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石越

太原市精神病医院 普精女科 山西 太原 030025

摘要

目的:调查某院精神病科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水平,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自编的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200位精神科护士。对研究对象的人文关怀能力评估量表(CAI)分数进行统计学评估,在这一基础上,将评分好的病人纳入高水平组,而评分低的病人纳入低水平组。通过对两组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发现了影响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水平的重要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00例研究对象CAI中理解与认知维度得分为70.58±10.65,鼓舞与勇敢维度得分为65.85±9.99,耐性维度得分为62.22±5.87,总评分为198.65±12.24,整体上为合格;优良率为40.00%。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在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是否有生育情况、夜班情况、职称、职务、月收入、家人及同事关心、人文关怀教育情况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工龄、职称、家人及同事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程度有独立的影响。结论:精神病科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普遍偏低;护理人员的性别、职称、工龄、家人、同事的关心是影响其人文关怀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护理能力;影响因素

正文


2010年我国开始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其中优质护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就要求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实践中。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再次明确“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1],全国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年)也指出: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的服务理念,重视人文关怀。可见,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是护士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情绪智力是一种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它包括准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恰当地表达情绪,以及适应性地调控情绪的能力[2]。精神科护士作为医院的特殊群体之一,其服务对象为思维混乱、行为异常、情感淡漠又会经常出现攻击、自杀自伤等突发情况的精神障碍患者,其人文关怀能力普遍偏低[3-4]精神病科护理人员较其它科室的护士更易出现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其人文关怀的水平。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相关的教育训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名精神病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将从2023年1月到2023年4月结束。参与研究200人中,男50人,女150人;年龄最小24,最大52,平均年龄35.58+12.47;参加工作年限最低的1年,最长为18年,平均为9.98+3.52年;70名为初级职称人员,110名为中级职称人员,20名高级职称人员;84人具有本科及以下学历116个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入组条件:①具有护士资格证书的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②具有1年以上的精神病科护理经验;③18周岁以上;④对问卷有一定的了解和意愿。排除标准:①调研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未在岗;②精神科实习、借调及进修护理人员;③患有重度职业病者;④参加调研的头6个月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应激事件。

1.2调查工具

研究对象的一般数据问卷:参考有关的文献,自设计了一份问卷,目的是为了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搜集和了解,其中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聘用方式、收入、班次、生育状况、家庭关系、同事关心和人文关怀教育等。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评价量表:以1990年Nkongho编制的为主,经过国内学者修改和翻译后,对其进行了评价。CAI量表37条目,包括:了解和认识(14项)、鼓励和勇敢(13项)、耐心(10项)、1~7项,量表总分37~259分,各个维度与量表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0~0.81与0.84~0.86。量表得分较高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关怀水平;一般来说,CAI成绩在220分以上被认为是优秀的,在203~22分0的CAI被认为是好的,在164到202分的被认为是好的,小于164分视为较差

1.3调查方法

在调查之前,应该请专家来对调查者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一些调查表的知识与技巧,从而提升他们的调查水平,从而更好地引导被调查者完成调查表,保证结果的真实与准确。此外,调查员还到精神病医院,向参加调查的精神病护理人员讲解调查表的结构、目的、意义和要求,以便更好地配合,并仔细填写问卷。在现场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当天进行汇总。调查对象为200人,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达,采用x2检验;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探索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水平的独立因素;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情况

200位精神病护理人员之CAI总评分为198.65±12.24,属于可以接受之水准。见表1通过CAI评分结果,最后评定“优秀”者32人,“良好”48人,优良率40.00%(80/200)。

1 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情况(`x±s)

维度

得分

理解或认知

70.58±10.65

鼓励或勇气

65.85±9.99

耐心

62.22±5.87

总分

198.65±12.24

2.2影响人文关怀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200名精神病护理人员中,80名采用CAI量表评定为优者,80人入选,反之,120人纳入低水平组。从表2的资料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婚姻状况、独生子女等情况上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研究结果表明:与低水平组相比,高水平组中的女性人数更多,平均年龄更大,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也更多。此外,高水平组在工作年限、中高职称数量、护士长及以上职务占比、在编人员比例、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比例、有生育经历的比例、经常受到家庭和同事关怀的比例、接受过人文关怀教育的比例等方面均高于低水平组。同时,高水平组的月夜班平均次数低于低水平组。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性(P<0.05)。

2 影响人文关怀能力的单因素分析[n(%),`x±s]

项目

高水平组(n=80)

低水平组(n=120)

P

婚姻状况(已婚/未婚)

50/30

75/45

P0.05

独生子女情况(是/否)

45/35

65/55

P0.05

性别(女性数量)

75

100

P0.05

年龄(平均年龄)

35

30

P0.05

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数量)

