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痰浊阻肺型AECOPD的临床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紫冬咳平方;痰浊阻肺证;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炎症指标
正文
中图分类号:R563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医疗经济负担中排名全球第五,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死因,不容忽视[1][2]。尤其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COPD的发病率偏高,达到了8.2%,且病情反复发作,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困难[1][2],其中,持续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现象是其频繁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不仅引发咳嗽无力,痰液粘稠度加剧,更深层次的影响是促使气道阻塞及感染风险显著上升[3][4]。紫冬咳平方为我科室临床有效验方,现将其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清远中医院收治的72例痰浊阻肺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5]的诊断标准制定如下: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下呼吸道感染等病史,存在持续性气流受限情况(FEV1/FVC<0.7)急性加重期:短期内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明显加重,需要接受住院治疗。痰浊阻肺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7]及《中医内科学》[8]制定如下:①持续性咳嗽或呼吸困难;②痰液呈现白色或粘稠,分泌量显著增多;③口腔感觉黏腻不适;④胃部饱胀或腹部膨胀感;⑤舌苔白腻,或脉象表现为滑脉或弦滑。若症状组合符合诊断要求,即在①②中至少满足两点,同时在③④⑤中任选两条成立,即可确认此病症。
纳入条件明确如下:①患者需被诊断为急性加重型慢性阻塞性肺病(AECOPD),并且是本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②符合痰浊阻肺证的确诊标准;③年龄需在十八至八十岁之间;④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理解和自愿参与。
然而,以下情况将排除在研究之外:①对试验药物有过敏反应的个体;②患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肺部疾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④合并有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长期应用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分组
使用Excel的random函数,生成随机数字,将入选的72个患者随机分配到A、B两组。对照组(A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抗感染、化痰、护胃、解痉平喘、营养支持及其他并发症和脏器功能的对症治疗。观察组(B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紫冬咳平方(紫菀10g、苦杏仁10g、、款冬花10g、瓜蒌皮10g、橘红皮10g、白术10g、苍术10g、前胡10g、、茯苓30g、甘草10g、桔梗10g、厚朴10g、),水煎至200ml,早晚分服,每日1剂,连服7天。该研究所需中药均来源于清远市医院中药房。
1.2.2 观察指标
一般资料指标包括性别、年龄、呼吸、体温、心率;临床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气分析(PaO2、PaCO2)。
1.2.3 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所有定量和定性的数据分析均基于SPSS 27.0软件的处理。对于连续变量,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其结果以均值及标准差(X±S)的形式呈现;而对于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独立性检验。若P>0.05,则认为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反之,P<0.05则代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统计分析两组的年龄和性别其结果表明在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治疗前后CRP比较
两组C反应蛋白值在治疗前 (P=0.127>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C反应蛋白值在治疗后经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值与对照组相比显示显著下降(t=4.352,P<0.01),表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配对样本t检验,观察组降低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比较分析(,n=36)
组别 | C反应蛋白(mg/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后差 | |
对照组 | 46.03±8.55 | 21.54±2.48▲▲ | 21.54±2.48 |
观察组 | 48.62±5.19 | 19.09±2.28▼▼▲▲ | 19.09±2.28▼▼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PCT比较
两组降钙素原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t=1.343,P=0.184>0.05),具有可比性。两组降钙素原在治疗后经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组的降钙素原与对照组相比显示显著下降(t=11.845,P<0.01),表明此阶段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观察组在降低降钙素原的优势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降钙素原比较分析(,n=36)
组别 | 降钙素原(ng/m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后差 | |
对照组 | 1.24±0.30 | 0.54±0.13▲▲ | 0.70±0.27 |
观察组 | 1.13±0.39 | 0.25±0.72▼▼▲▲ | 0.89±0.40▲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aO2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气分析PaO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0.205,P=0.838>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的血气分析PaO2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气分析PaO2水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t=-3.723,P<0.01)。配对t检验显示,观察组在升高血气分析PaO2的优势优于对照组。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比较分析(,n=36)
组别 | PaO2(mmHg)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后差 | |
对照组 | 63.59±3.11 | 75.26±1.61▲▲ | 11.37±3.09 |
治疗组 | 63.73±3.58 | 77.25±2.77▼▼▲▲ | 13.52±4.37▲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aCO2水平比较
两组血气分析PaCO2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Mann-Whitney U=574.5,P=0.408>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PaCO2经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组的血气分析PaCO2与对照组相比显示显著下降,表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配对秩和检验显示,观察组在降低血气分析PaCO2的优势优于对照组。
