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冬季自来水供水设施管护对策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农村;冬季;自来水供水设施;管护
正文
引言:农村自来水是指以水井、河流、塘坝、水库等水源为来源,经净化处理后,由输水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可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的工程设施。自来水工程设施是农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农村自来水工程设施的管护是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自来水工程设施管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村自来水工程设施在冬季运行和管护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故而需要针对性地构建应对措施,维持管网稳定性,推动供水保障能力的提升。
一、农村冬季自来水供水设施管护的重要性
(一)减少资源损失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且分布不均,水的利用效率低,且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用水量也逐年增加。但供水管网内的水在不断地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水损失,虽然目前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已实现自动化控制,但仍有部分自来水管线因建设水平低、年久失修等原因导致无法正常运行,尤其是在冬季低温条件下,部分供水设施会出现冻裂、冻结等现象,极易造成居民自来水的浪费或发生自来水漏损等事件[1]。因此,做好冬季供水设施管护工作意义重大,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尤其是因为管道破裂等问题导致的大量水资源泄漏问题。另外,对管网的管护也能及时了解其潜在的风险问题,提前做出应对,杜绝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二)提高供水单位公信力
冬季是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维护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维护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阶段。对此,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能使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得到有效地维护和管理,保证农村居民的用水安全,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管护好自来水供水设施能够提高供水单位公信力,农村居民能够配合其日常工作。另外,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寒冷,自来水供水设施极易受到破坏,但农村居民本身缺少专业知识,不懂得如何保护和处理管网问题,而管护工作能使农村居民能够及时享受到优质、安全的生活用水,确保农村居民能够安全过冬,同时也能借此契机普及有关管网保护和使用的知识,从而改变群众的错误认知,并在实际效果的影响,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信服力。
(三)提升系统安全性
在供水设施管护的要求下,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供水设施的使用、维修、更新等情况,为确保冬季安全供水提供保障。同时,对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还能确保农村自来水供水系统安全。而后,根据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的实际运行情况,及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对已经损坏的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更换,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定期检测,保证水源地安全。上述工作方式不只能够提升管护成效,同时还能借助工作的契机,完成系统的检索和探查,找出自身管理漏洞和设备的潜在风险,提前获知并制定应对策略,保障系统安全性,降低事故出现的概率。
(四)避免生态环境被破坏
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管护的目的是要保护好供水设施,并使其长期保持良好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可靠,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维持生态平衡,避免出现环境恶化等问题。而且,农村供水设施管护人员会通过加强对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的管理,维护好供水设施安全运行,避免因农村供水设施的损坏和使用不当而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另外,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管护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成效,进一步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和水质安全,维护好供水设施安全运行、避免人为破坏等,长此以往水资源的使用、供水设施的构建等行为会逐渐规范化,对应的处理手段不会再以牺牲环境为基础,从而显著提升生态价值[2]。
二、农村冬季自来水供水设施管护的对策
“自来水很便捷,很重要。”这是农村居民对农村自来水的普遍感受,也是农村居民对农村供水服务的侧面评价[3]。随着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推进和广大农村居民对饮用水要求的提高,农村自来水系统得到了较大发展。但随着农村自来水的不断普及,以及城市供水管网逐步向农村延伸和扩展,一些原有的农村自来水管网出现老化、破损、管网维修困难等问题,特别是冬季供水管网结冰或冰冻造成的危害给农村居民用水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冬季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管护工作便成了一项重要工作,具体的实施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落实管护责任
在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的管护中,要充分发挥地方职能部门、群众等层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自来水供水设施的管护中来。同时,要明确管护责任,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人员岗位,同时还需要确定具体的管护人员,从而确保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得到长期有效地管护。此外,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的管护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农村人口数量、自来水供水设施数量等因素,合理规划、确定供水设施的规模和数量,同时还需要做好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在管理人员培训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工作,并且落实供水设施管理为全员参与工作的理念,帮助农户找清自己的定位,共同努力,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 输配水工作由供水单位管理
