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家园共育;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实践
正文
1家园共育环境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智力
以家园共育环境为基础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一方面能够促进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借助家园合力的方式增强幼儿的生活意识与生活能力,促进幼儿大脑发育,进而提升幼儿的智力。
1.2有利于引导幼儿形成健康的心态
健康的心态,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力量。尤其是家庭环境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部分幼儿内心的自卑与自闭心理无法得到及时排解,必将会导致幼儿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而家园共育,正是引导幼儿形成健康心态的基础和关键。借助家园共育的模式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幼儿打开心扉,努力表达自我,避免幼儿出现心理问题,进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态与健全的人格。
1.3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家园共育,是增强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协作的主要方式。以家园共育环境为基础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能够增强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与交流,保障幼儿与家庭育人方向的一致性,帮助幼儿思维品质的健康形成与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幼儿综合能力的根本目标。
1.4有利于充分整合教育资源
家园共育,不仅是增强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更是优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方式。家园共育,能充分借助家庭环境因素对幼儿教育工作进行支持和保障,进而增强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多元性与针对性,在培养幼儿生活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2现阶段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
2.1家园沟通方面
受传统教育理念与思想认知的影响,大部分的家长针对幼儿教育的家园沟通缺乏正确的认知和高度的重视。甚至部分家长认为幼儿教育,仅仅是幼儿园的工作,所以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此外,部分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所以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困难重重。
2.2协同机制方面
同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相比,我国的幼儿教育在家园共育方面的工作起步晚,实践经验浅薄,家园协同机制明显缺乏科学性与完善性。这不仅会导致家园共育的教育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还会浪费教育资源。例如,家园协同机制缺失,导致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足,幼儿教师则无法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与个性特点,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无法结合幼儿的特点与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必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3教师认知方面
在家园共育中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教师占据重要力量。例如,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年龄尚小,无法对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具有科学认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未能制定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培养计划。这不仅会失去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机会,甚至还有可能对幼儿的思想认知产生错误的引导,进而影响幼儿的行为认知能力。
2.4教育资源方面
教育资源缺乏是当前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幼儿园教育场地过小,幼儿实践教育受限明显;绘本资源较少,或者绘本资源涉及的教育范围过窄,无法对幼儿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行为习惯培养;尤其是缺乏教师对家长的教育指导,导致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无法得到有效践行。
2.5教育模式方面
充分尊重并有效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是形成幼儿行为习惯的保障因素。但是在家园共育的实践中,由于教育模式缺乏先进性与针对性,导致幼儿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有效突出,也就无法提升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例如,在家园共育中常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幼儿通常是被动式的接收,所以无法提高幼儿对实践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幼儿教育也就无法实现长效推进目标。
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措施
3.1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
3.1.1积极组织幼儿教师参与专业学习与教育指导讲座,鼓励幼儿教师主动学习家园共育和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相关书籍,并对学习感悟进行分享和交流。例如,借助线上学习或线下学习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沟通能力进行有效提升,激发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理念进行更新与变革,保障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科学有效。
3.1.2对幼儿各个阶段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进行系统梳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认真水平与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要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例如,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中班幼儿则要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大班幼儿则要重点培养其专注力与学习习惯。
3.1.3借助阶段性问卷调查的方式提高幼儿教育的针对性,确保教育理念符合幼儿当前发展需求。例如,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家中的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系统了解幼儿在家生活习惯,明确家长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培养策略,顺利实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
