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模型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摘要
关键词
认知模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
正文
引言
高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认知模型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基于认知模型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所以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加强对其重视,并且结合实际合理落实,为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提供助力。
一、基于认知模型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基于认知模型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能够很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认知模型看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不是简单的记忆。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得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借助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认知模型还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升与进步。
(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认知模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1】。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以及思考等不断的发现与解决问题,化学思维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刻。而且,认知模型还强调对知识的动态性处理,这样便能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时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助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有效的提高。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知模型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学习内容。这种自主性和选择性能够很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认知模型还十分看重学习情境性,所以教师可以合理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可以很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于认知模型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高中化学教师也得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确保所教授的内容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要想达成理想的效果,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2】。具体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模型有效的结合。认知模型是人们用来解释和预测认知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型,合理引入高中化学课堂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过程。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模型有效的结合,能够为教师的教学调整提供助力,使化学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如对于后进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和技能开展教学,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选择更为复杂与深入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教学,同时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合理落实启发式教学法
在基于认知模型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中,合理落实启发式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与思考,进而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与发展。首先,教师得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设计出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通过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深入,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3】。例如在化学概念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之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整体显得比较枯燥无趣,学生记忆也不够深入。为此,教师可以引入类比、举例等方式,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实现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得加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采用合适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以鼓励和赞赏为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在学生遇见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克服困难中成长。
(三)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是构建基于认知模型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教学情境的创设应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以便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化学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化学知识。例如在化学反应原理这部分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化学反应实质。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以便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化学与健康的关系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与药物使用等问题,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更为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以有机化学这部分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模型、反应过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概念和原理。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资源,以便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教学评价的改革
就高中化学教师而言,要想促进教学目标更加有效的达成,还应该积极建立与认知模型相符合的评价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得加强关注学生的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而不只是简单的结果评价【4】。这就得代表着需要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能力出发,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表现。就过程评价而言,主要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借助此,能够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等。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能力评价则是说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能够很好反映出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能力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清楚的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提供更为合适的指导与建议。同时,结果性评价也不容忽视,不过得教师结合实际合理分配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的比重,使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认知模型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十分有必要,能够很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不过要想达成理想的效果,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加强重视,积极探究和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的优化,以便更好的促进我国高中化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建桥.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分析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设计[J].高考, 2018(9):1.
[2]龚孝斐.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考, 2023(16):9-11.
[3]黄秀娟,陈迪妹.高中化学"情境·模型"教学模式的实例研究--以苏教版化学1"从铝土矿中提取铝"为例[J].化学教与学, 2017(11):5.
[4]许秀娟.核心素养下模型认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J].考试周刊, 2020(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