表4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aCO2水平比较[ (P25,P50,P75),n=36]
组别 | PaCO2(mmHg)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后差 | |
对照组 | 38.54(56.55,60.15,55.66) | 49.44(43.76,48.26,50.96)▲▲ | 28.28(10.15,13.32,17.05) |
观察组 | 34.46(55.66,58.95,64.25) | 23.56(39.22,41.92,43.35)▼▼▲▲ | 44.72(14.04,17.29,22.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
3 讨论
AECOPD是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及死亡的重要因素[9],炎症反应是其主要的病理表现之一,而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为日常临床中评估患者感染程度的常用指标,C反应蛋白(CRP)与全身炎症程度呈正相关,能够较灵敏的反映出患者的炎症水平,因此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能够将其作为监测COPD病情进展的监测指标之一。血气分析(PaO2、PaCO2)是评估患者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手段,作为AECOPD患者常用的监测指标之一 ,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血气分析PaO2可用以评估AECOPD患者是否缺氧及缺氧的程度,以方便针对患者的缺氧程度进行指导性吸氧。血气分析PaCO2是反映肺呼吸功能的客观指标,可以作为评估患者体内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之一,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紫冬咳平方采用多种化痰、降气、润燥的中药,君臣佐使,环环相扣,综合配伍治疗,全方共奏降气平喘,宣肺化痰之功,做到扶正而祛邪,祛邪而不伤正的功效,使人体机能逐步改善,症状逐渐好转;同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方药中的紫苏子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功效[10],《神农本草经》中将厚朴列为上品,其抗炎过程主要是通过影响部分因子的表达,以达到减轻炎症作用。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功效[1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术通过抑制部分细胞中的炎性细胞因子,以达到抗炎的作用[1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术具有保肝,降血糖,抗菌,抗病毒等功能[14]。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茯苓具有抗炎、增强免疫等作用,并且茯苓同桂枝、白术等多种中药材配伍结合使用,能发挥其更强的药效[15]。桔梗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有止咳化痰,抗炎,抗癌、抗氧化、降糖、减肥、护肝、免疫调节等功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研发潜力[16]。厚朴的特性为辛、苦且性温。据研究,其在临床实践中主要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通过适当的配伍都能取得疗效。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常与麻黄、杏仁、生姜和桂枝等药材小剂量配合:而在处理消化系统疾病时,则倾向于与半夏、人参、生姜和枳实等药材大剂量合用[17]。甘草的特性在其能健脾益气、消炎解毒、平喘止咳以及缓解疼痛,同时可以调和各种药物的功效:甘草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皂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类化合物等[18];据现代医学研究,其在对抗微生物感染、维护心脑血管健康、抵御病毒感染、保护神经系统以及抗肿瘤领域具有重要作用[18-20]。
通过综合分析表明,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ECOPD痰浊阻肺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史碧君,张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04):366-369.
[2]姚婉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2004年美国胸科学会年会综述[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5):66-68.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4]唐欣,万南生,杨夏,等.慢性气道黏液高分泌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6):574-578.
[5]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1):856-870.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7]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J].中医杂志,2012,53(1):80.
[8]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2.
[9]张弘,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6,15(02):198-202.
[10]王永奇,邢福有,刘凡亮等.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J].中南药学,2003(03):135-138.
[11]盛永成,王晶,张世洋,等.厚朴药理研究进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02):109-114.
[1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03-104.
[13]JI G,CHEN R,ZHENG J.Atractylenolide I inhibit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via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thways in RAW264.7 cells[J].Immunopharmacology & Immunotoxicology,2014,36(6):420-425.
[14]赵爱梅.苍术的药理作用研究[J].光明中医,2009,24(01):181-182.
[15]游昕,熊大国,郭志斌,等.茯苓多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02):106-109.
[16]常安,孙婉萍,郑一等. 桔梗药性功用历史沿革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25 (07): 73-79.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3.07.015.
[17]潘丽,张伟. 从量效关系探讨《伤寒杂病论》厚朴用药规律[J]. 世界中医药, 2022, 17 (18): 2655-2658.
[18]肖先,李春燕,刘晓龙,等. 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3, 40 (03): 280-285.
[19]张尚龙,连小龙,张楠,等. 甘草活性成分单独及联合西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联勤军事医学, 2023, 37 (02): 176-181. DOI:10.13730/j.issn.2097-2148.2023.02.019.
[20]巩祥贺,何平鸽,吴辉. 重构本草——甘草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39 (06): 594-597. DOI:10.13463/j.cnki.cczyy.2023.06.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