见卓识的教师灵活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的深度,创设特定的游戏化教学情境,依托动画、音乐和图片深入浅出地讲解游戏元素,着力打造品质课堂和高效课堂。

(四)有助于加快教育改革进程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步加快,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学前教育亟待改革。在游戏化主题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主动打破教学常规,颠覆教学传统,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改革理念。在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学前教育改革进程有所提升,教学成果较为显著。

三、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实践对策

(一)依托主题活动,发展幼儿多元能力

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目标比较明确,以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主导,全面发展幼儿的多元能力。教师应以主题活动为依托,站在幼儿的视角科学设计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方案,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呈现游戏内容,提升游戏化主题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力。在正式开展主题活动前,教师应讲解游戏规则,简单拓展和延伸多项游戏化内容,发展幼儿在科学、社会、语言、健康、艺术等层面的能力。其中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利用非常有必要,能够规范幼儿的活动行为和游戏行为,丰富游戏活动的内容并拓展游戏时空范围,满足幼儿的认知期待。教师则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密切关注幼儿在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中的综合表现,适时适当地引导幼儿,激发幼儿的游戏活动兴趣,让幼儿放松身心主动完成游戏活动任务。

比如在围绕“小猫圆舞曲”开展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站在艺术视角,以强化幼儿的旋律感知能力为目标组织开展音乐表演活动。教师可以先简单讲解小猫的故事,然后将课堂交给幼儿,鼓励幼儿自主模仿小猫躲躲藏藏的表情和动作,尝试做出蝴蝶飞舞的动作。在确保幼儿完成基本模仿动作任务后,教师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让幼儿认真聆听,跟随音乐的旋律节奏扭动身体,尝试通过肢体语言表达个人的音乐感受。在活动结束之初,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垫子、椅子、桌子等物品,开展躲猫猫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眼睛上蒙上布条,由其他幼儿描述环境,比如左边的椅子比较高、右边有明亮干净的窗户,蒙上眼睛的幼儿需要根据声音辨识方位。这种创意十足的游戏化活动能够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协作互助意识,强化幼儿的学习体验。幼儿能够在基本不受限的游戏时空范围中接受多感观刺激,获取更多的信息输入。教师只需要调整教学思路和节奏,以主题活动为背景,全面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强化幼儿对主题的理解及认知。

(二)优化教学环境,指导幼儿认真学习

幼儿的认知能力不足,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导致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偏短,参与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能动性不足。教师应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游戏化教学活动,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呈现具体的知识以及事物,强化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在组织游戏化主题活动前,教师应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活跃幼儿的思维为起点,尊重幼儿的思维特点和个体差异性,灵活驾驭多种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教学动画,鼓励幼儿认真学习、深度记忆,在动静结合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完成游戏任务,实现事半功倍和活学活用。

比如在组织开展艺术剪纸主题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先简单讲解艺术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领,尝试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整合剪纸教学视频,引导幼儿自主欣赏视频,深入感知剪纸的神奇和艺术魅力。在认真观看视频时,幼儿的兴趣较足,能够初步了解简单的剪纸步骤,教师可以放手让幼儿自主剪纸。在课堂结束之初,教师需要留出5~8分钟的时间,利用多媒体展示幼儿的优秀剪纸作品,增强幼儿的成就感以及学习兴趣,让幼儿保持良好的主体精神和主人翁意识。

(三)提供表现空间,彰显幼儿主体个性

幼儿的主体地位不容忽略,教师应面向全体幼儿,为幼儿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和空间,彰显幼儿的主体个性,借助多媒体技术打造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游戏化课堂。首先,教师应重新定位师生角色,用儿童思维取代成人思维,结合幼儿有限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依托多媒体技术高效整合和科学处理图像以及文本等多元信息,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主模仿,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唤醒幼儿已有的知识印象。让幼儿在创造热情和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构建知识意义,完善知识框架,实现自由创新和个性化展现。其次,教师应用将课堂打造成幼儿展示自我的舞台,为幼儿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强化幼儿的游戏化主题学习,完善幼儿的个性认知。

比如在组织开展“秋天的画报”的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生动地呈现诗歌的基本内容,让幼儿身临其境,自主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在调起幼儿的游戏活动兴趣后,教师可以展示比较常见的生活实物,如金黄色的梨、红彤彤的苹果以及透亮的葡萄和鲜黄的橘子,将简短的文字与色彩艳丽的图片相结合,创设游戏学习情境,鼓励幼儿静下心来认真品味。在放松幼儿的身心后,教师才可以提前发放剪刀、树叶、画笔及彩纸等游戏道具,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绘画秋天的画报。有的幼儿感觉无从下手,教师则可以直接播放电子课件,呈现“秋天的画报”的基本内容,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某一个场景或事物自行创作,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欢。

(四)创设探究环境,吸引幼儿活动兴趣

在稳步推进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充分准备游戏材料并实现合理投放,优化幼儿的外部学习活动环境,提升活动的指向性,让幼儿自主利用生活学习资源完成活动任务,保持高涨的活动积极性和学习动机,深入感受游戏化学习氛围。为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应理性分析多媒体环境下幼儿参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灵活利用生动具体的探究材料,谨慎选择学具、道具以及图片。幼儿的感知能力较强,往往通过事物表象认识外界。因此,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应集中学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借助多媒体技术布置教室环境。

比如在围绕“有趣的单双数”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情境,以图书、手工制品以及玩具为模拟对象,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游戏道具,深入体验超市购物,自主区分单数以及双数。很多幼儿在生活中有相似的经历,能够感同身受,自觉接受外部环境的刺激,深度认识单数以及双数。又如在“有趣的绳子”以及“多变的盒子”中,教师可以以体育健康为主题,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探究活动。幼儿能够深入感知盒子以及绳子等物品,将其作为游戏探究的材料,全程参与游戏化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将视频展示和语言阐述相结合,帮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调动幼儿的探索欲和求知欲,鼓励幼儿自主尝试双人玩法和单人玩法,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四、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实践对策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开展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坚持多措并举以及以为本,站在幼儿的视角理性分析幼儿的认知期待、思维习惯以及学习基础。确保所设定的游戏化主题教学方案能够顺利落地,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主题活动氛围中逐步形成多元能力,树立良好的主人翁意识,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大胆表现自己,释放个人的天性,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认真完成主题学习活动任务,学会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负责。

参考文献

[1] 张蕾.基于多媒体技术环境的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研究[J].求知导刊, 2022(7):80-82.

[2] 钱蒙佳.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探索[J].[2024-06-13].

[3] 李娜.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游戏化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4-06-13].DOI:CNKI:CDMD:2.1013.264183.

[4] 吴文霞.探究多媒体技术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J].炫动漫, 2023(13):0061-0063.

[5] 林珂.关于多媒体技术下的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研究[J].女人坊, 2021(12):00232-0023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