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实际
正文
美容美体行业的迅猛发展对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而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难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变化,因此,对专业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成为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当中,我们既要检视既有课程设置能否符合产业对于人才之实际要求,又要探讨如何整合最新美容美体技术与概念于教学之中,从而培养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重要性
(一)培养理论技能并重的人才
当今社会美容美体行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既要求从业者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是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课程改革对理论与技能兼备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创新的实践,专业课程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达到知行合一。该教育模式既可以深化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又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美容美体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该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其能够较好地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并在产业内脱颖而出。
(二)优化教学以满足行业要求
随着美容美体行业迅猛发展,市场对于从业者专业素养与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要想适应产业发展新需求,就必须跟上产业发展脚步,并通过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对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优化【1】。通过介绍产业最新技术与概念、更新教材内容、增加与时俱进课程等方式,能让学生了解并把握产业最新动向与前沿技术。另外通过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动手实践,促进其实战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岗位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二、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操训练无法满足职业岗位要求
在美容美体艺术这门专业课程当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实操训练。虽然,当前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课程内容正在持续更新,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当时,相关的实操训练转变却“停滞不前”或是“进展缓慢”,主要体现为实操训练内容的设计过于单一、真实性不强、挑战性不强。致使学生在实操训练中,很难真正把握实践中所需要的复杂技巧。例如:美体按摩课程中学生可能只做了简单按摩手法的演练,未能结合当前真实工作环境以及最新的技术运用等,无法全面提高职业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践教学环境与企业真实情境的差异
校内实训设施与条件常常制约着中职美容美体艺术实践教学环节。这类设施难以充分模拟美容美体的实际工作情境,造成学生实践操作时真实感不强,紧迫感不足。举个例子,该校实训室不一定能像美容院一样提供高端设备及服务环境,实训过程中学生很难感受真实工作流程及客户服务场景【2】。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吸引学生方面的不足
当前中职美容美体艺术教学内容中,大多注重传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而在创新性,趣味性与互动性上显得欠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很难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与此同时,教学方法也过于简单,多样性与灵活性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学生学习的需要与喜好。举例来说,在教授美容护肤、化妆技巧等内容时,若能结合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将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考核体系与企业用人标准的错位
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教学考核中,通常主要采用传统笔试与实操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且这些考核办法难以对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进行综合考核。企业在用人上更加重视员工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客户服务意识,但是,现行教学考核体系没有充分体现出这些企业所重视的质量,造成了学校对学生考核和企业用人标准之间的错位。例如:学校可能过于强调技术操作的规范性,而忽略学生在实践中处理突发情况和解决顾客问题的技能。这一错位既影响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又制约着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长远的发展。
三、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路径
(一)校企联合制定美容美体课程标准
在美容美体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就变得非常重要。为了确保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校企联合制定课程标准成为一种创新且富有成效的方法。学校可凭借自身教育教学专业性与系统性为该课程奠定扎实理论基础;企业可以利用其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市场趋势,为课程提供更多的实际应用和前沿视角。该合作模式有利于促进课程内容时效性与实用性的增强,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地融入职场中去,成为业内需要的高素质人才【3】。
例如:在一所知名中职学校和本地顶级美容机构密切合作下,双方推动美容美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双方经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与行业分析,树立目前美容美体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共同制订出全新课程标准。该标准既涉及美容基础理论、专业实操技能,又特别强调客户服务和沟通技巧训练。为让学生加深对这些知识技能的了解和掌握,校企双方联合设计了若干个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在面部护理这门课程里,学生既了解了皮肤生理学、化妆品成分的基本知识,又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开展了实际面部护理服务工作,使护理流程与技术得到了深入了解与掌握。此外,身体按摩课程也结合了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按摩服务。通过该校企共同制订的课程标准使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显著提高,并为今后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施双师型教学模式提升实操能力
