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游戏教学中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园园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锦霞新城幼儿园,山东东营257500)

摘要

在幼儿教育中,安全教育是第一课,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做好的教学内容之一。安全教育存在于幼儿教育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幼儿情境游戏教学活动中。在幼儿情境游戏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游戏内容的设计,却忽略了在游戏中实施安全教育,导致游戏活动的实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时,也难以实现安全意识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穷尽游戏活动的顺利实施,无法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情境游戏活动环境,降低了情境游戏活动的实施效果。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情境游戏教学中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

情境游戏;教学活动;幼儿教育;安全教育;问题;策略

正文


引言:

在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教学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与青睐,这是幼儿个性、兴趣和创造力的表现,也是幼儿培养社交能力、情感表达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幼儿教育中为幼儿们提供合适的情境游戏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角色扮演游戏、户外场景游戏等。在情境游戏活动的实施中,安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是保障游戏活动顺利实施以及增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教师务必做好这一方面。然而,当前幼儿情境游戏教学中往往存在安全教育问题,如部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较为薄弱、教师所开展的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教师主导作用较为薄弱等,影响着情境游戏的实施,而如何有效地在幼儿情境游戏教学中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在幼儿情境游戏中实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保障游戏顺利实施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促进幼儿自主探究、拓宽幼儿思维认知,帮助幼儿发现世界的重要元素。在幼儿教育中,大多数活动均围绕游戏展开,旨在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发展技能。在幼儿游戏分类中,情境游戏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而在幼儿情境游戏中实施安全教育,能保障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幼儿情境游戏能否安全实施,既反映着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强调了该游戏活动能否发挥出具体的教育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好各个方面的全方位分析与检查,保证游戏的安全性,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游戏活动环境。从这一方面而言,在情境游戏中实施安全教育十分重要。

(二)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是全新的个体,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源于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幼儿阶段的孩子,各方面能力和认知正处于萌芽阶段,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在幼儿教育中,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培养幼儿安全意识以及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幼儿情境游戏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方面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在情境游戏的实施中为幼儿模拟一些紧急情况,引导幼儿学习如何识别危险、如何正确进行自我保护。教师还可以利用情境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安全知识,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基于这一方面,在幼儿情境游戏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十分重要,教师去做好这一教学工作。

二、情境游戏教学中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游戏设计缺乏安全性

在幼儿情境游戏中实施安全教育,教师务必保证安全教育的全面性、针对性、有效性。在幼儿情境游戏中,游戏设计环节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游戏实施的效果。有部分教师为了给幼儿营造一个有趣的游戏环境,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游戏内容的设计上,而忽略了游戏设计是否安全,导致在开展情境游戏活动时,时常会因为游戏缺乏安全性而影响游戏的进度以及幼儿的参与感受,甚至会给幼儿带来一定伤害。比如有部分教师在设计情境游戏时,为幼儿投放的材料缺乏环保性、游戏空间较为狭窄等,这一类问题影响着情境游戏教学活动的实施。

(二)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性

在幼儿情境游戏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教师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思维认知以及兴趣爱好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开展安全教育,让幼儿更加容易接受这一教育活动,从中学到有用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然而,有部分教师在开展情境游戏活动时,总是以口述的方式强调游戏规则、游戏中的注意事项。这种安全教育形式十分枯燥且单一,很难引起幼儿的注意,所以在游戏活动中,时常出现部分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而导致出现意外事故的情况。这种问题的出现影响着安全教育活动的实施,难以发挥安全教育的价值。

(三)教师主导作用薄弱性

在幼儿情境游戏教学中,虽然幼儿被视为学习的主体,主要让幼儿们自主参与到游戏,学习多元化的知识,体验多元化的活动,发展多元化的技能,但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够保证游戏按照既定的要求进行,能全方位了解每一位幼儿的参与情况和游戏行为,能有效解决在游戏中所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但就目前而言,由于部分教师忽略了在游戏中的安全教育,在开展情境游戏活动时,一味地让幼儿们参与,没能发挥自身主导作用,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幼儿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导致安全教育失效,影响情境游戏活动的实施进度和幼儿的参与状态。

三、情境游戏教学中幼儿安全教育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游戏设计的安全性

在幼儿情境游戏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贯穿游戏活动全过程。为有效解决当前情境游戏教学中的安全教育问题,教师在设计情境游戏活动时,就要做好前期的安全教育工作,以此提升游戏设计的安全性,保证后期情境游戏活动的顺利实施,为幼儿打造一个安全健康、自由和谐的游戏活动环境,让他们自由自在地玩耍、学习、成长。

