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左兆仑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第一实验小学 030013

摘要

当下,小学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与挑战。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尤为关键。文中本剖析当前教学实际,结合政策导向,从兴趣、架构优化、环境营造、细节打磨以及个性培养等维度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与路径,由此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双减;小学;美术教学

正文


引言:“双减”政策指引下,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着提质增效的紧迫任务。当前,美术课堂存在兴趣缺失、内容乏味、教学手段僵化等问题,已成为阻碍教学改革的症结所在。为此,教师需从不同的方向去分析和解决当下的教学困惑。

1、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小学美术教育承载着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力的重任。深入观察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不难发现教学中存在教师引导不足的情况由此延伸出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和创新的空间,促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低状况日益提升而且,教学内容极为枯燥单一,且课堂活动局限于传统绘画技法,缺乏与现实生活、时代潮流的紧密联系,进而导致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难以调动目前,最明显的教学手段单一,且课堂过度依赖传统讲授和示范,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2.双减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途径

2.1兴趣为先,释放压力

双减政策提出后,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一背景教师需明确兴趣是学习的关键,也是减轻学习压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此为教学切入点,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关注,随后设计相应的主题游戏,让他们在兴趣的引导下释放学习压力,从兴趣中汲取学习动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登山游戏》课题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软件,向学生展示“飞行棋”“数字棋”“大富翁”等各种类似棋类游戏,让学生在欣赏、观看、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棋类游戏的魅力和乐趣。再以此为切入,为学生设定主题“探索神秘山脉”活动,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自由发挥,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由此可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体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在设计主题游戏后,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和挑战,进而逐步降低学习压力

2.2创意引领,点燃热情

创意类的课程安排与实施,可以为学生打开艺术的新世界。而且,创意课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和发散思维,更能点燃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富有创新性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发挥主体想象的同时,深刻感知艺术的魅力。

《星空的联想》是一门基于宇宙星空想象的造型表现课。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你们心中的星空是什么样的?星空中有哪些神秘的事物?如果你可以与星空中的某样事物对话,它会告诉你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形成对星空的独特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展示,向学生展示各种星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星空的美丽与神秘。而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兔捣药”“嫦娥奔月”故事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星空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星空事物或场景。基于内容的探讨,教师组织头脑风暴活动活动中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星空的联想和创意。并且,随机选择“星际旅行”“星空音乐会”等主题进行创作,创作期间,学生提出的见解极为多样化,“我觉得星空很神秘,我想画出一个可以穿梭在星际的飞船。”“我想画出一个星空音乐会,各种星球和星座都是观众和表演者。”……这部分创意不仅展现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2.3画面解读,增进理解

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机械能延伸,深知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逻辑思维虽已初步形成,但仍需以具体事物为媒介来增进理解和提高认知。在这个阶段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直观化学习画面和艺术场景。经过具象化的观察,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色彩的和谐,理解线条的流畅,从而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四年级学生对于色彩的感知逐渐由直观向深入发展,开始能够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在《色彩的冷与暖》教学中,课堂上先展示了冰川与火焰、蓝天与落日一系列对比性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这些画面中色彩的冷暖差异。接着预设问题“你觉得这些画面中的色彩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冷色或暖色的特点吗?为什么同样是红色,有时给人温暖的感觉,有时又显得冷酷?”通过这些问题,学生意识到色彩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元素,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由此,他们开始尝试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此时,有用蓝色表现宁静,也有用红色表现热情等促进了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升。

2.4环境熏陶,引发共鸣

环境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和情感提升的关键环节,其构建尤为重要。先模拟环境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艺术概念,同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或者,营造与教学主题相适应的课堂环境,学生能在其中产生情感共鸣,实现自我发展和艺术素养的提升。

在《鸟语花香》美术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大师作品的笔墨技法、构图布局以及意境表达,让学生从中领略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并且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尝试模仿大师的作品,或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加深对中国画的理解和认识。再者,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绘画、摄影、诗歌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将自然之美转化为艺术作品。而且,无论是模拟环境还是真实环境,学生能放松身心,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达到身心共鸣的效果。

2.5细节优化,提升体验

备课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细节,也是课堂组织的行动纲领。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综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要素,结合现实生活,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为每个小组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避免“吃不消”的现象发生。除了分层学习外,教师还可以采取混合编组的方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混合搭配,建立帮学关系。游戏让他们在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互补,并且,进一步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色彩的和谐》课程教学环节,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色彩的搭配和变化,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基础较弱的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调色方法和技巧,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结束语

总之,深入理解和实施“双减”政策,对小学美术教学具有深远影响。从兴趣激发、创意培养、师生互动、教学环境优化到个性引导,教学重构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和主观能动性的增强,也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益,减轻了课业负担。而且,这一变革对于“双减”工作的顺利推进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莉.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J]. 互动软件,2021(12):3717-3718.

[2] 伍翀. 结合双减视域探究小学美术多样教学策略[C]. //对接京津——区域发展 基础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2022:1-6.

[3] 吴燕燕.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探究[J]. 读与写,2022(23):195-19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