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乒乓球训练中的体能训练方法分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杨桂勇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450121

摘要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对学生的体能锻炼情况给予了较大关注,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协调的运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运动能力。乒乓球作为一种常见的体育运动,已经成为我国体育赛事和民间体育中最受瞩目的项目之一。较多高等院校中,都存在着业余或者专业的乒乓球团队,高校基本开设了乒乓球课程,但在乒乓球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缺乏对体能训练的研究,体能训练方法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在比赛和日常训练过程中,常感到体力不支的情况发生。高校在乒乓球体能训练中,应积极扩展体能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

训练;高新;乒乓球;体能

正文


引言

乒乓球具有出众的娱乐性、激烈的对抗性,深受高校众多学生的喜欢,对于高等院校来说,除了做好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还应重视学生的体能训练活动。积极开展乒乓球体能训练工作,能够促使学生器官功能有所加强,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水平,还能促使运动员集体工作能力逐渐增强,在比赛中,具备更强的毅力和爆发力,有助于学生参加高强度比赛,取得良好的成绩。在实施乒乓球体能训练中,应坚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高校应加强对乒乓球体能训练方法的探索力度,积极开展力量训练、耐力训练、速度训练等方式,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战术应变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所提高,进而轻松自在地面对各种比赛。

一、高校乒乓球训练中的体能训练价值

(一)提高运动成绩

作为乒乓球运动员,只有承受住高负荷的训练和不间断的练习,才能充分掌握乒乓球运动技巧,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比赛的成效。运动员在乒乓球训练体能训练中,能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辅助专业技术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速度、力量以及协调性等素质。在比赛过程中,能够完成高难度的动作和技巧,还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全面降低学生的受伤风险。

(二)提高运动员身体健康水平

一切训练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健康的体魄作为支撑,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锻炼身体协调性的体育运动,在训练过程中要进行力量训练、速度训练等内容,通过训练,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高校乒乓球体能训练的原则

(一)因人而异

在乒乓球体能训练中,应坚持因人而异原则,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技能、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运动员身体素质较好,但神经系统较差,在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时,应区别对待每个运动员,制定差异化的体能训练计划,进而确保体育训练展开更加合理。对于体能水平相对较低的运动员,可以加大日常体能训练强度;对于体能水平较高的运动员,重点在于调节身体素质水平,教师应针对不同运动员的短板来增加相应训练强度,制定符合运动员身体素质专业的训练方法,进而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1]

(二)循序渐进

任何一种体育项目在体能训练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由易到难,慢慢提高运动员的适应性。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应对运动员的身体以及体能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训练期间,还应实现训练量与强度两者的同步发展,在开展训练前,适当地进行简单热身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适应性,避免肌肉拉伤等情况的发生,使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三)坚持计划与系统统一原则

高等院校在实施乒乓球体能训练中,应树立长远计划,保持体能训练具备系统性,从长远角度看待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工作。运动员自身体能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教练应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做好理论与实践训练的合理安排,在训练过程中,丰富训练方法,增强训练效果,结合运动员的自身训练情况以及技术水平安排训练强度,遵循系统科学的训练原则。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做好运动员的安全防护和安全训练工作,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

三、高校乒乓球训练中的体能训练方法

(一)力量训练

乒乓球运动的一个重要支撑在于力量,根据运动类型的不同,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训练内容主要包含着上下肢、腹部、腰部力量训练,运动员面临复杂多变的比赛环境,需要足够的力量支撑各种技术战术的实施。上肢力量训练中,可以采取俯卧撑进行练习,练习过程中要求训练者动作标准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在30秒到40秒时间内连续练习10个左右俯卧撑,重复完成46次。上肢体能训练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挥拍动作来进行,使学生掌握正手、反手攻球动作,训练中可以采取挥拍训练方法让运动员将乒乓球的击打动作和脚步动作相结合。在进行挥拍训练时,配合各种脚步移动,重复完成正反手击球动作,通常以3050个为一组,每次训练次数控制在5~10组。在手指和手腕训练时,可以通过手持杠铃伸屈手臂,锻炼前臂力量,手指手腕也要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大臂和前臂同时发力。在训练过程中,要求训练者不断变化手指,增强手腕力量,锻炼其柔软能力[2]

下肢训练主要是进行跑、跳练习,单边动作以单腿罗马尼亚硬拉,常见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其一,直腿跳训练,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低姿势下蹲走改善大腿和小腿的协调程度,可以运用闭眼的方法练习培养方位感和距离感,训练者可以肩负轻重量杠杆,然后保持膝盖伸直,借助膝关节屈伸向上跳起,落地时尽量伸直膝关节,确保用足中部接触地面,并保持较高的身体姿态。为了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可以开展多方向移动训练,比如进行原地碎步跑,加快跑的动作频率,练习前进后退疾走,提高反应速度,同时注重向前后左右等各个方向的移动,不断掌握比赛中的各种情况。其二,蛙跳训练,训练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方式,可以通过往前蛙跳的方法,在落地后需进一步深蹲并再次发力跳跃,进而训练股外侧和臂部肌肉,在训练过程中,还应注重对踝关节、膝关节等力量训练,两脚蹬地,然后借助两腿力量,向前上方腾空,快速屈腿前摆,接下来脚掌着地,这种跳法侧重于锻炼骨质肌和比目鱼肌,可以增强下肢肌群能力。在蛙跳训练过程中,应注重热身和拉伸,进一步减少受伤风险。其三,摸台角训练,摸台角训练中要求结合球台的长度,将腿部力量进行蹬地移动。其四,短距离跑训练,训练过程中可以采取60米冲刺,80米或者100米冲刺。腰腹部训练常采用的方法有仰卧起坐训练以及原地蹬地转体训练,只有采取合理的腰腹部训练手段,才能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为了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应促使学生自行增加训练频率,从而为体能训练创造较好的外部条件[3]

