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模式下专升本招生宣传路径探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胥涛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成都市 610052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平行志愿模式下,专升本招生宣传的创新路径。首先,分析比较了对口模式和平行志愿模式这两种不同专升本升学途径的优劣;其次,通过对应届专科毕业生的行为模式探究,提出了平行志愿模式下在专升本招生宣传与高考统招宣传的异同;最后,通过对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24年专升本招生宣传过程中创新宣传模式分析,指出了几条专升本招生宣传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平行志愿模式;专升本;招生宣传

正文

引言

在四川省,历来采用对口模式进行专升本的选拔,这种方式对全省应届专科毕业生而言,有失公平。因此,2024年,四川省首次采用统招统考,考生通过填报平行志愿获得被本科院校录取的机会。对于考生而言获得了更加公平的升本机会;对于本科招生院校而言,失去了对口模式下稳定生源来源,不得不探究在平行志愿模式下,如何做好招生宣传,吸引更多更好的应届专业毕业生填报本校。对于民办本科院校而言,专升本生源是对学校生源的有效补充,一方面为学校带来更多的学费收入,一方面也扩大学校的在校生人数,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然而,专升本对应生源对象是专科应届毕业生,他们的行为习惯、认知水平等和高考统招考生有极大的差别,招生院校如何针对性的开展招生宣传,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专升本生源报考,是民办高校招生工作人员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平行志愿模式专升本生源和高考统招生源的区别,提出招生宣传中的具体应对策略和方法为同类院校专升本招生宣传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四川省统招专升本的两种模式:

专升本是指高职高专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按所学专业对应本科招生院校的相同相近专业,并通过省级考试招生机构统一组织的选拔方式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的制度。

四川省在2023年及以前,采用对口模式的专升本招录政策:即专升本招生计划下达到高职专科学校,高职专科学校自行与省内本科招生院校进行沟通、协商对应的招生专业,以及该本科院校接收的该高职专业学校生源数。一般高职院校会对口若干本科院校,直到下达给本校的招生计划全部用尽。

四川省在2024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模式下的专升本招录政策,即专升本招生计划下达到本科院校。在全省统一考试后,专升本考生填报30个平行志愿(院校+专业为1个志愿),由本科招生院校择优录取。这种平行志愿的专升本招录模式被称为“五统一”模式,也就是统一报名、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填报志愿、统一录取。

后一种招录方式相较前一种方式,存在以下三点重要进步:

(一)选拔过程更加公平

由于采用“五统一”模式,考生之间完全通过考试成绩和志愿填报情况进行竞争,摒除了以往对口模式下专升本选拔不公开、不透明,容易存在暗箱操作的弊端,基本能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结果。

(二)更有利于本科院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

以往对口模式下考生只和本校考生竞争,在“五统一”模式下则需要参加与全省同类专业考生的竞争,本科院校选拔到的专升本新生不再是某校较为优秀的专科毕业生,而是全省同类专业中比较优秀的专科毕业生。

(三)考生拥有更多选择

“五统一”模式下,考生可以通过平行志愿,填报全省任何一所招收本专业对应本科专业的本科院校。考生可以实现从民办院校升学到公办院校的愿望,也可以实现从某一学科领域调换到其他学科领域的愿望。

四川省专升本政策从2019年起由5%-6%增至20%2024年实行"五统一"选拔,报名考生达9万,录取6万。民办本科院校成为招生主力,录取5万考生。姑且不论造成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仅从实际效果看,大量的专升本生源,为民办本科院校提供了更多的生源增量,也带来了更充足的学费收入,为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动力。因此,民办院校逐渐开始关注专升本生源市场,积极研究吸引优质生源的招生宣传策略。

二、专升本考生与高考统招考生的区别:

要研究如何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就必须研究专升本考生与高考考生的区别所在。笔者经过调研和分析,认为两者至少在以下三点存在巨大差别:

(一)认知水平差异巨大

高考考生大多数刚刚满18岁,刚刚从高中毕业,尚未踏入社会,对社会的认知极为有限,比较单纯,比较理想化。专升本考生则普遍在21~22岁左右,已经经过完整的高职专业教育,对大学、社会的认知已经接近成年人水平。对于未来职业选择有了比较确定的方向。

(二)信息搜集渠道和能力差异巨大

高考考生普遍使用手机、电脑等信息工具的经验不足,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渠道缺乏,鉴别信息的能力也极为有限。而专升本考生则已经长期通过移动互联网,以及社交网络获得各种信息,部分考生还具备一定的学术信息获得能力,同时,他们对信息的鉴别能力也更加强大。

(三)个人做决策的比重差异巨大

高考考生的决策过程中,家长和师长的影响比较大,报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常常是家长占据主导地位;而专升本考生则已经独立生活较长时间,重大决策基本听从自己的想法。

以上三个重要区别,决定了本科招生院校在专升本招生宣传中,不能照搬高考统招的方式,比如跑生源学校、进行密集的线下宣传传统方式,而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招生宣传方式,增加招生宣传的触达率和转化率。

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在2024年专升本招生宣传中采用的策略以及效果

(一)具体策略:

1. 放弃线下展会的传统宣传方式,更多采用网络直播

由于考试及填报志愿期间,专升本考生处于专科学习阶段的末尾,普遍正在实习,并未集中在高职专科院校内,而是散布在社会中,因此,传统的线下展会无从开展,即使开展也并不能达到良好效果。同时,专升本考生普遍能够熟练使用移动端互联网,因此,利用网络直播能够有效触达考生。为此,笔者所在的学校招生办在志愿填报期间,大量使用网络直播方式及进行宣传(志愿填报共4天,进行了10场直播)。很多高校招生宣传时大量使用网络直播方式,但是使用目的和方式值得探讨。一般招生直播分为品牌宣传类和招生咨询类两种方式。前者的形式是播放高大上的PPT和宣传片,由学校或二级学院的领导专家按照PPT指定的思路进行宣讲,不注重与直播间观众的互动,更像上网课,极易造成观众流失,完播率低,互动效果差的情况;另一种直播方式则是问答咨询式,直接针对直播间提问进行针对性回复,利用回答问题带出对学校方方面面的解读。这种方式互动效果好,观众感觉被重视,感觉自己提出的问题马上就可以得到解答而不愿离开。这种方式更为适合招生宣传直播,考生一旦问题被解答,甚至还会通过社交软件呼朋唤友,告诉他的同学(也是考生):“这个学校的直播会回答问题,快来”,从而形成良好的直播效果。进行招生宣传直播,一定要有流量思维:直播日程要尽早确定,尽早发布公告,在接听电话咨询时也要有意识向直播导流。

2. 采用去中心化的线上宣传方式,组织强大网络宣传攻势

由于专升本考生日常搜集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网络,包括各种社交软件、头部线上传媒、短视频平台等,在做专升本宣传时就必须高度重视线上宣传;而线上宣传又要规避传统的中心化宣传方式,以达到最好的网络宣传攻势。中心化宣传方式是指重点通过学校官方号,通过正式推文、大型宣传片等方式进行所谓的官方宣传,这样做的结果是招生办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经济成本,制作所谓的“精品”,但由于考生对官方号的天然抵触,以及官方宣传品缺乏全面性和趣味性,在网络上并不能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所谓去中心化的线上宣传,是指通过发动广大在校生,不再通过招生办这个行政管理机构,在特定时间段(一般是志愿填报期间),大量分散的通过自己的账号发布各种图文、短视频,在各个平台上集中出现大量学校的周边信息和短视频。由于这些内容不再由中心化的行政部门发布,而是一个个在校生,因此对考生而言具有天生的可信度。同时,数以千计的网络内容不断的出现在考生的眼前,他对学校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最后,数以千计的网络内容肯定涉及了学校各个细小方面,对于考生而言,学校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

