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艳珍

(江西省瑞昌市第三小学 江西,瑞昌 332200)

摘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实现数学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并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与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本文揭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在生活化方面的实践现状,识别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构建积极、有效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学习兴趣;能力培养

正文


引言:

21世纪的教育改革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新课程改革提倡“学以致用”,鼓励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因此,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对于实现新课程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及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即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习的重要基础。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诸多挑战。部分教师对于如何将生活元素融入数学教学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方法,导致教学生活化程度不高,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

针对现有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1) 教师应增强生活化教学的意识,不断更新教学方法;(2) 教材编写者应更多地融入生活化的素材和情境;(3)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生活化教学的培训和交流平台;(4) 家庭和社会也应参与到学生数学生活化学习的过程中来。

五、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新课改教育模式下,更加强调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课堂模式方面来讲,更多的提倡互动性的学习模式从教学的目标方面讲,更加强调学生学到知识的基础上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是生活化的部分较多,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积极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最终让学生形成发散思维,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灵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课改目标。对于课堂效果而言,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生活化能够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体会到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对于教师而言,生活化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助于形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课会感觉更加轻松,学生也会更加愿意学习数学知识,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应用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笔者在给学生讲解加减乘除法运算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让学生先从生活中观察哪些领域能用到加减乘除运算,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对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有用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将这些实现备好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学生们开始议论起来,有的学生说买东西结账的时候、有的学生说发放奖品的时候、有的学生说班级集体活动要订做服装的时候。很快,学生们都争着说出自己对日常生活观察的果,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意识到了学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部分知识能给现实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在课程结束之后,笔者给学生的家庭作业是,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应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将课堂讨论中看到的应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实际问题用这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很快被大部分学生认可,打破了传统的枯燥的解题过程的束缚,又能够让学生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们开始在生活中用自己学到的计算方法和技巧:他们发现通过老师的教授和自己的思考、练习和讨论,在生活中运用加减乘除运算的时候,自己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的准确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得到肯定答案的体验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有了成功的经验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开始在课堂上踊跃举手发言,争着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气氛也变得活泼轻松起来,这种观察生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意识到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意义,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小学数学的实用性所以说,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生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2.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情景教学。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他们往往不能理解高度概括化和抽象化的概念,通过真实的体验对具体形象的知识进行感知,自下而上地由感知觉加工信息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情景教学就是对这一方式的具体应用。笔者在给学生讲解角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让学生准备量角器进行角度的测量,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教给学生测量角度的方法。同时又让学生准备了钟表,用量角器进行钟表上指针上角度的测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模拟,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实际操作,小组讨论角度的测量方法以及探究钟表上各个指针之间的角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亲自动手进行时间的机会,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之的感情交流,还能够使学生在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打破传统的那些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思考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讨论,既锻炼了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言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机会,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学习模式。情景教学的过程是对生活中真实场景的仿真模拟能够消减小学生与数学课堂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学生与数学课堂之间的距离,促进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而言,情景教学能够实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双丰收。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趋势,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需要教师、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支持学生发展的全方位教育生态。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生活化教学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中的实施效果,以及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创新教学策略,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具有实际的意义,从课堂模式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趣味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明显增加,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思路更加灵活,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2):3.DOI:CNKI:SUN:JLJB.0.2010-02-005.

[2] 王茂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4-05-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