双师型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它是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授课,让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和实操经验。专业教师有责任对美容美体基础理论与知识进行系统阐述,并建构学生知识体系;以及企业导师通过现场指导与示范,使学员了解和掌握行业最新技能,以提升学员专业技能水平。
例如:中职院校可以与当地知名的美容美体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聘请了多位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担任企业导师。这些导师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实操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同专任教师一起担负教学任务并组成一支强有力的教学队伍。课程设置上,专任教师先系统阐述美容美体基础理论与知识,给学生打好坚实基础。之后,企业导师走进教室,通过现场演示、实操指导等方式,让学员对美容美体操作流程及技术有更直观地认识。在这门皮肤护理的课程里,企业的导师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护肤产品,并在现场展示了护肤的各个步骤和技巧,同时也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实际的操作。学生通过导师指导,逐渐掌握洁面,爽肤和精华素的关键应用环节,学会根据顾客皮肤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开展双师型教学模式,学校美容美体艺术专业学生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操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他们在学校里能够熟练地掌握本行业所需要的技能,对将来职业发展有充分的准备。
(三)建立美容美体实训基地共享机制
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建立美容美体实训基地共享机制,可打破校企间的隔阂,达到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通过共享实训基地让学生获得更多接触实际工作环境的机会,进而对美容美体行业运作模式以及市场需求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这一契机来挖掘、培养有潜力的人,从而给其持续发展带来新的生机【4】。
例如:某中职学校与当地一家知名美容美体连锁机构合作,共同建立了美容美体实训基地共享机制。实训基地专注于美容美体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应用。实训基地内,学生获得了接触最新光电美容设备和微整形技术的高端美容美体服务机会。在光电美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只是掌握了光电技术的基本原理,还在导师的引导之下,实际运用了如激光脱毛和光子嫩肤这样的高端设备,知道如何针对顾客肤质及需求,挑选适合自己的光电项目。实训基地同时介绍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客户管理技巧等,让学生对美容美体行业运营模式、商业逻辑等有一个整体认识。通过该实训基地的共享机制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开阔行业视野。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怎样和顾客交流,怎样提供个性化美容美体方案等传统课堂很难学习到的有价值的经验。
(四)开展校企互动式案例教学研讨
在美容美体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行业人才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学生,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急需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校企互动式案例教学研讨恰恰是适应行业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介绍真实生动的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中职学校美容美体艺术专业与当地美容机构合作,围绕“新型抗衰老技术”展开,研讨会期间,商家们给出了一些最近实际运作过程中碰到的抗衰老实例,其中有采用最新科技来增强肌肤紧致,也有采用微针技术来改善肤质。企业专家首先介绍了这些案例的背景、操作过程及效果评估,再由学生结合已学理论知识在导师指导下对实例进行深度分析。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并就案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操作细节和可能面临的风险等问题展开深入沟通。企业专家还针对学生的问题与意见,进行专业性回答与评论。通过这一互动式案例教学研讨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抗衰老技术的同时,也学习到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去,从而为未来职业发展做更加充足的铺垫。
(五)设计项目化学习任务促进学以致用
设计项目化的学习任务是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目的的重要途径,旨在建构美容美体项目的真实情境,指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在问题解决的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项目化学习既有利于学生系统专业技能的养成,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发展【5】。
例如:在某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课程中,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精心设计了“新娘皮肤及身材管理项目”项目化学习任务。本项目注重深入了解顾客需求并提供个性化服务,需要学生应用已学化妆技巧及造型设计理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需要根据一对模仿新人面部特征、肤色、体型及婚礼主题来设计综合性皮肤及身材管理项目。为了保证该项目的实战性、专业性,学校特邀各地著名婚庆公司专业化妆师、造型师担任导师来指导、点评学员的节目。学生由导师带领,对婚礼化妆流行趋势进行深入研讨,讨论不同肤质、脸型的妆容,并与婚礼请柬相结合、场地布置及其他要素为新人们量身打造别具一格的妆容与造型。通过项目化学习任务,学生们不仅锤炼了专业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与客户沟通、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
四、结语
进入新时期之后,传统意义上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课程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改革与创新实践是适应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校企联合制定课程标准、实施双师型教学模式、建立实训基地共享机制、开展校企互动式案例教学研讨、设计项目化学习任务以及利用企业资源开展技能竞赛活动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美容美体行业输送了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了行业的持续繁荣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科研.基于职业能力的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1,(24):157-159.
[2]李华英,曾欣怡,陈晓维,等.广东省美容专业岗位中高职衔接核心能力调研[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1,(01):13-16.
[3]李克勤,颜培德.中职美容美体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24):1-3.
[4]类彦妍,桑明荣.中职美容化妆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33):310.
[5]黄铮.浅谈我校汽车美容专业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8,(22):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