(二)速度训练

乒乓球具有节奏快、变化多的特点,快速移动是乒乓球的必备技能,在比赛和练习过程中,乒乓球从离开球拍到台面运动都是快速完成。在乒乓球体能训练过程中,应强化速度训练,使运动员掌握快攻打法和脚下步伐的快速移动。教练在带领学生体能训练时,应引导学生在击球前准确地找到最佳击球点,通过移动身体来对乒乓球做出反应。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快速挥拍动作,练习一定负重的步伐练习,在多次训练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直接加快喂球速度和节奏,通过徒手挥拍,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手腕灵活度和挥拍速度。在具体的训练开展过程中,通过发球训练模式,提高反应速度能力,使运动员面对移动物体迅速做出反应和判断。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球机训练辅助模式,可以向随机方向、随机频率进行发球,进而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移动训练过程中,可以利用短跑来训练运动员的移动速度,教练可以组织运动员参与折返跑、比赛跑等,有效锻炼运动力量,还可以通过多点罚球接球,训练运动员的移动速度。在动作速度训练过程中,可以借助发球机传球、击球进行动作训练,使运动员从发现球体到实施动作的速度,通过负重挥拍速度,重复动作练习,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形成肌肉记忆,促进运动员移动速度能力逐渐得到提高[4]

(三)耐力训练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用时较长的拉锯战,学生在持续练习或者对抗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体力,通常情况下,乒乓球比赛需要多个回合或者较多次数才能得出最终结果。随着乒乓球比赛中,次数不断增多,再加上比赛时间延长,较为考验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在乒乓球体能训练过程中,应注重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实践证明,身体耐力强的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或者比赛中都容易取得优异成绩。耐力训练主要包含一般耐力训练以及专项耐力训练。一般耐力训练过程中,教练可以指导运动员进行田径长跑、负荷跑、越野跑等方式,锻炼运动员的耐力,可以设置1000米跑,1500米跑,3000跑等。在专项耐力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训练计划的核心考虑因素,应基于其身体状况,选择合理的训练方法,可以通过限定时间的挥拍练习或者步伐移动练习,帮助运动员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高强度的运动状态,还能够逐渐提高耐力水平。挥拍练习是一种针对运动员上肢和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通过反复挥拍,运动员可以锻炼到肩部、背部和手臂的肌肉群,提高这些部位的耐力和力量。通过高强度多球练习,使肌肉的活动能力得到增强,还可以积极开展两点跑位以及左推右功训练,提高运动员身体能力与灵活性。两点跑位训练要求运动员在场上快速移动,准确到达指定位置,能够培养空间感知和预判能力。

(四)灵敏训练

乒乓球是一个过程激烈、变化多样的运动,要求学生在该项运动时能够做到身体动作灵活,科学快速选择战术,来应对突发状况,做出迅速反应。在练习过程中,应提高自身的灵敏素质,在比赛中若运动员的灵敏性较高,可以更好地提高乒乓球战术运用的合理性。高校乒乓球体能训练过程中,应注重灵敏训练,可以充分利用发球机开展训练,控制发球数量,由少到多,还可以根据信号作出步伐变换的练习,还可以随时变换发球方向,根据信号变速跑、追逐跑,积极训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乒乓球运动员灵敏性训练过程中,应重视速度练习、弹跳力练习、平衡力练习等内容,速度练习中,可以通过跳绳、快速跳绳提高下肢的力量和爆发力,从而提高反应速度。平衡力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在不稳定状态下的控制能力,比如单脚战力,瑞士球练习等,教练可以通过模拟实战进行积极开展多球练习,进而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柔韧性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也至关重要,柔韧性训练过程中应包括肩关节不同方向的拉伸动作,弓步正压腿以及弓步侧压腿,进而通过练习,提高运动员的柔韧性[5]

结束语

综上,当前乒乓球运动受到高校学生的喜欢,而体能训练属于乒乓球训练的关键内容,影响着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开展体能训练时,应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体能训练促使运动员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战术水平。高校应基于运动员体能特点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详细把握好力量训练、耐力训练、速度训练、灵敏训练的各个要点,进而全面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有助于运动员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冀烨隆.对江苏省乒乓球一线男队体能训练方法的分析[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运动训练学分会).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23:2.

[2]刘星.乒乓球训练中体能训练方法分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20):179-181.

[3]张鹏,张苗苗.乒乓球训练中体能训练方法分析[J].拳击与格斗,2023,(02):22-24.

[4]程波.关于乒乓球训练中体能训练方法探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长治市体育运动学校;,2021:2.

[5]李垚淑.乒乓球训练中体能训练方法分析[J].田径,2021,(04):34-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