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徐娟

合肥市南岗幼儿园 230000

摘要

托幼一体化作为将婴幼儿保教服务进行整体性思考和系统性规划的重要理念,能够有效拓展我国托幼教育资源、减轻家庭教育压力、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随着社会对早期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托幼一体化发展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旨在分析托幼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托幼一体化,早期教育,问题,对策

正文


一、引言

托幼一体化是指将托儿所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系统的早期保教体系。在脑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托幼一体化教育模式将婴儿与幼儿阶段教育有效融合,优化学前教育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托幼一体化发展对于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提高保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托幼一体化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二、托幼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托幼一体化的实践探索,在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上,提出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参与的实践格局。托幼一体化是新生育政策下我国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我国制度化学前教育的一项划时代的重要改革,但在其实践中调查发现,幼儿园具体实施中还有一些困难:第一个“困难”,是孩子年龄小,其照护的比重远大于教育。孩子小,就意味着对园所专业性有更高的要求,其政府层面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有限。第二个“困难”,是现在的幼教老师没学过托育,一方面是照护难度大,一方面是老师能力不足,有心无力。第三个“困难”,是家长对托育认知度低,招生困难。托育远不像幼儿园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到了年龄必须要上,对家长来说,托育还是可有可无,甚至觉得没有必要上、不应该上。托幼一体化发展存在缺少国家层面指导性政策和规划、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理念与实践脱节、家长参与度不足等诸。

1.缺少国家层面指导性政策和规划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颁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法规,自1981年卫生部颁布《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至今,国家尚未出台针对托儿教育的规范性纲领文件,致使托儿所教育的管理、指导和评价缺乏可以参照的标准。

目前我国的托幼一体化建设,在国家层面尚没有相应的指导性政策,也缺乏相应的建设、从业资格标准和行业监管机制,在专业建设、行业发展上没有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使托幼一体化的健康发展受到限制。虽然社会对托幼一体化“下沉”寄予厚望,但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在照顾3岁以下婴幼儿时还存在一定劣势。因此,即便托幼儿一体化已经成为拓展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但也只是形式和规模方面的改变,而其发展还需要国家层面指导性政策和规划的引领。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教育资源是指教育经济条件,是托幼园所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托幼一体化的发展则需要充足的教育资源支持,教育资源如果分配不均,那么托幼一体化只能成为一句空谈。教育资源支持是形成托幼一体化教育的根本,是实现托幼园所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虽然我国幼儿教育整体向前发展,托幼园所数量相应提高,但是目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仍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城乡之间幼儿教育资源差距巨大,师资数量、师资水平、办学条件都存在一定失衡。

目前的家庭托育点建设,在国家层面尚没有相应的指导性政策和规划,也缺乏相应的建设、从业资格标准和行业监管机制,在专业建设、行业发展上没有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这必然使得家庭托育点的健康发展受到限制。

3.教育理念与实践脱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托幼一体化成为学前教育领域探讨的主要话题,尽管托幼一体化的理念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托幼机构仍未能将这一理念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导致教育内容与儿童发展需求不匹配。

托幼园所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脱节具体表现在托幼园所教育目标脱节。托儿所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没有结合起来,其教育目标的不一致,会使托幼园所的师资配备、教育设施、教育管理等缺乏统一,最终对托幼一体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家长参与度不足

国内外研究表明,家长参与度对托幼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是托幼园所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助于促进全面发展。影响家长参与的因素包括工作时间与参与时间的矛盾、参与内容缺乏新意、参与程度不广泛、缺乏主动性以及互动质量待提高等。家长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托幼一体化的发展效果。

美国作家M·斯科特·派克认为:“父母的爱影响家庭教育质量,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家长对托幼园所的参与体现了对其的接纳和尊重。根据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和家庭教育理论,家长参与托幼园所活动对教育至关重要。然而,在托幼一体化发展中,部分家长对托幼机构信任不足,参与度低,阻碍了其发展模式的推进。

三、托幼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能够增强托育服务的供给质效,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将婴幼儿教育视为整体系统推进,有利于统筹规划托幼园所的发展,有利于优化托幼园所教育资源配置。目前通过对托幼园所现状的详细调查,认为托幼一体化教育模式切实可行,对托幼一体化教育进行尝试,可以为推进托幼一体化奠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升学前教育科学管理一体化水平,进一步研究探索全区域、全方位托幼一体化的发展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

1.建立健全托幼一体化相关法规制度

我国托幼一体化发展尚不完善,急需提升服务水平和加快行业发展。应鼓励托幼一体化机构“上延”,提供支持和保障。对公办园托育一体的大型机构,可根据政策差异扶持,打造全国示范点。实施多渠道结构供给,完善生育、养育政策。加强机构建设和规范管理,提供多样化发展模式。促进与公立医疗机构合作,强化医疗保健与托幼衔接,提供全面服务。

