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职;微信小程序开发;线上线下;教学改革
正文
一、前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教学模式在当今教育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9年4月16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中,启动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进一步明确将“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作为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内容[1]。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填鸭式讲授为主,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不足,由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能力不相同,因此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多元化,学生的成绩也得到相应提高。
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是培养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具备移动开发技术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代码编程习惯及较强的文档阅读、编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岗位需求的能够从事小程序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体到微信小程序开发这门课程中,就是遵循“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项目化教学,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到项目策划和开发过程中,以多样化的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后的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在此课程中使用线上线下混合的项目化教学方案,加入了优质在线教学资源,打破了传统学习中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把课程设计从目标、结构、组织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构,让学习过程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授,力求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思想
线上教学在突破时空限制的多元化教学形态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首先线上教学辅助教师完成了课程任务,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信息化水平;其次线上教学让学生可以在课余碎片化的时间内学习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线上教学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精准的分析出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长,学习时段,完成任务情况,并且能够提供给学生和教师进行线上交流和解惑的平台,以此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依据之一。当然线上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线上教学在师生互动上无法达到面对面师生互动交流的效果,教师也无法在线监控到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可能存在设备在线但学生本人不在线的现象,无法面对面观察到学生调试编程界面等问题。因此将线上线下混合在一起的项目教学方案才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
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融合了线上线下两种学习方法的优点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按照项目化结构组织教学,充分利用线上课程优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首先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接着通过任务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起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再通过任务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和理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信心,也可以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三、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阶段
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每周6学时,开展课程内容重构需要确定每周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课前在线上平台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点和掌握情况,以此为依据来调整知识点架构和任务内容,尽可能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把预习内容上传到超星学习通平台,预习内容包括本周预习知识点、预习测验成果及问题反馈。辅助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阶段找出问题,以问题为起点依托学习通、中国MOOC等线上资源寻找答案,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度。预习过程中学生有疑问的内容可以通过平台和教师开展交流沟通,这样师生可以实现课余时时互动的效果。教师还通过平台查看到学生课前预习的完成情况,统计学生的预习效果,帮助其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重难点。
下面以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核心课程《微信小程序开发》中实现注册登录功能为例,介绍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的任务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本章的第一节,教学内容是微信小程序表单组件。教学目标是掌握表单组件在小程序注册登录功能中的应用。本小节要完成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表单组件实现注册页面的设计,从而能够独立掌握对表单的应用。
在课前,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向学生发布调查问卷,了解该班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对本章节内容的了解情况。问卷中,关于学生是否使用过表单,84%的学生都使用过表单,大多数学生使用过JavaScript设计过表单,也非常想尝试在微信小程序中设计表单。教师通过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对本章节的掌握情况,在这个基础上,使用表单完成一个注册、登录页面的设计就是胸有成竹的事情了。教师根据这些学情分析,量身定做了教学设计,从而能够保证教学设计有的放矢,让同学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提升。学生在线上平台对资源的预习行动,教师是可以通过后台观测到的。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内容进行统计发现,超过90%的学生能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预习内容,有的学生会在课前预习环节发现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解答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点讲解给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渐适应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方法,学习兴趣也得到慢慢提高。
(二)课中教学阶段
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课前通过学习平台发布线上学习任务、调查问卷和在线测试等,学生通过完成线上课前预习达到初步了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自己的思考进入线下课堂。在课中,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既要有效借助线上教学,也要重视线下课堂教学。因此需要借助线上线下混合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充分高效的掌握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线上布置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重难点内容进行侧重讲解,对关键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最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讲解反馈。同时,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配好知识点,清晰划分各任务的重难点,以课前预习环节为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优化问题为主线推进课堂,教师运用问题引导策略讲解知识要点,对于线上预习环节中学生提出疑问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师生积极互动,由传统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实践任务,让学生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实践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升到实践操作,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达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目的。在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任务安排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对学习成果开展分享、讨论、评价及反馈,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任务作品,教师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评价和补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间积极开展对话、合作和反思,协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实现了学习共同体,这种互动式学习可以让组员们的关系变得紧密,增强了集体归属感[2]。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自信心,课堂活动中适时开设奖励机制,对任务完成质量高且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加分奖励,颁发最佳表现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到每一组学生的表现,课堂教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而是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过程中使了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对程序开发的兴趣大大提升,使课堂教学内容不再单一枯燥,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感。
(三)课后巩固阶段
教师根据当天课堂内容布置相应作业,作业题目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发布,让学生在线上自主完成作业,操作过程及结果在平台上提交。当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线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沟通和交流方式较传统的课后面对面答疑更具有灵活性,提供学生更多的学习便利,帮助学生对重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促进教学形式科学化与合理化,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课后师生间的沟通,教师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对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根据课后测试和作业对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调研统计,对共性问题及疑难知识点在课堂做进一步讲解,灵活调整课程内容,着重解决重难点。课后线上沟通答疑实施3周后,经过调查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明显提升,主动联系老师获取知识点的解答意愿更加积极,学生的自主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教师在带领学生课后线上答疑讨论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对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在动手能力方面及主动学习能力也都有提升。
在课程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在线上线下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分析,通过对线上学习过程记录、作业提交、测试完成情况,线下课堂的任务展示交流情况等进行综合考量,使评价贯穿于课程全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中互动以及课后延伸。每一章节小节结束后及时把学习过程综合评价结果向学生进行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在一段时间对评价成绩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在课程互动积极参与性和任务操作主动性方面有了提升,自我学习意识得到增强,课堂互动参与也更加主动,学习氛围更加活跃,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对教学活动作出真实、准确的价值判断和评估,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3],通过对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也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四、结语
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教师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者,通过在课前进行预习、成果检测及师生讨论,在课中进行教师讲授、学生分组及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在课后进行学习成果巩固、教学评价及反思等活动,建立学生与教师的良好互动,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学习通平台上建立微信小程序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在平台上实现符合我校师生教与学实际的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把教学资源展现到平台上,发布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实施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上传练习题、复习材料,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并进行实时的在线测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重点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提升的共同进步,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任务协作能力。同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制定了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体系改革的详细而又具体的策划方案和措施步骤,把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把教学内容用一个大的项目串联起来,具体内容任务化。针对每个任务,布置具体的实践内容,争取做到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当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地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任翠池,陈庆惠,李汉挺.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 电子世界,2019(2):55-57.
[2]崔容容,计丽娟,李南楠,任艳焱.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2):104-107.
[3]陈晓凤. 高职院校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 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一)[C].北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2.37-40.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编号:2022jyxm15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