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效互动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静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第二高级中学 邮编:4372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效互动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通过对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毛泽东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李白的《将进酒》以及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四篇经典课文的教学步骤进行详细阐述,展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本文提出的四个教学步骤具有逻辑关系,旨在提供一种系统性、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效互动教学法、语文课堂、教学步骤

正文


引言: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高效互动教学法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趋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互动和师生交流被认为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高效互动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还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面对富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如何避免传统的灌输式讲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形成自己的感悟,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的互动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综上所述,高效互动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生动的课堂氛围中体验文学的魅力。本文将结合课文,详细探讨高效互动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步骤,旨在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小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深层思考

在教授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时,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思想。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吗?为什么?” 这一问题不仅能引发学生对自身及他人行为的思,还能引出文章的核心主题——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样的开场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对文本的关注。

接下来,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思想。例如,可以引导他们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不忍心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背后的情感与道德。通过这样的互动环节,学生不仅能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小组讨论后,教师可以组织各小组分别进行观点展示,每组派代表总结讨论结果并进行汇报。这一环节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各组展示时,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同学提问质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讨论,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和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进一步阐述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思想。教师可以结合现代社会的实例,说明同情心和道德情感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今社会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而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利用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感悟文章情感

在教授毛泽东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关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历史纪录片或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人民的期待。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在学生了解了历史背景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文章。在角色扮演和朗读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朗读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再分享体会时,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例如,针对“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句话,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毛泽东在这句话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这样的教学步骤,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还能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情感体验能力。

三、体验美感,引导学生体验艺术美感

教授李白的《将进酒》,教师几位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李白,对诗人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音频或视频播放李白的《将进酒》朗诵录音或诗歌音乐,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体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受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例如,教师可以问:“在《将进酒》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李白?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宴会场景?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仅能够从诗歌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还能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和理解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理解。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要求学生以《将进酒》为题材,创作自己的短诗或散文,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通过这样的创作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结合个人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共鸣

教授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师可以先回顾《赤壁赋》,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诗歌或演示诗歌的视频,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诗歌建立联系。在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共鸣有了基础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例如,教师可以问:“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诗人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梦境?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样的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还能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个人体验和对诗歌的情感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鸣。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人作品分享,要求学生选取诗歌中的某个片段或意象,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情感表达和创作。通过这样的个人表达活动,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情感主题,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学生有了这样的互动体验远比教师一人表演来得更深刻。

总结

本文对高效互动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可以看出,在教学《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毛泽东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李白的《将进酒》以及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四篇经典课文时,高效互动教学法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讨、利用历史背景、调动个人体验等方法,教师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互动性,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情感体验和文学创作能力。因此,高效互动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包如月. 符号互动论下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对策研究[D].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23.

[2] 梁旭娇. 高中语文课堂共同体的主体互动模式研究[D].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3.

[3] 邓明洋. 激情,营造高效互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1(12):129-130. DOI:10.3969/j.issn.1008-8024-B.2011.12.06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