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燕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第五幼儿园 ,甘肃合作747000)

摘要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关乎民族复兴大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教师应当将民族团结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感知、在感知中全面理解,以实际行动诠释浓浓爱国之情,促进幼儿家国情怀、爱国意识的发展。鉴于此,本文重点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展开全面分析。


关键词

幼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

正文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全面的改革。其中,幼儿园教育更是发生了全面的变化。在新时代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民族团结,对于国家发展,民族的和谐共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下,幼儿园应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逐步提高幼儿对国家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家国情怀,在他们心中撒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生根发芽,使他们始终牢记“五十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家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幼儿国家认同感

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十分重要,是促进幼儿国家认同感不断提升的关键途径,也是使幼儿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有效途径。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会结合幼儿的思维认知、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分析,构建完善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设计多元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在多元化的活动中不断学习、感受和实践,让他们了解国家发展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使幼儿逐步建立起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能增强幼儿家国情怀,使他们感受到民族团结、国家的伟大。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民族团结意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国家的繁荣昌盛的前提是民族团结。在新时代下,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聚民心、育新人”使命任务的重要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幼儿们了解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有利于拓宽他们的文化认知和知识视野,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包容心态,并从小树立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和谐的观念,形成优秀的品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基础。

二、新时代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原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下开展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应当做好教育内容体系的全面化构建。而在构建教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则需遵循实践性原则以及多元性原则,以下就这两个方面展开全方位分析。

(一)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重点强调在幼儿教育中所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实践性教学,确保每一位幼儿都能全身心参与到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以增强他们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爱国情感。在这一原则下,教师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基于幼儿园发展情况,结合幼儿思维认知、兴趣爱好等方面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幼儿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的认同。

(二)多元性原则

除实践性原则之外,教师还应当遵循多元性原则。多元性原则具体是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下,教师要形成尊重和包容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观念,这也意味着教师在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时,要充分体现出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为幼儿呈现多元化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中不断学习与感受,从而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大家庭、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传统,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以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全面实施,并不断培养幼儿文化意识,影响他们文化自信,从而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三、新时代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策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

(一)积极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环境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构建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教师应当做好对教育环境的有效创设。在幼儿教育中,教学环境具有引导性和教育性,对幼儿学习、生活与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全面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教师也应当从环境方面入手,为幼儿布置与之相关的环境,让幼儿在一个多元文化环境中不断学习,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方方面面,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了解多元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

在具体的实施中,幼儿园应当全面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先提高教师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在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中,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多元文化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多元文化环境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在此之后,教师则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布置中。比如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在教室或走廊位置为幼儿们展示中国地图、粘贴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同时,教师还可以在中国地图中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出不同的民族,让幼儿在欣赏中国地图的过程中了解各民族的具体分布,以及不同民族的名称、文化,以此拓宽幼儿文化视野和民族意识。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楼梯两旁贴上反映民族团结的壁画和装饰。幼儿各方面能力和认知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所以教师也要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布置出相应的主题环境,例如在幼儿园音乐区为他们展示藏族民族乐器,并通过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活动,让幼儿学习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幼儿园艺术创作区,为幼儿展示与藏族元素有关的艺术创作作品,让幼儿参与多元化的艺术创作活动,使他们运用教师所投放的材料,结合自身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设计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在角色扮演区,则可以为他们提供与之相关的藏族服饰,让他们在游戏模拟、角色扮演的多样化学习活动中,体验不同民族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角色。例如在甘肃藏族地区,可以设置藏族牧民生活体验区,让幼儿了解藏族的牧业文化和基本的生活方式,感受这一文化对民族发展的深刻价值。通过这样的环境布置,可以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接触本民族文化以及其他民族文化。为幼儿构建出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让幼儿了解各民族文化,了解民族统一、团结的价值,使他们从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全面渗透多元文化教育资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中构建与之相关的教育内容体系,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重视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并设计出符合幼儿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的多元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唱歌、跳舞、制作工艺、社会实践活动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中,自主感受和体验各民族风俗文化和文化特色,从而增强他们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尊重,促进幼儿爱国主义情怀的发展。

就目前而言,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教师可将信息技术作为整合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的主要手段,通过建立数字资源库的方式收集各民族相关的文化资料,尤其是符合幼儿认知的故事、音乐、文化习俗等,确保教师在设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能够有效应用。在建立数字资源库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融合,例如创建一个以藏族文化为主题的资源库,重点包含藏族的发展历史、语言特色、艺术魅力和传统习俗,让幼儿能从小学习本民族文化,使他们了解民族发展的重要历史。

除了要做好对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之外,教师还应当借助这些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多样化的主题活动中感受多元文化,增强他们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比如开展一次“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主题活动,在这一主题活动下,可设置不同环节的活动内容,如“民族服饰秀”,让幼儿穿着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在舞台上展示,由教师为他们拍摄视频, 并作为主持人介绍每一位幼儿所穿着的传统服饰,让他们在观看服装秀的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民族服饰背后的文化意义;在幼儿园内开展“民族美食体验”的活动,让幼儿们与家长共同合作,选择一个民族了解其传统美食,在此基础上制作与之相关的美食,并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同伴进行分享。在整个过程中,幼儿需要为大家介绍他们所制作的民族特色美食的历史故事以及文化内涵,由教师与其他幼儿进行综合性评价。设计这样的活动,能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美食特色,从而增强他们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中之重,是促进幼儿家国情怀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教师应当从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活动三个方面入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为幼儿构建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主题环境、设计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增强幼儿参与体验,培养起深厚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冯江英,周颖.新时代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J].双语教育研究, 2023, 7(3):26-37.

[2] 曹芳.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21, 000(003):P.24-25.

[3] 刘锦坤,廖长春.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 29(3):5.

[4] 刘丽丽.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 2023, 38(1):137-1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