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思考
摘要
关键词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策略
正文
一、会计核算的特点
按照会计核算的内容总结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具有真实性、连贯性、完整性、经济性等特点。会计核算所服务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所有工作环节,也以此为研究目标,开展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积极配合,各个工作环节之间连贯在一起,才能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因此会计核算具有连贯性的特点。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是其基本属性,要求会计核算的数据来源可靠,使用的各类数据和信息需要真实,才能为会计数据的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数据,也才能保证会计核算的作用发挥,所以会计核算离不开真实性的特点。会计核算的完整性与连贯性相似,但是完整性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工作都有要求,要求员工配合会计核算的工作,同时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也需要完整,还需要会计工作流程的秩序规范,这样才能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所以要求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便于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会计核算经济性的特点体现在其主要的内涵中,是以货币作为企业业务活动的评估标准,对企业所有经济活动产生的收支情况做出财务数据计算,这样便于企业依据会计核算的数据掌握经济发展情况,也为企业的战略部署和经营规划奠定基础,因此企业应该重视会计核算经济性的特点。
二、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策略
1、完善管理制度
其一,要高度重视辅助会计核算,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国有企业在实际运营管理中,要在复杂业务处理中做好辅助会计核算工作,如在开展基础会计核算期间,可展开明细辅助会计核算,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则确定会计核算规则及具体项目,以更精细化地展开会计核算。同时,要利用计算机软件中的电子报表功能实现辅助会计核算,还要详尽地制定核算说明,经辅助会计核算明确各项业务开展情况,保证会计核算更加完整。
其二,要完善地制定会计核算内部审计制度。国有企业在加强会计核算过程中,为确保核算结果更加准确、真实,需要在接受严格的外部监督基础上加强内部审计,完善内部审查机制,合理明确审查范围,通过有效的审计跟踪监测财务风险,并通过审查监督确保会计核算操作更加规范、合理。若在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同步制定解决方案,严防财务风险。
其三,要完善地制定内部奖惩机制,并落实问责机制,明确各会计人员其核算职责。通过落实奖惩机制,可促使会计人员不断提升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更规范、合理地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为国有企业制定经营决策以及加强财务管理提供更准确、真实的参考依据,促进国有企业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2、明确目标与任务
要做好会计核算,必先明确会计核算的目标与任务。制造企业会计目标与任务,除了基本会计准则所述会计报告目标外,还应考虑行业与企业特征的特殊要求,以及内部经营管理各种会计信息要求。对于具体共性的企业会计目标,也应根据制造企业要求进行具体化。具体化考虑包括内容、时间、具体标准与约束条件、实现途径等。与行业或企业特征的相关的会计上特殊要求,行业是否属于政府或其他权力机构监管、行业自律或社会机构约束,是否企业有别于一般制造业考虑的特殊会计上要求。内部会计信息需求,可以是多元的,也可以是多层次的,受个体差异影响最大。如个体的经营规模、产品线数量、组织结构、内部经济责任机制、管理风格等因素。一个内部实行经济责任机制、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的企业,其内部划分为多个独立或半独立内部会计核算单位,因而内部使用会计信息者众多。经营者注重以数据说话的管理风格,要求会计数据信息与非会计数据信息及时、准确且精细。一个公司的会计目标与任务总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变化,制造企业越来越多进入资本市场,即从一个普通公司到拟准备上市IPO往往是会计目标与任务有着较大跃进,上市后的会计目标与任务也因外部监管及内部机制监督形成较为规范与稳定状态,满足外部使用者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置于更加重要地位。一个企业从单一发展到集团化,业务从国内拓展到国外,会计核算目标与任务不断变化并提出新课题。
3、健全机制及体系
新时代视域下,要想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企业应当紧跟当今时代发展步伐,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与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健全会计核算机制及相关配套体系,不断增强制度建设的全面性与完整性。首先,企业应综合考虑会计核算管理的现实需要,设置独立、权威的会计核算机构或岗位,并指派专职人员全面负责会计核算相关事宜,借此来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组织架构,确保会计核算工作得以有序实施。其次,企业应结合会计法律、相关行政法规、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现行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加以完善,明确会计核算的对象、范围和实施要求,以此来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会计核算要求,设计与之对应的会计核算指标,并明确内部稽核的组织形式与岗位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企业应立足全局角度,在明确会计核算实施要求、标准和相关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完善的凭证审核制度、记账凭证审核制度等相关体系,在保证原始凭证各项内容精准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完善改进提供助力。
4、实施信息管理
一是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合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将财务核算系统、物资仓储系统、商务系统、质量计量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企业各个部门和业务领域的数据整合到一个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系统)中。信息化系统建设下的数据整合,通过规范或再造业务管理流程,可以消除数据冗余,弥补数据缺失,提高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会计核算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为后期财务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信息化建设也包含各种数据分析工具、数据可视化工具和报告生成工具。财务管理运用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对某项业务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关联分析、预测分析和决策分析,挖掘其背后的实质形式、发展变动规律和未来趋势,从而为领导层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运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和报告生成工具,可以将财务分析结果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图表或报表等,将关键信息和见解传达给决策者和相关人员,以便于其理解和应用,从而支持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现存问题及其对策的深入探讨得出结论,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不论是会计核算意识的提升、会计核算体系的健全、会计核算工作者专业素养的提升,还是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监督监管的加强,每个环节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希望本次探讨能引发各位对企业会计核算的深入思考,推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持续优化,最终实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俊世. 试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问题[J]. 经营者,2020,34(9):174,176.
[2] 程鹏宇. 浅析企业会计核算面临的新问题[J]. 中国科技投资,2021(20):108-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