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警理论简析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策略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高越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朔州车务段大新站 036000

摘要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对危险货物运输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实时监控运输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在风险发生之前发出预警,使管理人员有充足的时间采取应对措施。预警系统应该包括传感器、数据分析软件和决策支持工具。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对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安全监管、增加安全投入、提高人员素质、优化运输路线等。将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风险管理过程需要持续的监督和反馈,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监督可以包括内部检查和外部审计,反馈则可以用于评估现有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调整和改进未来的策略。


关键词

预警理论;铁路罐车;危险货物

正文


引言:确保罐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合理安排运输任务,避免罐车在载有危险货物的情况下过度疲劳行驶。密切关注罐车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总的来说,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将有助于提高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一、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概述

(一)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的概念

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是指在铁路罐车运输危险货物的过程中,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以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的管理活动。这包括了对运输工具、货物、运输路径、操作人员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将铁路运输危险货物所存在的潜在危险性降到最低程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或失误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到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旦出现事故就会引起严重后果,给国家、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因此,铁路罐车危险货运风险管理就是要使铁路运输系统的所有参与者都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危险物质带来的损失。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共同进步才有成效。

(二)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的目标

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危险货物的安全运输,防止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提高运输效率。根据该管理目标,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以定性指标为依据的多准则决策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指导铁路罐车危险物资运输方案选择。最后,针对具体实例进行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1]。结果表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改进后的专家咨询法可以有效地对铁路罐车危险货运风险程度做出评估。

(三)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的内容

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通过物理检查、数据分析等方法,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将这些风险因素分为4个等级:一般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利用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各风险影响因素之间的权重,形成综合评价矩阵。应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隶属度函数,判断不同类型的风险等级。对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响应措施和事故处理措施。定期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对新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2]

(四)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的方法

确保运输活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对运输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如安全监控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来提高运输安全性。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确保安全作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种生产经营信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现场监督检查,严格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发生时的紧急疏散、救援和事故处理程序。定期对铁路罐车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共享运输信息,提高运输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3]。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二、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识别

(一)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识别方法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它是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的过程。通过风险识别可发现影响运输安全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并分析其发生概率和后果,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以达到降低或消除各种风险隐患的目的。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缺乏认识。因此,加强对铁路罐车危险货运风险识别工作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在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识别中,通过现场检查和询问相关人员,了解运输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包括运输工具、货物、操作人员、外部环境等。利用已有的数据和信息,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因素。邀请专家对运输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对以往类似运输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当前运输风险识别提供参考。

(二)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识别过程

明确风险识别的对象和范围,确定需要关注的风险领域。收集与运输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历史数据等。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获得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值,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风险指标的权值。利用专家打分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各项风险指标的隶属度,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最终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分级顺序给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建议,从而实现全面而深入地进行风险识别工作。运用上述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因素。将识别的风险进行分类整理,形成风险清单。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新的风险因素,并进行更新和调整[5]

(三) 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识别结果

识别出潜在的运输风险因素,包括人员操作不当、设备故障、外部环境影响等。对不同的风险因素,分析其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打分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分配,得到各风险因子相对于总目标层的重要性排序。根据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确定各项风险控制措施的优先次序,从而制定相应对策以减少或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同时通过事故树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出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量及损失值,提出相关建议,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铁路运输企业在开展铁路罐车危险货运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源。最后基于风险识别结果和关键控制点管理理论,构建了铁路罐车危险货流应急响应体系,以期提升铁路罐车危险运输系统的安全性[6]

(四) 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识别结果分析

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可以对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的风险管理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风险管理效果。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分为四类:高风险因素、中等风险因素、一般风险因素和低风险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因素,应该采用对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其中,高风险因素包括自然灾害、人为原因和自然条件。中等风险因素是指意外事件,一般风险因素是指非人为因素。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如加强安全监管、增加安全投入、提高人员素质等。对于高风险因素,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对于一般事故,要做好预防工作;而对于重大或特大事故,则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避免重大损失。通过持续的风险监测和分析,不断完善和优化风险管理策略,确保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三、 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评估

(一) 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量化,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可能的影响程度。在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评估中,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评估。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常见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评估。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具有明确数据支持的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评估。邀请专家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打分,根据专家意见对风险进行评估。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复杂、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评估。在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风险发生的概率、影响程度、可控性、紧急响应能力等,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7]

(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对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安全意识、应急处置能力等。包括运输工具的性能、维护保养情况、应急救援设备等。包括天气、地形、道路状况、外部干扰等。包括货物的性质、数量、包装情况等。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安全监管等。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建立一套全面、客观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人-机-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该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从而达到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三)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为了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可以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包括已识别的风险因素、相关数据和信息等。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并对方法进行建模和优化。如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其中,层次分析法能够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而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基于隶属度函数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它克服了主观判断带来的缺陷,使决策更加科学有效。根据输入数据和评估方法,输出相应的风险评估结果,包括风险等级、影响程度等。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可以自动化地进行风险评估,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和质量。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更新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环境。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以及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问题[8]

(四)风险评估实例

以下是一个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评估的实例:

假设某铁路罐车正在运输易燃液体,根据已识别的风险因素,对其进行了如下风险评估:

1. 人员因素: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较高,但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2. 设备因素:罐车性能良好,但维护保养不及时可能导致故障。应急救援设备齐全,但数量不足可能影响应急响应能力。

3. 环境因素:道路状况良好,但天气可能导致道路湿滑或结冰,增加事故发生概率。

4. 货物因素:易燃液体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泄露和燃烧的风险。

根据以上分析,该运输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需要加强安全监管和应急响应能力,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保养。

结束语:

将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执行机制,对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风险管理过程需要持续的监督和反馈,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监督可以包括内部检查和外部审计,反馈则可以用于评估现有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调整和改进未来的策略。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通过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以确保铁路罐车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王伶俐,海涛,张星臣.基于风险控制的铁路危险货物罐车优化配置仿真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8, 8(1):5.

[2] 栾婷婷,郭湛,庞磊,等.基于组合权重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预警模型[J].铁道学报, 2017, 39(12):7.

[3] 鲁逸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实时风险预警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4] 黄西菲.移动危险源视角的路域宏观安全风险分析管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5] 边可,李学伟.基于HAZOP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预警[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6(6):93-98.

[6] 李凤绪.基于风险分析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径路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7] 孙玮.基于物联网的铁路危险货物罐车监控系统研究[C]//第25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2017.

[8] 吴亚琴.基于预警理论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