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的输配水工作,由供水单位负责管理。多从。在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的管理上,要采取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强化监管的办法,加强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尤其是对已建成的农村自来水供水工程,要落实管护责任单位,明确管护责任人。而后,要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人为破坏,加强对管道及附属设施的维护、巡查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要对水质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要做好管网漏水排查和记录工作,确保管网及附属设施完好可靠,同步建立健全供水单位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内部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此外,为应对突发情况,还需要建立应急管理机制,落实应急储备物资,并构建专业的抢修保障队伍,定期开展供水应急演练,确保村民有稳定的自来水供应[4]。
2. 单位供水管网由村组负责
单位供水设施的管护责任则由村组负责,但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农村自来水设施建设、管理等各方面原因,有的村庄村组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有的村组缺少对应的管理体系。对此,为应对未来的工作需求,有关人员要明确村组管护责任,落实专人负责农村自来水设施的管护,如各村委会要明确一名村组干部专门负责本村委会供水管网的管护,同时要将村组供水管网管护责任落实到每一户农户。而后,凡有水费收缴任务的自然村,要把水费收缴任务分解到户,建立完善水费收缴台账,实行计量收费,对水费收缴工作开展不力或不履行交费义务的,将进行通报批评和限期整改。另外,需要定期完成村内的入户排查和辅助处理工作,尤其是对待孤寡老人,帮助其完成建档造卡,便捷其用水功能,并指导完成冬季的防冻处理。
3. 入户管网由家庭负责
农村自来水入户管网是公共设施,由家庭负责。管护单位要制定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明确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管网巡查制度、维修养护制度、水质检测制度、日常巡查制度等管理制度。在此过程中,作为管理主体的家庭需要明确自来水管网的运行情况,出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帮助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在不影响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安排技术人员开展入户管网维修和养护。另外,家庭成员需要对裸露在外,破损、锈蚀、腐蚀的供水管道予以及时更换;对供水管道破裂或跑、冒、滴、漏等情况予以及时维修[5]。
(二)加强常识宣传
冬季来临之前,供水企业、镇街要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向广大村民宣传冬季用水常识,动员群众在天气降温时,做好自来水管道和供水设施的防冻保温工作。如在夜间或天气特别寒冷时,可以用塑料布、棉絮等将水表和管道包裹起来,然后再用电褥子等保暖物品覆盖,或者用旧棉织物包裹水表和管道,防止冻裂。而后,对长期不在家的村民,要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其如何正确使用自来水,确保安全过冬,且家中无人居住时,可提前在水表井中将水表和供水设施用旧棉絮等包裹起来。另外,要教育村民在冬季天气变冷时不要擅自打开水表井盖,以免造成管道冻裂、水表冻裂和水管爆裂等现象发生,讲解事故问题的危害性,帮助农户树立危机意识,以免出现病害问题。
(三)推广防冻保温新型技术
很多地区的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由于管道建设年代久,维护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常出现管道冻裂漏水现象,因此在冬季来临前,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摸清供水设施基本情况,及时更新老化、破损管道,更换老旧水表和阀门,同时推广防冻保温新型技术,如直埋预制保温管、聚氨酶保温钢管等防冻技术,在采取防冻措施后仍有少量漏失的地方,可采取定期检查维修或更换措施。另外,需要了解各类新兴技术,并适当予以引进,但需要注意其成本、实用性等,从而提高防护成效[6]。
(四)储备易损零件
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大多为钢、铁等金属制品和PPR、PE、PVC等塑料制品,具有耐腐蚀、耐磨损的特点,在气温变化剧烈的冬季,若不定期养护维修,极易发生冻裂损坏。对此,为有效应对冬季冻裂问题,保障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安全运行,供水企业和各个住户应储备一些易损零件,如铸铁管、水龙头、阀门、麻丝等。而后,在入冬前,要对所有供水设施的阀门、水表等易损零件进行检查,若发现破损、锈蚀等问题要及时更换或维修。同时,供水企业还应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对已冻坏的供水设施进行及时修复,抢修工作完成后,要对抢修现场进行清理,做好消毒工作后方可进行通水测试,并做好维修记录。另外,须知农村自来水的输送情况关乎千家万户,同时考虑到同一区域内住户的分布情况也各异,居住分散,所以管理难度较大,此时住户和供水单位需要精诚合作,共同完成管网管护,促使供水稳定性和长期性达标。
(五)健全监管制度
明确监管责任,在各县区政府的领导下,由乡镇职能部门或街道办事处作为主体,以村为单位设立供水机构,明确监管责任,同时划分管护范围,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以村组为单位,将自来水工程管护纳入村组集体资产管理范围,由村组集体负责日常维修养护[7]。对此,需要落实管护资金。农村供水工程投资建设、维护管理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所以需要规划好具体的分配情况,对边缘化行为予以严格惩治,避免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而后,要根据管护面积和用水户数量计算管护费用,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统一核算,明确管护方式,并根据不同的供水设施类型确定不同的调整方向。另外,需要明确现阶段有很多农户在使用自来水的同时,忽视其防护的重要性,甚至有部分农户选择在检查井等位置存储冬菜等,导致密闭的空间频繁接触外界环境,失去其应有的防护能力,故而有关部门需要制定管理细则,并做出惩治工作,避免类似问题频繁出现。
结束语:综上所述,农村自来水是保证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基础设施,所以农村供水设施的管护也是保障农村供水安全的重要环节,更是关系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笔者分析了当前农村自来水供水设施管护的重要性,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做好农村冬季自来水供水设施管护的对策措施,旨在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助力行业的现代化转型。
参考文献
[1]刘生闯,徐彦正,于坤雷.莒县山丘区城乡供水一体化经验与成效[J].山东水利,2023,(12):78-79.
[2]张翠梅.农村冬季自来水供水设施管护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05):97-99.
[3]王凤梅,沈存海.东明县当前农村自来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创新,2022,(08):30-32+36.
[4]刘华,李慧卓.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甘肃科技,2021,37(19):101-102+117.
[5]李长军.张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5):97-98+101.
[6]周祥.农村冬季自来水供水设施管护策略[J].清洗世界,2020,35(12):101-102.
[7]宁建军.对北方农村冬季自来水供水设施管护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1):9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