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李旭博

山东省莱西市第七中学

摘要

国际交流日益密切,提高了对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视。初中英语是传授学生英语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其教育效果决定了英语人才培养质量,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主要以语法知识与语音技巧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理解不足,常会出现英语表达错误的问题,对此,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基于跨文化视角探索新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基于此本文专门针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各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英语属于国际通用语言,是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为了能够促进国际文化与经济交流,提高了对英语人才培养要求。传统以英语语法知识教学为主的模式并不能够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基于此我国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需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基于此,需要初中英语教师明确自身的使命,基于跨文化视角探索新型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关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培养的同时,关注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培养,推进英语教学创新,满足新时代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重要性

(一)增强学生人文素养

    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会积极提炼英语阅读教材中的民俗民风内容,将其提炼与我国民风民俗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性,增强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内涵的理解,而在英语阅读中学习英语语言文化,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中的社会文化。这一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的探索欲望,使其初步了解西方文化,增强学生人文知识,使其对不同国家风土人情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思辩意识,促使学生在英语阅读与交流中思考文化差异,建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全面提升。

(二)推动英语教学改革

    英语属于国际通用语言,是西方国家语言,伴随国际间交往日益密切,逐步被重视,当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学科。而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对英语阅读教学创新,教师会积极提炼文化元素,为学生组织探讨话题、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英语阅读教学方式,这一过程能够引导学生将英语阅读内容应用在多中场景中,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强化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推进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培[1]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一)关注技能策略和语言知识传授,忽视文化解读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大部分教师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教育目标,正是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将语言知识与技能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了文化解读。由于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忽视了课文中文化元素的解读,没有将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进行对比,主要以填空、背诵、默写等阅读教学方式为主,导致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理解不足,在英语表达应用中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这样单一、枯燥的阅读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丧失了兴趣。此外,在实际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语法知识训练,忽视英语思维文化传授,导致学生习惯性运用中式思维阅读与翻译英语,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英语阅读含义。例如rain cats and dogs”这一短语中,很多学生能够理解其含义为大雨倾盆,但是对于“rain cats and dogs”这一俗语背后的寓意却并不能够理解,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英语文化了解不足,因此不能够理解英语阅读中的含义,从而丧失了英语教学的实质作用与价值,对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注重语法知识与技能传授忽视文化解读的教育方式,关注文化元素的重点解读,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中西方文化,从而打破英语交流中的跨文化障碍[2]

(二)课堂模式僵化,影响阅读教学效果

受到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仅仅以教材内容讲解为主,固化的教学内容,导致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展趋于僵硬化,部分英语教师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时代的变化,在英语教学中思想陈旧,依然选择课堂授课与课后作业形式开展英语教学,教师在课堂中阅读演示,学生则根据教师的阅读进行模仿学习,在完成阅读后,教师会向学生提出相关话题,引导学生针对英语话题展开课堂讨论,在英语话题设计时,教师会设计开放性或者半开放性的话题。但是在实际话题讨论环节,很容易沦为形式,在学生进行话题探讨中,很少会运用英语交流,对于无法掌握的英语词汇,学生会选择性避开,这就导致英语探讨流于形式,学生观点无法实现深度交流。而课后英语阅读作业布置,教师也是根据以往教学经验,设定英语题目与内容,作业形式与内容缺乏创新与实践,学生对于完成作业兴趣不足,不能通过完成作业实现阅读能力提升与英语口语能力锻炼。此外,在双减背景下倡导分层作业设计,但是由于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导致教育模式固化,导致学生实践能力长久得不到锻炼,对于中西方语言文化与理解不足,难以实现英语思维的建立,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三)文化渗透层次浅

