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摘要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正文
引言
化学学科作为初中生学习期间的重点组成部分,要想全面提升初中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就必须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给予充分的重视。化学学科自身就属于理科的范畴,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想让学生达到新课程改革所需要的高效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就需要科学合理地优化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理念和实际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们的进一步成长。
一、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中如果想要促进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化改进,需迎合全新的教学要求来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就其实质内容而言,在实施教学优化工作时,需全面提高教学工作的灵活性,还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来制定工作优化的方向。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招生方式发生了多元化的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关注学生的兴趣方向以及自身的特质与特长,通过利用学生的优势特点,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培养,让学生在全新的教育模式中展开学习探究的过程。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内容的实施原则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优化方向,促进学生课堂的活跃性,深化学生课堂的沉浸程度,这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优化教学的重点之一,因此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十分必要的。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一)实现情境教学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融合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化学教学的首要前提,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所秉持的一个基本教学原则就是情境教学的原则。从化学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来说,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构建是没有标准和要求的,这种教学情境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情境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主要依据,来对维度和层次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也要把教学情境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融合。除此之外,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实际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来对化学核心素养的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从备课方面来说,还要对教学情境的材料和教学内容的意义进行一定的关注,比如社会热点或环境保护等方面,对该内容的实际价值和维度进行全面的考虑,并有效的融合化学内容和教学情境,最终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对化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充分的挖掘。
(二)借助化学用语,降低学生学习负担
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用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记忆能力的提升。精准、简明的用语表达能够对相关化学物质的结构和组成进行定量的描述。学生如何有效地应用化学用语往往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化学学习过程。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难度大、数量多是教师应用化学用语的主要特点,然而却又存在一定的连续性。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们要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化学知识的用法和含义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大部分学生都会出现畏惧的心理,自身的学习信心也在不断下降,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将化学用语科学且合理的渗透在课堂中,慢慢引导学生熟悉这些用语。比如从初中生的角度来说,自身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同时自身的学习兴趣也较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将部分简单的化学用语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对三到四个元素符号进行记忆。在学生差不多快要记住之后,教师就可以实施一些比赛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课堂参与性。
(三)设计生活作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化学始于生活,相关化学知识往往和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在设计化学作业时,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一些生活素材,从而使化学作业更具有丰富性,充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化学知识,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完成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对“常见的酸和碱”一课进行教学时,大多数学生对于酸碱指示剂更为感兴趣,致力于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具体的化学知识,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来设计相关的生活化作业内容。可以要求学生对花瓣、果实进行查找和搜集,在捣碎后将其放入酒精,融合过滤后就得到了指示剂,在此之后充分混合一些调味品例如盐、油、醋等,要求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并详细记录下他们所见证的转变过程。这类实践性的作业能够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改进了传统作业形式的弊端,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在彰显作业意义的基础上,也为学生化学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积极开设实践活动,增强绿色化学认知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效结合绿色化学思想可以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也能够对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在环境污染和生态治理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需要引入导入环节,可以呈现出相关的事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教学的方向,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绿色化学思想。比如,教师在对“爱护水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这一课题的核心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如何保护水资源、了解水资源的概况,在掌握这些知识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开展资料查找和调查的过程,来对我国水资源现状有一个清晰的掌握,使学生能够对一些水污染问题有全面地了解。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对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行布置,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课余时间来对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展开调查,以图片的方式记载下来,从而能够为学生环境保护、节约用水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保障。
结论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新课程政策的要求和标准有明确的认知,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从而实现与化学教学有机结合的目标,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成毅.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实现高效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
[2]宋淑玲.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赤子,2019(5Z):1.
[3]张建廷.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1(36):2.
[4]柳明.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设计[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20,006(008):P.177-178.
[5]陈利娟.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4-07-03].
[6]刘改婵.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思考[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9,000(020):196-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