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析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冶帅

乌鲁木齐天山区园林队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

在新时代下,社会各界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取得了较高的水平,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园林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对此,相关部门要及时提升对此类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全面落实对施工作业的管理工作,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本文探索了园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希望对增强整体景观效果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园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正文


1园林建筑工程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1有利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园林建筑工程需要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结合,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形成良性循环。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通过对园林建筑工程进行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通过优化园林建筑工程可以营造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享受绿色植物带来的清新空气和舒适感。

1.2有利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园林建筑工程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从而使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园林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环境以及城市生活的需求,通过设计手段对城市绿化、美化进行加强,从而使其能够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优质、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在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城市的地域特点、人文特色等内容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够充分展现出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1]

1.3有利于展示城市文化特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园林建筑工程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园林建筑工程是将现代化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将城市特色与城市文化内涵进行展示,突出其地域特色、人文特色。比如,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中融入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元素,让人们在享受优美自然景观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本地的文化底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更好地展示出城市文化特色。

2园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硬质景观施工技术

1园林建筑基础结构。园林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除了确保广场、景墙、水景、平台、廊架、围墙等基础结构,需按照设计分项施工图纸进行精确施工外,还需特别关注以下几项细节,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长期稳定性。①在基础垫层施工中,每层垫层的铺设都需要精细操作,并严格控制垫层材料的厚度和均匀性。对于基层土质的压实度,更是不能有丝毫的忽视。需采用先进的压实设备和技术,确保土质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为整个园林建筑工程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②针对可能遇到的软基础土质问题,需要制定详尽的应对方案。一旦在施工中发现软基础土质,会立即启动更换方案,采取换填、加固等措施,以确保基础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这种对问题的预见性和解决能力,是项目团队专业性和责任心的体现。在土方基层夯实后,需要严格按照规范铺设级配碎石垫层,这一步骤对于提高基础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同时,还将加强基础结构的浇筑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并防止裂缝等质量问题的出现。③养护维护管理也是整个园林建筑工程项目不可或缺的一环。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定期对基础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这种全程跟踪管理的方式,为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2)景观饰面铺贴。结构完成4d后,所浇筑的基础结构达到了一定的强度等级,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可以允许进行面层铺装施工。按照设计图纸的拼图效果进行施工排版铺贴地面石材,注意控制好排水方向的坡度,结合层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拌制均匀,要求施工方先试铺样板段让业主方进行确认后,再进行大面积展开。在铺贴石材时最关键的工序就是铺设几平方后就要及时扫缝和洒水,要让结合层砂浆与石材、地面有效结合并确保牢固,这需要干硬性砂浆及时完成水化作用。水景区域的饰面层要求是采用黏结剂进行铺贴,规避泛碱和质量返修的通病产生[2]。同时考虑北方冬季温差大材质的选择和膨胀缝的预留问题。

2.2立体绿化施工技术

立体绿化指的是利用现有的或未开发的空间进行绿化,在园林建筑工程中,立体绿化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从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目前,我国有许多城市在园林建设中已经开始尝试采用立体绿化技术,如在屋顶和墙体上进行绿化。此外,还可以通过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等方式来营造舒适的园林环境。在园林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种质资源,同时选择合适的立体绿化方式,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现有绿地进行改造和创新设计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对于屋顶绿化来说,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种类,然后在屋顶上搭建种植槽和种植孔,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对于垂直绿化来说,应选择具有较强吸附能力和吸收能力的植物种类。在对屋顶绿化进行施工时,需要注意屋顶与地面的坡度,可以选择适合坡度的植物种类来进行绿化。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园林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从而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生态性[3]

2.3绿化种植施工技术

土质作为绿化施工中较为基础的技术流程,也是绿化种植首要环节,对植物茁壮生长的意义重大,土质肥沃疏松可使得绿化植被整体长势良好,场地回填土方前,先清除基底的石块、垃圾等。其次,根据种植地区的土质分析情况,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如遇盐碱地应进行换填土处理。

乔木种植。主要涉及定点放线、挖种植穴和施基肥、栽植、支撑、浇水养护5个施工工序的内容。乔木种植成活率应达到97%,主景树的成活率要求100%,对未成活乔木适时进行补植。

灌木种植前种植土深翻30cm以上,施底肥。其次,灌木土球栽植后低于压顶下口(防止泥水通过压顶下方缝隙渗透导致花池返碱)。灌木种植保证根部周围土方密实、种植后无杂物、建筑垃圾、石块,土方细腻。灌木间距10~15cm,方便后期修剪。最后,种植当天完成定根水浇灌,然后间隔三天等土方下沉,调整好种植土高度和平整度,再补交一次水

草坪种植平整。密铺。草皮宜选用300mm×1000mm草卷,草皮和带土厚度宜20mm,以保证草皮后期成活率和草坪返绿。在种植土表面铺一层细沙,然后用刮板赶平,细沙厚度按设计图纸实施。盖度要求100%密铺,无杂草,无虫害,所有草坪相互衔接不留缝,高度一致,间铺缝隙均匀,并填以种植土。草皮铺设后马上淋足定根水,定根水的量以漫出草坪表面为佳。淋足水后,应用辊筒或铁板进行滚压或拍打,使草与土壤密切接触。隔天连续拍打3次以上,使草地表面平整,接缝密实再补交一次水。待草皮长势良好,方可投入使用。

