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融合的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创新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罗苹

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初级中学 445420

摘要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学生接受系统历史知识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创新;

正文


引言: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往往将知识点的讲解和记忆作为主要目标,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深度思考。但在信息技术全面渗透的环境中,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知识,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判断、问题解决等关键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体。

一、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中学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已经成为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改革的重要方向。从必要性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融合初中历史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技术能够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资源。传统的历史教学过于依赖教材和课本知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历史课堂带来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如高清历史纪录片、虚拟仿真等,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更直观的感受,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信息技术还能连接更广泛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更丰富的历史知识,拓展视野。其次,信息技术能够优化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传统的历史教学多采取灌输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融合后,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如微课、翻转课堂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培养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历史学习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再次,信息技术为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已成为历史课堂的重点。信息技术为历史核心素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支持,如通过数字化历史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视野,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等,为实现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提供了有效支撑。总之,信息技术融合初中历史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这不仅能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而且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供了全新的路径,这一做法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 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所谓历史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质。它包括时间概念、空间意识、历史视野、历史探究、历史解释、价值评判等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首先,这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其次,它需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它需要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利用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促进知识的有效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在实践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整体把握;二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意识,让他们认识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三是培养学生的历史视野,引导他们从多元视角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四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训练他们运用史料分析和历史方法解决问题;五是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价值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重要品质。

三、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

在信息技术融合下,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手段,使历史课堂更加直观生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实践能力。(2)学习评价的信息化创新: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如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分析系统,实时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性化辅导;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展示,如制作历史微课、数字化历史作品等,全面反映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发展情况。(3)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创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与历史教学相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三维虚拟仿真、微课视频等,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整合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激发其自主探究的欲望。(4)教学互动的信息化创新: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搭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机制,如开展线上讨论、协同学习等,培养学生的历史交流和合作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制作数字化历史作品、开展线上展示等,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5)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创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历史教学管理,如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开发教学效果分析系统等,为教师提供教学决策支持,提高历史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研究与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总之,在信息技术融合下,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学习评价、教学资源、教学互动、教学管理等方面,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全面应用,不断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实施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确定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历史思维、历史价值等。(2)设计教学方案。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如虚拟仿真教学、协作探究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并制定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3)组织教学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历史核心素养。同时,要注重师生互动,及时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4)评价教学效果。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全面追踪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评估其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同时,还要收集师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5)反思与改进。教师要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与同行分享交流,不断完善基于信息技术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同时,学校也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推动教学实践的持续改进。

结语:

信息技术融合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路径。初中历史教学在信息技术融合背景下,需要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机制优化等方面入手,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赋能作用,才能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涛. 信息技术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J]. 启迪与智慧(), 2024, (06): 27-29.

[2]徐大勇. 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J]. 中小学电教, 2023, (03): 16-18.

[3]练丹青.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研究[A] 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三)[C].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 2022: 4.

[4]杨珺珺.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2,(12):37-38+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