3. 通过电话系统和短信系统增加触达率

为了增加招生宣传的触达率,还应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笔者所在的学校,为招生办配套建设了电话系统和短信系统。电话系统可以查询每一个打进的电话号码,短信系统则可以批量发送短信。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将前期咨询电话号码全部导出,并用短信系统在直播开始前1个小时发送直播开播通知短信,增加直播间流量。

4. 将流量从公域流量池转移到私域流量池,提高转化率

在网络时代,招生宣传工作者应具备高度的流量思维。通过公域获得的流量有时并不能进行实际的转化工作(这里的转化是指从咨询到填报志愿),因此还必须想办法将公域流量导入到招生工作人员的私域流量池中,以提高转化率。我们通过企业微信的客户联系功能实现这一点。在对外的宣传资料上,7个招办工作人员的企业微信通过动态二维码向考生公开,考生通过微信扫码可以便捷的随机添加一位招办工作人员为好友。企业微信是实名认证并附有学校名,因此考生信任度高。通过微信,考生可与工作人员的企业微信进行实时沟通,工作人员就像考生的私人咨询顾问一样随时回复,考生的体验感良好。工作人员还利用企业微信提供的客户朋友圈功能,不定时发布关于学校的相关招生信息,考生可以被动但方便的看到。如此,考生就从学校的公众号、官网等公域转移到了招办工作人员的私域流量池里,只要招办工作人员遵循一定的宣传流程、积极维护这个私域流量池,就能够增加考生的转化率。

5. 狠抓本校专科毕业生服务和宣传工作

由于历史原因,我校还有一定规模的专科毕业生。我们仍然从流量思维出发,狠抓这部分流量,将其作为专升本招生宣传的基本盘。我们一方面做好本校专科毕业生的志愿填报指导和咨询服务,一方面通过辅导员和二级学院做好对他们的宣传工作。志愿填报前后,招生办针对本校专科毕业生进行3场专场直播,从考试内容、录取规则、志愿填报指导等全方面给本校专科毕业生进行详尽解释和咨询,同时给二级学院下达考核指标,强调本校毕业生报考本校的比例要求。最终,本校考生中有超过50%被我校本科录取。

(二)效果

以上几项招生宣传措施的组合使用,为我校今年的专升本招生工作带来了极好效果。笔者所在的学校今年专升本招生任务极为繁重,招生计划达到6000余,为四川省招生计划第二多本科院校。且对口模式下的专升本工作主要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招生办是今年第一次接受专升本招生任务。在志愿填报前,招生办几乎一所高职专科院校都没有接触过。可以说,所有的招生宣传都是按照上述思路进行。最终,考生志愿填报踊跃,我校一次性完成招生任务,且大部分专业录取最低分位于同类院校中上水平。生源高职专科学校数量达到106所,其中公办院校数量达到52所,录取公办考生数量超过总录取人数的52%

四、对未来专升本招生宣传策略的设想

专升本招录正在演变为民办本科院校重要的生源补充,按照目前态势,专升本招生任务将主要由民办本科院校承担,因此未来四川省内专升本生源市场将是各民办本科院校的新战场。可以说,谁能认真研究专升本生源市场规律,抓住专升本生源这波红利,谁就将在民办本科院校竞争中取得先机。笔者将在后期通过对专升本新生的系列调研工作,逐一印证本文提到的诸项招生宣传措施的真实有效性,并在今后的专升本招生宣传中深入研究流量思维、去中心化招生宣传思维的实践方式。

 

参考文献

[1]冯小坤.普通高校专升本招录政策研究[J].教育考试与评价,2024(01):16-23.

[2]周义彬.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 [J]. 职业, 2023, (36): 25-26.

[3]华艳,何世峰. 高职院校自考专升本助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17 (04): 7-10.

[4]张令峰. 加强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管理的探讨 [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8 (02): 106-108.

 

Tao xu

(Tianfu College of SWUFE, Chengdu City,China)

作者信息:胥涛,男(1977.10—),汉族,籍贯 四川南充,

硕士研究生,中级,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项目管理+高校招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