3园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3.1注重空间布局,实现动静相宜

园林建筑工程施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注重空间布局,实现动静相宜。首先,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植物来划分空间。将植物与自然景观进行有机结合,打造一个自然生态的园林环境。可以在广场、道路两旁以及建筑物之间种植不同种类的树木,将其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合理搭配。例如在广场和道路两旁种植高大挺拔的长枝榆,而在建筑物之间种植矮小一些的亚乔木暴马丁香。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宿根植物进行点缀,例如种植一些低矮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等。这样能够更好地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环境,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其次,可以采用人工手段对园林空间进行划分。例如在城市中建设一座人工假山或者人工湖泊,从而能够让人们在工作之余感受到自然气息和生态气息。而对于一些建筑物来说,可以采用一些植物进行点缀,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再次,还可以通过使用灯光来营造出一个安静舒适的氛围。例如在公园或者广场中可以安装一些人工照明设备,从而让人们感受到城市中的喧嚣与鲜活。最后,还可以将园林与水景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在公园内修建一些人工湖、池塘等水景,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景观。园林建筑工程是现代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要重视施工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之处制定出一系列有效措施与策略,从而推动园林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城市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3.2因地制宜,选择生态材料

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相关人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具有生态效益的材料。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应遵循可再生、环保、循环利用等原则。可再生是指可以在大自然中短时间内恢复的材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环保是指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采用绿色材料,可以降低园林景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选择这些材料,可以保护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提高园林景观的美观性。目前我国园林景观建设中普遍使用的是混凝土结构,在进行园林景观施工时,相关人员应将其与当地气候条件结合起来,选择具有良好吸湿性、透水性和抗腐蚀性的材料。比如在北方地区可以选择耐盐碱、抗冻的生态草皮;在南方地区可以选择耐水、抗冻和耐酸性较好的生态草坪等。此外,还应注意园林景观材料与建筑材料之间的配合应用,减少由于建筑材料老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气候条件之间、不同土质之间及不同地质环境之间等存在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材料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同时,还应根据当地特点和人们需求选择适当功能和形式的园林景观材料进行绿化建设。

3.3多角度强化硬质景观工程施工控制

首先,需要针对工程项目建立专项管理部门,选派专业管理人员,专职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将其作为提升工程施工控制手段的重要媒介与抓手、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需对各个施工要素和施工建设内容进行全面检查,管理人员需具备专项施工理论知识,同样要具备园林专业基础知识和美学基础知识,保障硬质景观的建设效果符合设计预期、另外需要注重将现有施工技术与硬质景观设计创意进行有效融合,不断提升施工技术和艺术标准,丰富施工经验。例如,某园林建筑工程的硬质景观不仅兼顾了项目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以及项目功能布局,同时设计主题更吸收和借鉴了其他商业体建筑的设计要素。综合考虑了绿化植物、广场、水景、周边景墙以及井盖、垃圾桶、车挡、坐凳、绿化空间等综合结构的布局形式,其中每一项单体都做了两种以上不同材料和不同面层处理的打样,现场根据效果进行材料和工艺细节处理的选定,对此该环节施工控制难度大幅度增加。要切实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硬质景观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相对较多,如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等等,为保障现场良好施工秩序和各环节施工要素的有序开展,需要严格对照施工设计图纸内容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统筹规划,避免不同施工项目之间过度影响或不合格的施工建材进入工程现场。并结合硬质景观建设的要求和特点进行优化创新,不同材料需经过专项审批,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3.4强化施工物资管理控制

按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开展园林施工管理工作时,应认识到物资使用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及管理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对此,园林施工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从物资采购、运输、入场检查、库存使用等多个环节施工管理,确保物资管理的规范性、全面性。另外在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注重物资管理重点环节的控制,如在工程建设物资进场时,应结合物资材料的类型合理设计检查方式,通过分层、分类抽检的方式,确保抽检材料物资代表性,有效保证物资材料的质量。另外,园林施工企业需要做好物资材料使用过程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如在园林工程景观树木移植中,除考虑园林景观整体性、美观性等要求外,还需要确保所选择树种生命力顽强,能适应本的生态环境。在选择景观园林时,需确保选择苗木与设计苗木的规格差异小于30%,选择的苗木应姿态丰满、长势良好、无病虫害发生

4结语

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推广下,对于园林建筑工程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此情况下,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都在全面落实此项工程,这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实际园林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全面落实各项管控措施,提升专业技能,将园林建筑工程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张英.浅析全过程管理在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乡镇企业导报,2024,(12):60-62.

[2]王继峰.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性研究[J].居舍,2024,(17):114-117.

[3]徐雷,王绍福.关于城市园林工程建筑的思索[J].中国设备工程,2024,(10):266-26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