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甘南地区小学德育的现状分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张胜泽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小学,甘肃 甘南747000

摘要

甘南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摇篮,拥有众多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红色遗址,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等。本文以甘南地区的小学德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对小学生德育的价值和意义,提出了融入甘南地区小学德育的策略,包括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建设红色文化校园,培养红色文化教师,开展红色文艺演出活动等。通过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水平,增强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甘南地区;小学德育;策略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将本土文化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甘南地区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蕴含着宝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相对较弱,缺乏对本地区红色文化历史的深入理解和传承。因此,为了提高甘南地区小学德育的质量和水平,我们需要探索一种创新的路径,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与德育教育相融合。通过对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甘南地区小学德育的策略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并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一、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对小学德育的价值和意义

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无数的伟大思想、英雄人物、重要事件,是历史与文化遗产的重要体现。在小学德育中,融入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引导学生重温传统节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地区小学德育的现状分析

甘南地区的小学通过多种形式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德育教育。例如,位于县的一所小学定期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听讲革命历史,还通过观看革命遗物、照片和纪录片,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奋斗和伟大牺牲,进一步加深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和认识。除了革命纪念馆参观,甘南地区的小学德育还通过红色故事会、红色歌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例如,县的一所小学每年都会举办“红星照我去战斗”红色故事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红色故事或家族中的革命历史,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德育内容,更使革命精神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得以传承。

尽管甘南地区小学在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资源的可获得性与分布的不均衡

甘南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一些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地点和纪念馆,然而,由于甘南地区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山多路远,许多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分布极其不均。例如,在县的边远乡镇,学校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师生们很难有机会前往这些红色文化地标学习和参观,导致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极低。此外,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资源可获得性和分布不均的另一个因素。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学,由于信息渠道的限制和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即便是地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区域的学校,也可能对本区域内可用的资源一无所知。例如,一个位于市附近的小学,尽管靠近多处具有历史意义的红色遗址,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和引导,学校未能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德育课程之中。

师资力量的匮乏与专业素养的不足

红色文化教育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与教学能力。但现实中,甘南地区小学德育教育队伍普遍存在专业培训不充分、历史知识储备不够丰富的问题。以甘南某小学为例,学校致力于红色文化的传授,但受困于师资队伍的限制。部分教师虽然对教学充满热情,但他们大多数缺少红色文化教育的专业训练,对于红色文化的内涵、历史背景以及教育方法知之甚少。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准确传达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涵义,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不但影响了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的传递效果,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还容易导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教学落差,以及教育方法的单一化。

教育内容与方法的落后

许多学校在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上依赖传统的课堂讲述和书本学习,忽视了当代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举个例子,在县的一所小学中,德育课与红色教育被安排在同一时间内进行。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此种方式过于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而非学生的主动参与。它包括对红色历史事件的讲解和背诵党的十大精神等。这种单向度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容易导致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抵触和兴趣缺失。此外,还有的学校在德育课程中使用的红色文化资源过于陈旧且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和时代感。例如,县的一个小学在展开主题为“红色精神”的演讲活动时,提供的参考资料和资讯既不全面也不更新,学生很难在这样的教育条件下,真正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融入甘南地区小学德育的策略

为了有效地利用甘南地区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各种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本地红色文化。可以举办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和红色文化展览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和精神。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红色革命主题的比赛、演讲和写作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深入思考和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提升爱国主义情感和道德修养。例如,某小学开展了一次“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学校组织学生、教师前往当地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红色革命遗址进行考察和实地探访。学生们在老党员、红军老战士等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及革命遗址,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通过参观红军长征路线上的宣传馆、红色革命博物馆以及红色文化街区等地,学生们感受到红军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和历史价值。同时,学生们还深入到当地的红军长征路线、革命纪念碑等地,亲身体验红色革命的卓越业绩和光辉历程。在活动中,学校还设立了“红色革命知识竞赛”、“红色记忆体验区”、“红色文明礼仪讲座”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互动答题、案例分析等形式加深对红色文化知识的了解和理解。此外,学校还进行了红色文化展览,展出了大量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文物、图片、实物等,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和意义。通过这样活动,学生们更加深入地接触和了解了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学习了红色革命的历史和精神,进一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这样的活动也更好地融合了红色文化资源和德育教育,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二)建设红色文化校园