在幼儿情境游戏的设计中,环境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保证游戏活动顺利实施的基础。一个具有安全性、自由性的游戏活动环境能为幼儿提供一个无忧无虑的游戏空间。在幼儿情境游戏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先对游戏环境的安全性进行全方位的评估,确保游戏环境创设符合安全标准。针对这一方面,教师要对游戏环境的区域、布局、材料,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评估,识别出潜在的风险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游戏环境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比如在幼儿建构类游戏中,教师通常会利用“建构区”设计“我是小小建筑师”的情境游戏活动,让幼儿完成与之相关的搭建任务。在游戏活动实施前,教师必须做好游戏环境风险检测,在建构区中进行风险评估。一方面,对所有的建构材料进行安全检测,考虑材料的无毒无害、没有尖锐部分、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于整个区域的地板,教师要保证地板的防滑性,可以在建构区铺设防滑地毯,让每一位幼儿自由自在地玩耍。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清晰醒目的方式设计安全警示标识,让幼儿走进建构区就能一眼看到上面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使他们在参与建构情境游戏活动时可以注意自己的行为,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在幼儿情境游戏环境创设中,教学工具、活动材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类事物的安全性决定着游戏活动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幼儿是否能够安全参与游戏活动。针对这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前要与幼儿进行交流,为他们讲述每一种材料或工具的使用要求和方法,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正确的操作中发挥材料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参与感以及游戏设计的安全性。比如有的教师在开展“绘画”情境游戏时,教师可以与一个个“小画家”进行对话,通过互动或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了解不同绘画工具、材料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如:“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已经是小画家啦,谁能说说我们在使用画笔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呢?”此时,幼儿们便会不断思考,根据教师的提示说出:“不能将画笔乱甩、不能将画笔放在嘴里、不能将笔尖对着眼睛和其他小朋友。”这两种方式的有效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幼儿情境游戏设计的安全性,保障后期游戏活动的顺利实施,全面提高幼儿的参与感。

(二)保证安全教育的适宜性

在幼儿情境游戏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实施还存在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教育的作用,无法引起幼儿的重视,进而影响着情境游戏活动的顺利实施以及幼儿安全意识的发展。为了全面提升情境游戏活动的安全性,培养每一位幼儿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在游戏中的自我保护能力、规则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教师需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在情境游戏中开展安全教育,让幼儿能主动参与到安全教育环节,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技能。

在幼儿情境游戏活动的实施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必不可少,这是激发幼儿参与兴趣、引导幼儿完成游戏任务的关键所在。教师可结合这一方面实施安全教育,以互动的形式提高幼儿参与感。比如在情境游戏活动中设计安全知识问答环节,将其作为情境游戏活动的一部分,以加分、奖励小红花等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所设计的安全知识要与情境游戏的内容有关,还需要结合幼儿的思维认知、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进行设计,保证安全问题的适宜性。比如在一次“消防员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救火”的情境,让幼儿扮演消防员,用正确的方式灭火,学习安全知识。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呈现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动画视频或图片,让幼儿在视听环境下初步学习安全知识。在这一环节过后,教师可以为幼儿详细介绍发生“火灾”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消防员”在“灭火”中要做的事,比如作为消防员,必须遵守规矩,根据队长的安排完成自己的任务;要正确使用灭火器、合作规划逃生路线等。紧接着,教师便可以设计与之相关的安全问答题,由各小组轮流回答,回答正确则可加分,记录在情境游戏活动的总分中,最后根据总分为“小小消防员”颁发奖状。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安全教育巧妙地融入幼儿情境游戏教学中,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安全知识,了解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发展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全面强化教师的主导性

在幼儿情境游戏教学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游戏活动的设计者与实施者,更是保障安全教育全面进行的重要主体。在情境游戏活动的实施中,教师要全面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结合安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了解幼儿参与情境游戏活动中的为、参与状态,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正确的方式参与游戏,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管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法了解幼儿的具体行为以及安全教育的实施情况,在明确所有情况后,为幼儿提供即时反馈,让他们知晓安全的重要性。比如在一次“警察抓小偷”的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将幼儿分为警察与小偷两个小组,不同的小组对应相应的角色,扮演“警察”的幼儿需要参与“小偷”为他们设计的一系列挑战,才能抓住“小偷”。在整个情境游戏中,有“攀爬”“单脚跳”“找线索”等环节,扮演“警察”的幼儿要依次通过这些关卡。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有的幼儿在攀爬时没有使用正确的姿势,询问原因,发现他们是为了能够更快抓住“小偷”,所以在经过“小偷”所设计的关卡时,心情比较激动,只顾着前进,却忘了正确的攀爬姿势。教师在了解幼儿的具体行为以及想法后,便可以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先夸奖幼儿能够全方位投入到游戏活动中,作为“警察”,知晓自己的职责,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认可与尊重。在此基础上,教师则可以为幼儿做正确的攀爬示范,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并通过合适的言语告诉幼儿明确攀爬的重要性,如:“你现在是一名小小的警察,需要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你在抓小偷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正确的攀爬姿势来渡过难关,因为这样你才不会在攀爬时摔倒或者出现意外,才可以在保证自己不会受伤的前提下更快地抓住小偷,不然你受伤了,小偷就可以为所欲为了!”通过这样的引导,幼儿们能够马上纠正自己的攀爬姿势,让情境游戏顺利进行并完成任务。

结束语:

综上,在幼儿情境游戏中实施安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组成,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还应当注重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幼儿打造多样化的安全教育环境,让他们在自由、安全的环境中参与活动。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以不同的方式将安全教育渗透情境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安全教育熏陶,促进幼儿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献新.幼儿园安全教育中"情境化"策略的运用探究[J].好日子, 2021, 000(026):P.1-1.

[2] 郑霞.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中情境化策略的运用[J].求知导刊, 2023(33):116-118.

[3] 李娟.情境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途径[J].幸福家庭, 2021(13):117-118.

[4] 杨淑俊.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创新能力——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1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