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主题活动推动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提质增效
摘要
关键词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德育主题活动
正文
前言
在深入研究青少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高中阶段作为个体成长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观念逐渐成熟,因此,这个阶段是塑造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教育工作者应对德育主题教育加以特别关注,以此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充分展现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结合实情,明确主题
在教育教学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倾向于将重心放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上,而未给予道德教育足够的重视。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害。德才兼备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德才兼备中德为先。因此,教师应当始终将德置于首位。在面向高中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充分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营造一个有益于他们道德学习的环境,以促进他们积极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人格的塑造。教师首先应对班级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的道德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发挥,进而推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高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学习状态密切相关。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德育教育主题定为“缓解高中生压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和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可以采用课堂教育、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也可以渗透德育主题化教育,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例如,每天晚自习可以拿出10-20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回顾一天中的学习和生活,用聊天的形式,说说一天中的开心和失望,也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样的互动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和消极情绪,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得到提高,他们的心理就会变得更加健康。
二、传统节日,德育载体
中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点已毋庸置疑。值得注意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巧妙地将中国的传统节日元素融入其中,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各种传统佳节庆典中,学生们能够充分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接触并学习到丰富的文化精粹。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有助于学生博古通今,更能在培养他们家国情怀的同时,增强其道德责任感。
如,教师可以在端午节这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中,设计相关教学活动,以此为契机对学生展开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能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文化和气节教育真正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在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道德素质。通过向学生讲述屈原的事迹,我们引导他们深入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充分认识屈原为国家不惜牺牲的豪情壮志。此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对国家建设的热情。在启发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强调,尽管当前身处和平时代,但作为一名高中生,同样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爱国情怀。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并期望他们成长为建设我们伟大国家的中坚力量。
三、社会热点,内化素养
在当今信息时代,道德教育可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随着网络信息的海量涌现,网络上经常出现网友对各类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因此,教师们可以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与这些社会热点问题相融,对他们展开富有深度的教育。这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体会道德教育的丰富内涵,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而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形成更深入的认识和领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筛选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也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寻找。选取这些问题时,教师应注意涵盖与道德教育相关的知识点,以便让学生们自由发表观点。这样,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学生的道德教育水平可得到显著提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可引入“新闻时事分享”热点内容,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他们营造良好的交流空间。当前,高中生热议的问题大多围绕学生的学习、休息和个性发展之间的平衡。通过关注并讨论这些问题,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可得到有效提升。
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正面临人生的关键转折点。为了能够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他们需要积极投入学业,然而过度学习往往导致他们缺乏足够的休息。这一现象已被广大高中生所认同。因此,教师可利用这个问题作为热门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他们充分表达个人想法,打开心扉,表达感情。通过相互交流,学生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还可以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即时调整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估,从学生的角度理解问题,引导学生从教师的角度领会教师的观点。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同时也更好地理解他人,为日后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奠定良好基础。最终,通过自主学习和自我表达,学生的道德素养逐步提高,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
四、定期班会,人格健全
班会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包括知识竞赛型、娱乐型以及游戏型等。这些不同主题的班会可以从多个角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德育内容,从而使德育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通过这些班会活动,学生能够形成对德育的深层次认识,并有助于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教师可以不断完善高中生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将其融入班会活动中。例如,教师可以将文化基础、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等主题作为班会的内容,并制定出详细的计划。班会活动不应仅召开一次,而是应确保每周都进行一次,以便将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分周分次展开。这样可以使每一项道德教育内容都渗透到学生中,使他们逐步掌握不同层次的道德教育知识,从而实现更完美的自我成长。特别是对于新时代的高中生,他们更需要具备突破进取的能力,在掌握更多学习技巧的同时,还应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学生不仅应关注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应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同样重要的塑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保证学生在学术及个人生活中得以成人成才的关键。同时,通过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他们的自信和活力,生动地展现我国当代高中生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常建忠.新形势下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实践策略[J].美眉,2023(4):0025-0027.
[2]谭毅.有效实施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新潮电子,2023(1):241-243.
[3]闫祥.高中阶段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新作文:教研,2022(10):0139-0141.
江西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利用德育主题活动提高高中生德育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2PTYB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