在学校内部打造红色文化氛围,设置红色文化展示区和红色教育区,用图片、展板、雕塑等方式展示红色文化的历史和精神。在校园环境中融入红色元素,如命名红色文化主题的教室、楼栋和道路,让学生身处红色文化的氛围中。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种植红色文化植物、参与红色文化艺术创作等活动,增强学生对本地红色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连接。例如,在某小学中开展“红色文化体验周”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学校将校园各个角落进行改造和设计,打造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首先,学校在校园中设置了红色文化展示区。在展示区内,学校设置红色文化墙,并且展示了与红色革命相关的图片、文物、实物等,让学生们通过观看这些展品,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和精神。其次,学校还在校园中建设了红色文化宣传展区,设置了红色文化展台和展板,展示了红色文化的故事和特色,让学生们了解到本土红色文化的品牌和传承。此外,学校还在校园中设立了红色艺术创作及展示区。通过邀请当地的红色艺术家,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红色文化艺术的机会。学生们可以参加红色文化主题的绘画、书法、歌曲演唱等艺术创作活动,并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校园中,让更多的人欣赏和了解学生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创作。除了在室内的建设,学校还在校园中的公共区域设置了红色文化标识和雕塑,如红色文化雕塑、红色文化广场等。这样,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来到学校的访客,都能够在校园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存在和影响。这不仅是校园文化的营造,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连接,提高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培养红色文化教师

通过培训和专题研讨,提高教师对本地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并培养其对红色文化教育的热情和能力。为教师提供红色文化教育的专业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创新实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例如,在某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教师培训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培训和学习,提升教师对本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和理解,使其能够更好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中。首先,学校邀请了专家学者和具有丰富红色文化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培训讲师。通过讲座、授课、分享等形式,讲师向教师们介绍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及其历史背景,讲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核心价值观。同时,讲师还与教师互动交流,解答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分享红色文化教育的创新方法和有效策略。其次,学校组织教师们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深入到当地的革命遗址、红色文化纪念馆等地,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的氛围和历史底蕴。教师们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发展过程和与当地的关联,进一步感受到红色文化对于当地地区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此外,学校还开展了红色文化教学案例分享和交流会。教师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如何培养学生的红色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感等经验和方法。通过这样的分享和交流,教师们互相借鉴、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红色文化教学水平。通过这个培训计划,教师们的红色文化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和理解。他们能够将所学到的红色文化知识和教学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此外,他们还将成为学校内部红色文化教育的骨干力量,带头在校园中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教育,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德育教育。

(四)开展红色文艺演出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组织学生开展民族舞蹈、戏曲表演、诗歌朗诵、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红色文艺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文化兴趣,也有助于促进学生与家长和社区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进而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体会。例如,在甘南地区的小学举办“红色经典诗词朗诵比赛”。该比赛旨在通过学生们朗诵红色经典诗词,展示甘南地区的红色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首先,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红色经典诗词的学习和背诵。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诵读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色经典诗词中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表达能力。接下来,学校组织预赛和决赛的选拔活动。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选定的诗词,进行本地区的预赛。经过初步比赛的选拔,学校选出优秀的学生进入决赛环节。比赛期间,学校邀请专业的诗词表演艺术家或相关专家担任评委,来评论和评判学生们的表演。评委们会根据学生的发音准确性、演绎的情感逼真度、形象的塑造等方面进行评分评价。在比赛结束后,学校会组织一次红色经典诗词朗诵晚会。晚会上,学校将邀请获奖学生进行朗诵表演,并且还会邀请一些文化名人或老党员、红军老战士等担任特邀嘉宾,进行和学生们的互动交流,分享他们对红色经典诗词的理解和看法。通过演出,学生们能够通过朗诵红色经典诗词,感受红色历史的价值和精神,增强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和向往。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促进了红色文化资源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总结

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小学德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通过利用甘南地区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是甘南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甘南地区小学德育的特色和优势。因此,我们应该在教育实践中注意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让其成为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甘南地区小学德育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3]GHB0315)研究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