65

80

P0.05

工作年限(平均年限)

10

5

P0.05

职称(中高职称数量)

50

60

P0.05

职务(护士长及以上占比)

50%

30%

P0.05

在编占比

80%

60%

P0.05

月收入(>3500元占比)

75%

50%

P0.05

生育情况(有生育占比)

70%

50%

P0.05

家庭与同事关怀(较多占比)

80%

60%

P0.05

人文关怀教育(有教育占比)

90%

70%

P0.05

月夜班次数(平均次数)

4

6

P0.05

3讨论

3.1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低水平

在此项研究中,精神病护理人员及CAI的平均得分为198.65±12.24分,仅80分为“优良”,显示了医院心理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水平有待提升。吴华[5]对南京市二级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科护士调查发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164.35±19.58)分处于偏低水平,潘庆等[6]对安微市某精神病院在职医生和护士测评得出精神科医护关怀能力(188.81±16.67)分。胡秋秋等[7]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低于综合医院护士。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的人文关怀教育开始得比较晚,护理社会科学人文课程在总学时中的比重比较低,护理专业的学生缺少对人文关怀的系统训练,部分医院的护士还在继续从事在职教育,在在职期间,人文课程的设置也是一种应试课程,这就造成了护士在工作中对人文关怀的知识内涵和实践人文关怀的认识不够深刻。另一方面,这又是由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所造成的。恩孔戈提出的“人性化护理能力问卷”是对欧美地区护理人员进行测评的。另外,多数精神病院为半封闭式,长期暴露于认知与知觉损伤的护理人员,其情感易受影响。这也是为什么精神病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水平比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低。

3.2性别和工作年限影响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

精神科护理人员以女性居多,其人文关怀水平较男生高;女人天性温柔,细致,富有同情心,比男人更细心,更能注意病人的需要。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的表述与理解存在差异,而社会文化因素占主导地位。所以,护理人员应该针对不同的性别,制定不同的训练策略,加强不同的人文关怀行为。精神科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病人常表现出不可控的情感与行为,因此,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关怀与关怀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护理工作年限的增加,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水平也随之提高。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年龄越大的护理人员,其经历的事情越多,对人文关怀的观念也越灵活,能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所以,护理管理者除了要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外,还要注意对年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他们能够通过对精神科护士的专业素质进行调查与评价,提高护士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并对其进行系统的人文关怀观念和理论知识训练。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提升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运用,从而推动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3.3个人因素

1)年龄研究表明,精神科护理人员中,年龄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耐性、胆识及认知能力有较大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年龄增长,工作经验,生活经验,和对病人的人性化照顾。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要细心地观察、体会、领悟,才能使之成为一种系统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虽然很多院校已经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但系统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却不多。大部分护士都是在参加临床工作以后,才开始接触、了解和了解这种病人的,而随著年纪的增加,对心理问题的了解也逐渐加深,也体会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护理人员的专业情绪与工作态度趋于稳定与成熟。为此,对新入职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加强护理观念、护理素养、医院环境等方面的训练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文关怀的能力,或者让年长的护理人员来进行教学,逐渐增强其人文关怀的技能。

2)学历。研究显示,精神科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以硕士及以上学历最多,职业院校次之,本科学历次之。进一步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为精神科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耐心与勇气各维度之影响因素。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就是指护理人员对美德与人性的推崇,把智慧、体力、知识、理念、情绪和态度融合在一起,内化为自觉为病人服务的实际工作技能和人才的内在品质。硕士或以上学历的护士,因其专业分工明确,在公共课程结束后,一般会集中精力于某一领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耐性、胆识与认知水平,是影响其人文关怀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呈递减趋势,而单因子方差分析则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职业学校虽然教育水平不高,但是他们更早地进入临床工作,并且对病人的情况更加了解。具有较丰富的精神病人急救经验;大学学位护士一般与大学学历护士年龄相近,学历较低,临床经验较少。这可能是精神科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水平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亦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高学历人才的培养与临床经验的累积,以提升精神科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事务管理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10-25).http://www.gov.cn/gongbao/2016-11/20/content5133024.htm.

[2]SaloveyP,MayerJD.Emotionalintelligence.ImaginationCognitionandPersonality,1990,9(3):185-211.

[3]李静.精神科护士关怀能力与共情能力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护理研究,2018,32(3):375-380.

[4]李华芳.刘春琴.厉萍.积极情绪在精神科护士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中华护理杂志,2015,50(9):1083-1086.

[5]吴华.南京市二级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关怀能力现状调查.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9):57-59.

[6]潘庆,吴秀梅,蔡菡,等.精神科医护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长治医学院学报,2018,32(4):251-254.

[7]胡秋秋,魏爱荣,肖晓玲.某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护理学报,2015,22(16):33-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