3.2提升家园活动形式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3.2.1积极改变传统式的家园活动模式,提升家园活动形式的新颖性与丰富性。例如,通过创办亲子育儿活动交流会的方式,引导家长充分表述幼儿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需求,幼儿园再聘请专业教育人士进行统一讲座,家长之间能进行幼儿教育经验的交流,家长还能同教育专家进行相关咨询,增强家长的引导能力,提升家园共育效果。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借助视频会议,解读幼儿成长手册,以及家访等方式,利用丰富的家园共育模式为幼儿行为习惯的有效培养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3.2.2积极举办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特色实践活动的方式,能够拓展父母参与家园共育的渠道,在顺利完成预期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充分说明,家庭环境是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关键,通过举报特色实践活动,并要求幼儿家长积极参与特色实践活动,能够利用家庭资源开展幼儿教育,逐步实现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目标。例如,举办交通安全体验活动,号召家长同幼儿一起进行交通安全体验。通过实践活动和错误交通行为纠正等方式,引导幼儿同家长一起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
3.2.3加大对社区力量的应用。社会因素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培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大对社会因素的合理应用,能够直接优化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环境,引导幼儿健康成长。在社区中开展科学育儿理念与育儿模式的宣传,借助育儿杂质借阅的方式优化家长的育儿认知,提升其育儿能力。例如,在社区平台中开展家园共育实践活动,拓展家园共育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范围,如亲子表演,亲子互动,亲子体验等方式,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同时引导家长进行反思与学习,利用家长与幼儿共同学习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思想渗透,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
3.2.4定期举报家长讲座活动。家长讲座活动,不仅能为家园沟通提供良好的平台,还能为家园共育发掘更多的家长资源。每位家长针对家园共育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都具有不同的认知和看法,并且部分家长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能为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提供更多生动的案例。例如,某幼儿家长是专业的牙科医生,幼儿园可以邀请其参加幼儿卫生习惯方面的讲座活动,家长利用专业医生与幼儿家长的双重身份,对幼儿牙齿的保护,以及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进行系统讲解,增强幼儿对口腔卫生习惯的重视,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3重视家园协同机制的有效构建与完善
3.3.1重视并落实家园协同机制的有效构建与科学完善,能够优化家园共育环境,确保家园共育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科学的引导和全面的协调,能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提升幼儿教育水平。为此,幼儿园方面要结合幼儿教育需求,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家园共育协调机制,并在后期的执行过程中进行不断修改与完善,增强家园共育协调机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同时,借助家园共育协调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家长对家园共育的需求和意见,利用家长会沟通或线上沟通的方式全面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各种行为习惯,为幼儿教师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
3.3.2利用家长会的方式对优秀育儿经验进行分享,全面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和家园共育的配合性。针对家长反馈的问题,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方式进行统一说明,一方面解决家长的疑问,另一方借助家园沟通的方式明确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因家长主观错误思想而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培养。当然,幼儿教师要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尤为针对科学有效的教育建议,要进行及时采纳,由此增强幼儿教育的综合水平。
3.4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3.4.1幼儿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和提升,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为家园共育各项决策的落实提供良好的保障力量。同时,在日常幼儿教育工作中,要积极反思与总结,一方面促进教育模式的科学创新,另一方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路径。
3.4.2幼儿园方面应结合家园共育需求,对教育经费进行合理增加,确保家园共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充足的物质支持。同时,幼儿园要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与交流平台,聘请专家对教师团队开展讲座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严格考核,进而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
3.4.3借助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家园共育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引导幼儿教师积极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另一方面及时掌握幼儿在家的各项情况,为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策略的实施与调整提供信息参考。
3.5保障个别教育的针对性
因材施教,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尤为针对特殊性的幼儿,要全面分析幼儿的家庭环境,心理特点,以及幼儿本身的内心诉求,及时调整教育方式,确保特殊幼儿的问题得到高度重视与有效解决。同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结合幼儿的家庭环境,制定科学的家庭教育计划,为幼儿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引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借助家园共育环境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是提升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要保障。为此,幼儿教师及家长都要科学认识到家园共育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幼儿的成长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实践措施,逐步培养幼儿的行为意识与行为习惯,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春梅.家园共育背景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分析[J].家长,2021(4):181-182.
[2]杨瑞霞.浅谈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20(25):51—52.
[3]李旭燕.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与实践[J].家长,2020(26):184-185.
[4]詹生梅.浅析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学周刊,2020(28):179-180.
[5]乔卉.试论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