在新时代对于英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的提出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倡导在英语课堂中渗透西方文化,因此在英语教材中也增添了很多关于文化元素的内容,如节日活动、学校生活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中不仅包含了英语知识,同时还包含了西方文化。在英语阅读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礼仪,了解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习俗的差异。但是在实际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文化解读过程中仅仅停留在表层,并未对文化深度挖掘与提炼,这也是导致学生文化意识不足的主要原因。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与文化内容介绍为主,并不关注两国文化对比[2]。给予英语文化目标实施英语阅读教学,教师会在课堂之处借助文字、图片或是视频为学生简单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讲授节日内容时,教师会向学生介绍万圣节的时间、来历与习俗,但是并不会将其与中国节日进行对不,同时没有对文化内涵深度刨析,正是由于文化对比与解读不够深入,导致学生文化意识不足,不具备思辩意识与能力,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依托翻转课堂开展阅读教学,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新时代中对于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衍生了多种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翻转课堂便是其中之一,翻转课堂教学最早源于美国,由于教育效果较好被广泛流传,并引入我国教育体系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讲解知识,转移到课前复习阶段,通过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课前学习,为课堂学习预留更多探讨与实践时间。在课外学习活动组织下,完成作业与课堂知识巩固,这一教学模式应用有效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当前新课改提倡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要求十分契合。为了能够切实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可以借助翻转课堂实施英语阅读教学,推进英语阅读教学创新,将传统课堂向前延伸,在课堂教学之前,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借助网络、报刊以及书籍等收集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资源,进行课前阅读学习,为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讲授关于Good morning !”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书籍、网络中寻找外国与中国在不同场合中礼仪文化的区别。让学生将收集的礼仪文化内洞整理成为文字、表格或是思维导图形式。根据整理的礼仪文化内容进行英语对话练习,借此帮助学生更多了解外国与我国在礼仪文化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3]。其次,教师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课堂中收集的资料,并以小组方式介绍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实现课堂展示。最后,需要学生与教师针对小组儿展示进行评价,在互相展示与评价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多了解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进一步调整小组对话内容。此外,教师黑可以结合课堂学习情况,为学生课后实践任务,如让学生针对收集中西方资料,编排英语舞台剧,将收集资源与课堂内容融入舞台剧中。借此实现翻转课堂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促使学生在课前收集整理资料对话、对话训练、课堂展示、课堂评价与课后实践中掌握阅读重点,了解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同时锻炼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对英语阅读内容的深度理解,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二)基于阅读教学组织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教师能够关注阅读内容中文化元素提取,鼓励学生将两国文化进行对比,借此组织文化交流探讨活动,使学生建立跨文化交流意识,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与我国文化内涵的理解,使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例如,在讲授关于节庆风俗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课堂中为学生展示西方的万圣节与中国的清明节,为学生展示不同国家民族节庆风俗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并比较,借此为话题组织探讨活动,让学生针对中西方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讨探。在学生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介入,为学生解释。例如,清明节在我国主要是以祭祀为主;而西方万圣节,主要以狂欢为主,帮助学生指出两国对于不同节日的观点与持有态度,分析俩国节日在形式上的差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于中西两国传统节日形式与观念有了深刻的了解,如清明节体现了中国“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而西方万圣节体现了西方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个性”。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向学生提问: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tter?引导学生根据探讨后的感受表达自身的想法与观点,借此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两国文化差异,同时提升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形成思辩意识,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4]

(三)采用多元方式实施跨文化交际,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

    在以往英语教学中主要以英语含义与语法知识讲解为主,关注学生英语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这就导致学生能够完成英语试卷,但是却无法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要知道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显然与新时代教育要求相悖。这就是当前学生学习了很多年英语,但是依然无法运用英语灵活交流的直接原因。在跨文化交际视域下,需要教师能够创新英语教学方式,采用多元方式,开展英语阅读实践教学活动,关注学生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进一步强化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提高英语阅读教学实效性。例如,在开展文化相关内容给教学时,教师可以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为学生组织多样化的英语阅读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讲情境教学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在英语课堂中根据英语内容,为学生创建不同的语言环境,如外国餐厅用餐情境、外国迷路情境、初步进入外国校园情境等,借此构建多元化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将所学英语,灵活的应用在不同的语境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教师可以将文化元素融入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在对话中队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思考,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英语语言交流方式,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文化之旅”英语阅读实践活动,对此,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收集国外旅游中国遇到的文化交流障碍实例,在班级中组织文化交流会,鼓励学生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更多了解文化差异交流问题,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意识。最后,组织“模拟联合国”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代表不同国家,在学生开展模拟活动前期,为学生准备好话题,让学生根据课堂内容收集相关资源,为模拟联合国做好准备,在实际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准备资料进行联合国访谈模拟,借此引导学生完成课文阅读,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立跨文化交际能力。借此突出阅读活动的多元性,激发学生对阅读活动参与兴趣,促使学生具备多场景英语交际能力,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5]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同时能够推动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具备文化品格的优秀英语人才。为此,需要英语教师能够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建立跨文化教育意识,积极提炼英语中的文化元素,采用翻转课堂、探讨活动、情境教学、实践模拟等多元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全面渗透文化元素,引领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打破学生英语交流障碍,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切实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发挥文化意识渗透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建民. 提升学生文化意识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J]. 英语教师, 2022, 22 (09): 49-54.

[2]蔡晗,陈旭光. 浅谈英译汉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J]. 校园英语, 2022, (06): 58-60.

[3]刘屹.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J]. 校园英语, 2021, (37): 139-140.

[4]章皓.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J]. 校园英语, 2021, (31): 233-234.

[5]何玲. 浅析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J]. 中学生英语, 2020, (22): 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