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职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教育;德育
正文
前言:新媒体以其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等特点,为中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创新的教育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层面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对于中职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接触到的信息繁杂多样,价值观易受到外界冲击和干扰。因此,如何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德育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职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深入分析新媒体对中职德育教育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期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通过德育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人生态度,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德育教育,可以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通过生动的案例、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涵盖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德育教育,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文化。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德育教育,有助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校园氛围。同时,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劳动观,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新媒体背景下中职德育教育的影响分析
2.1新媒体对中职德育教育方式的创新
新媒体的发展为中职德育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平台。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多依赖于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而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德育教育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多种形式展开。例如,中职学校可以开设线上德育课程,利用微课、慕课等形式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互动教学,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成长。
2.2新媒体对中职德育内容的丰富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为中职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通过新媒体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和文化,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新媒体上的热点事件、社会现象等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生动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知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3新媒体对中职德育环境的影响
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中职学生的生活和交流方式,也影响了德育教育的环境。一方面,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论坛等方式与他人交流、分享,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新媒体上的信息繁杂多样,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道德观念混乱、价值观扭曲。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环境的监管和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德育环境。
2.4新媒体对中职德育教育的挑战
虽然新媒体为中职德育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首先,新媒体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学生在网络上更容易表现出不良行为,如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等,这对德育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其次,新媒体上的信息繁杂多样,学生难以辨别真伪,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道德观念混乱。最后,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加分散,难以专注于德育教育的内容,这对德育教育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职德育中的渗透策略
3.1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学校应建立包括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在内的多元化新媒体矩阵,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教育网络。通过这些平台,定期发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如解读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展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分享德育小故事等,让学生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借助新媒体平台,可以开发互动式德育课程,通过互动式学习,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即时反馈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1]。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德育活动,如线上主题班会、德育知识竞赛、微视频创作大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新媒体素养
中职学校应加强对教师新媒体素养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素养对于提升德育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位,教师才能自觉主动地提升自身的新媒体素养。中职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新媒体应用培训,包括新媒体平台的使用、内容创作、互动交流等方面。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工具,提高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教师应积极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老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文章、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也可以利用在线直播等方式,开展主题班会、讲座等活动,增强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中职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新媒体应用实践。例如,可以设立“新媒体德育教学创新奖”,表彰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德育教育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也可以将新媒体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激发教师提升新媒体素养的动力[2]。中职学校应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可以建立德育教师团队或工作坊等组织形式,共同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教育问题并分享经验和成果。
3.3创设富有新媒体元素的德育教育环境
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传统的德育课堂打造成数字化的学习空间。通过多媒体展示、在线互动、虚拟现实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中深入理解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老师要结合校园文化活动,融入新媒体元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微电影创作大赛、网络知识竞赛、线上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学校要建设新媒体德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基地可以包括新媒体工作室、网络直播间、虚拟社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新媒体技能,同时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应用。
3.4结合新媒体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德育内容
在新媒体环境下,老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创新德育内容形式。通过制作德育主题的短视频、动画、互动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老师可以设立德育论坛或社交媒体群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德育内容的深入讨论和交流。新媒体具有即时传播的特点,老师可以借助这一特点,迅速传播德育正能量。老师及时发布社会热点事件的德育解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弘扬社会正气。新媒体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德育内容设计上,老师也可以借鉴这一思路,提供定制化的德育内容。例如,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德育需求和兴趣点,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内容。新媒体平台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在德育内容设计上,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德育内容的素材。老师可以引用经典案例、名人名言等作为德育内容的支撑材料;老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设计具有时效性的德育内容[4]。德育内容的设计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来体验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环境下,老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线上志愿服务、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5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培养良好网络行为习惯
中职学校应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普及新媒体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和网络自律意识。老师需要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中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风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学校应制定明确的网络行为规范,包括文明上网、保护个人隐私、不传播不实信息等。通过班会、主题教育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并遵守这些规范。建立监督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网络实践活动,如网络志愿服务、网络文明传播等。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的正能量,增强他们的网络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网络活动,定期与之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网络需求和困惑。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为家长提供新媒体教育方面的指导,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在校园内树立网络文明榜样,如评选“网络文明之星”,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良好网络行为习惯。通过榜样的引领作用,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自觉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结束语:在当今时代,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职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面对这一形势,我们更应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关乎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能够找到新媒体与德育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让德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德育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参考文献
[1]杨丽. 中职德育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J]. 南北桥,2021(8):124-125.
[2]胡建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中职德育[J]. 职业教育,2020,19(10):66-68.
[3]岳莹. 中职德育课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及对策分析[J]. 职业,2020(28):94-95.
[4]甘蒙燕.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究[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4):84-85.
课题信息:2023年度咸宁市职业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编号:2023JKYZJ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