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张敏

湖南省长沙市弘益高级中学 410019

摘要

当代教育语境下的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机遇。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加高效地推动学生深度学习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界研究的重点。教学评一体化这一创新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评三部分有机结合,对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向纵深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深度学习;

正文


深度学习作为当今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学生能对知识进行批判性理解和运用,并对知识进行迁移和革新。高中化学教学深度学习的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教学评一体化这一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恰恰是推动深度学习有效方式。通过教学和评价的密切结合,教师能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实际出发加以引导,有利于学生构建起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评一体化视野中探索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业成绩,更能够为他们今后科学研究与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评一体化概述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有机融合的一种教育理念与操作模式。该模型强调在确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设计与其配套的教学活动,通过科学、高效的评价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从而形成教学质量管理的闭环体系。

在整合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学”的定义是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明确且可衡量的教学目标,并策划相应的教学活动来达成这些目标。这类活动要有针对性趣味性实效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评价一体化的过程中,“评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不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最后的评估,更强调了对学习过程的持续评价,及学生学习态度,方法,策略等方面进行诊断和反馈。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品展示和自评互评这些多样化评价手段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情,并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教学评一体化强调了“反馈和调整”的重要性。教师需依据评价结果反思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高度一致。这种一致性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由此可知,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科学、系统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动态调整的教学循环。

二、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重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野中,教师通过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能够对教学任务进行更准确的设计,保证每一个活动紧紧围绕着教学核心展开。深度学习注重学生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促使化学课堂中学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要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理解,去运用。比如在讨论化学反应原理的过程中,学生们已经不满足于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回忆,而更多的是对反应背后机理的挖掘,这种深入探讨的学习态度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化学不只是知识点的教学,还需要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深度学习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同时锻炼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如在实验环节中,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搜集数据和分析结果等,这些过程既能深化化学原理,又能形成科学探究精神。除此之外,深度学习也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通过对化学、社会和环境等多个议题的深入研究,旨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和责任感。

三、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一)以评促教:建立化学教学评价机制

“以评促教”思想的核心是通过构建科学,详细而又综合的化学教学评估机制,用准确的评估指导并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评价不只是对学生进行评分或者评级,其深层次的含义是,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了解,是教师发现问题和调整教学策略的一种重要手段3】。这一评价机制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多维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学习态度养成等方面。同时评价方式多元化是重点,要覆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综合运用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方式,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形成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

“化学能和热能”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精心策划的评估环节来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课前教师可采用诊断性评价的方法查清学生对于能量转换及热力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有利于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内容及难度的调整。上课期间,教师可透过仔细观察来评价学生对化学能及热能转换的探索绩效,如其思考深度和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另外教师还可通过有层次的课堂问题设计来考查学生对于热能转换原理及其应用能力的认识。课下通过作业、测验等总结性评价方式使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根据这些认识来反思、调整教学手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考核,并及时提供具体反馈信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短板并明确提升方向。

(二)教评相融:设计互动式化学课堂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视野中高中化学深度教学召唤教评相融新模式。该模式注重教学和评价密切结合,其目的是创设互动式教学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深入学习、实时评价。通过精心设计有魅力的教学活动可以使教师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继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同时即时评价反馈机制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学习状态以调整学习策略和更加高效地获取知识4】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先将甲烷分子模型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并详细讲解甲烷正四面体构造及稳定化学性质,作为本节课导入,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可通过问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对甲烷化学性质如常温常压稳定性,可燃性及与氧气反应情况进行深度思考。每次当学生提出新的见解或解决问题时,教师都应该及时进行评估,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指出存在的不足,并给出改进的方向。教师也可与实验相结合,以进一步深化学生认识。如展示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中了解甲烷化学反应的特点。教师在做实验时,可通过提出问题来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与解释,并在即时评价学生答案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促进实验技能的提高。教学和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和评价互为补充,教评相融使学生既能对甲烷化学性质有深刻认识,又能在实时评价反馈下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以达到深度学习。

(三)目标导向:明确化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目标导向核心在于,为每一节化学课设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目标是指导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南针,而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中,明确教学目标变得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其不仅关系到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教学方法的应用,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重要基础。从总体上看,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等特点,以保证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能够紧紧围绕目标而运行,还便于教师实时评价学生学习情况5】通过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使教师能够更有目的地设计教学任务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化学键”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评一体化思想的引导下,教师通过确定教学目标,可主导教学全过程。例如,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能够描述它们的形成过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化学现象。”围绕这一目的,教师可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例如用实验展示离子键与共价键形成的过程、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对数据进行分析等,以深入理解化学键实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持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保证学生学习进度符合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课堂提问和随堂测验来及时掌握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从而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课下,教师可通过布置作业、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进一步检查,据以反思其教学方法及成效。如此一来,教学、学习和评价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推动高中化学的深度教学。

(四)诊断性评价:前置化学知识测试

诊断性评价作为前置评估手段有助于教师准确掌握学生进入新学习单元之前知识储备与认知水平。通过前置化学知识测试能够让教师充分了解到学生对于之前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于更加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计划和避免盲目发展。该评价方式既有利于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错误,又能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提供可靠的依据。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制定一组详尽的诊断性测试题目。这套题目应深入涉及反应速率的定义、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影响因素以及反应速率的定量计算方法,而学生的答题情况将成为教师了解他们对该部分化学知识掌握程度的直观窗口。如,如果诊断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反应速率计算、影响因素认识等方面有短板,则教师可在讲课中着重强化。以具体化学反应为例,进行公式推导及实验演示,有利于学生打好坚实基础。同时与教学评一体化原则相结合,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程度对授课内容及进度进行灵活调节6】。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与随堂测验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来实时考查与巩固学生对于新授知识的掌握程度。课下,诊断性评价结果也可以成为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复习建议等活动的重要依据。值得强调的是,化学反应的速度和范围是化学动力学的核心部分,这涉及到如活化能、反应过程等更深入的概念。教师通过前置测试既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又可以探知其对于较高层次化学概念理解的水平,以便在教学过程当中给予相应指导与加深。

(五)形成性评价:课堂中的动态反馈

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过程实时反馈机制在推动高中化学深度教学方面显得格外关键。在教学评一体化框架中,形成性评价可以为师生持续地提供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等即时信息。该评价方式以动态性、过程性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的推进,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需要。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为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基础,涉及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焓变等核心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试来检验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例如,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某些化学反应会放热,而另一些会吸热?”或者“请解释焓变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测试之外,也可借助学生日常作业、课堂表现等形成性评价。如布置作业可要求学生对具体化学反应焓变值进行计算或对某化学反应能量转化过程进行说明。通过这类作业,教师们既能了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又能找到自己理解与运用中存在的错误7】。形成性评价也促使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深化认识。若发现学生对吸热与放热反应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时,教师可通过采用更加直观的实验演示或者动画等方式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以便对上述概念进行讲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依据学生反馈信息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以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得到提高。

四、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对其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立足于其基本内涵,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设计互动式课堂教学、明确教学目标、实施诊断性与形成性评价以及课后有效巩固,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在科学研究与职业发展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剑平.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探究[J].亚太教育,2023,(02):122-124.

[2]余启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0):175-177.

[3]陈超华.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实验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206-207.

[4]赵俊杰,陈梦月,董雄辎.“教、学、评”一体化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体现[J].广东化工,2021,48(12):258-259+267.

[5]赵春梅,陆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一体化的实践问题与策略思考[J].化学教学,2021,(06):37-41.

[6]杨季冬,肖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分析——兼谈“教、学、评”一体化[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1):108.

[7]马俊.探索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优化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J].华夏教师,2018,(20):39-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