给予适当财政支持,资助托幼一体化机构开展托育保育服务,特别是针对财政困难地区和偏远地区。如提供现金补贴、贴息贷款和资本注入等。还可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降低托幼一体化机构的运营成本,促进机构的健康发展。只有在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和托幼一体化相关的法规制度,才能不断提高托育保育服务质量。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推动托幼一体化教育模式发展,政府应加大对托幼机构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托幼事业,形成多元化的托幼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托幼一体化的早期教育目标,将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的整体范畴,打破部门分割以及托与幼的年龄界限,逐步形成统一体系。通过建立托幼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构建06岁完整的早期教育体系,实行多样化的学前教育管理模式。

推动托幼一体化教育模式发展,应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强化领导职能,完善各职能部门职责,将工作完成情况列入政府督导部门的考核指标,从而加大托幼一体化管理力度,形成在政府领导下,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的管理网络。

构建托幼一体化办学模式,推进办园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以公办园为骨干示范,以民办园为补充的多形式办园格局。在各级各类幼儿园形成一体型、复合型、一体两制等多种托幼一体化办学模式,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托幼一体化运行机制。

3.加强师资培训与教育理念更新

1)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育资源

加强师资培训是托幼一体化教育的基础。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要加强托幼机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建立师资融通机制,将教养人

的师资培训工作纳入正规渠道,为全面提高保教质量提供保证。将托幼园所教育的师资培训与指导纳入托幼教育工作的整体范围之内。

从师资的培养源头出发,中、高职院校要建立通畅的师资培养渠道,扩展高职专业,培养专业的早教教师,为社会发展服务。幼儿园要做好职前职后培训,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早教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整体提升早期教育活动指导水平,将托幼园所教养工作列入教研、科研、进修范围,加强托幼园所教养工作的研究,组织开展管理人员的培训、专题讲座及现场研讨会,逐步完善业务管理体系。通过定期的培训、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将托幼一体化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2)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资源

社会在飞速发展,教育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就必须有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管理水平、高效的领导班子,必须有一套较为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作保障,必须有一支热爱教育、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基于托幼园所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高保教质量,除了应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外,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

4.提升家长参与度与信任度

1)提升家长参与度,优化教育资源

家长的参与度是一种特殊的交互式活动,托幼园所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会使家长明确托幼一体化的发展优势,帮助家长认清托幼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角色,明确应担负的责任,托幼园所作为主持者和引导者应定期对家长进行宣传,让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使其从根本上关注早期教育。

提升家长参与度就必须与家长紧密沟通配合,才能有效推进托幼一体化进程。让家长体会到来自托幼园所的认同感,随时发现家长的积极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在托幼园所的不断肯定和鼓励下,培养其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发挥家长的主体性作用,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并积极进行信息反馈,总结托幼园所一体化发展中的成与败,让家长感受到他们也是参与托幼园所发展的主人,有权利发表意见和建议。

2)提升家长信任度,优化教育资源

加强家长与托幼机构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家长对托幼机构的信任度。托幼园所应该时刻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反馈,及时向家长传达托幼园所的情况,建立家园互信关系。通过开展家长学校、亲子活动等方式,增强家长对托幼一体化发展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家庭教育与托幼园所机构的有效衔接与合作。托幼园所应提供优质的保教服务,让家长满意,提供专业的教师团队和优质的教学设施,打造品牌形象,提高家长的信任度。

四、结论

托幼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对于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托幼一体化发展也面临着缺少国家层面指导性政策和规划、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理念与实践脱节、家长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在建立健全托育服务相关法规制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培训与教育理念更新、提升家长参与度与信任度等方面入手,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的顺利进行。在行政层面全面推进托幼一体化,建立托幼一体化的管理机制,研究学前教育一体化的教育管理机制,制定托幼一体化管理的相关政策,构建区域性早期教育的服务网络,形成全社会关心、多元合作、区域推进、共同开创托幼事业的良好局面。

五、展望

未来,随着社会对早期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托幼一体化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期待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逐步解决托幼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推动早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儿童的全面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红蕾,和润雨,肖宇飞.新形势下推进“托幼一体化”[N].中国教育报,2022-06-26(版次:

02版).

[2]王妮妮.浅析托幼一体化建设[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09-0856-58.

[3]薛生.“托幼一体化”背后的隐忧[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01-0134-36.

[4]王卫.浅谈幼师生听说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原则[J].速读(上旬),2014-06-3026-35.

[5]胡蓉.基于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思考[J].长江丛刊,2020-06-1545-48.

[6]邓清文,建立健全托育服务相关法规制度[N].云南日报,2023-03-07(版次:04版).

[7]徐因之,区域推进农村“托幼一体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幼儿教学研究,2009-01-01.

[8]李满意.以有效课堂教学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J].读与写(上,下旬),

2014-11-15.

[9]金延旭,彭堃,冯宁,张倩,.论如何在大型亲子活动中提升家长的参与度[J].教育教学论坛,2017-03-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