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安瑞兴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西葛镇西尖坨村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行业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风险挑战。建筑安全问题是热点问题,是重点关注的问题,更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安全管理建筑施工,控制建筑施工风险,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配合,需要长时间的开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的研究,为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发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风险控制

正文


建筑施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安全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控制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建筑施工涉及多个领域、多个环节,其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一)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充满复杂因素和潜在风险的工作环境。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很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如高空坠落、坍塌、触电等,这些事故往往会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首要意义就在于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能够减少或避免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也能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也能避免因安全事故而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二)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与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密切相关。一个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能够促进工人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保证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安全事故频发,不仅会影响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还会导致工程进度受阻,甚至可能引发质量问题。而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工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同时,安全管理也能够减少因事故造成的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

(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建筑施工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不仅会影响城市的形象和声誉,还可能引发社会的不满和不安定因素。通过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也能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条件。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现状

(一)安全管理体系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 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随着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日益充足。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企业或个人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执行不够深入,导致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够健全。尽管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但仍有部分企业存在机构设置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 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存在专业知识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难以胜任安全管理工作。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与评估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目前,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 风险识别不够全面。由于建筑施工涉及的工序繁多、环境复杂,风险因素众多,而目前部分企业在风险识别时往往只关注一些显性的风险因素,忽视了隐性的风险因素,导致风险识别不够全面。

2. 风险评估方法不够科学。风险评估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但目前部分企业在风险评估时仍采用传统的定性评估方法,缺乏量化的风险评估手段,导致风险评估结果不够准确。

(三)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核心内容。目前,风险控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预防措施不够完善。预防是风险控制的首要手段。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预防措施的制定和执行上还存在不足,如安全设施不完善、安全培训不到位等,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 应急处理能力不足。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应急处理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急处理能力存在不足,如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资源不足等,导致在事故发生时难以迅速有效地应对。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奖惩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的责任到人。安全教育培训是增强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安全规程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安全检查机制是确保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可控。应急预案准备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制定科学、实用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企业在突发事件下的应对能力,减少事故损失。技术保障措施是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监控、预警系统等,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优化是保持安全管理体系活力和适应性的关键。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和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不断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和优化,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二)风险控制措施实施

风险控制的首要任务是识别和评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这包括对施工现场的环境风险、设备风险、作业风险等进行全面分析,确定风险的来源、性质和可能造成的损失。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明确风险的大小和优先级,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减少或消除危险源,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加强安全管理,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员工遵守安全规定。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减少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受伤的风险。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预防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预防建筑施工中的各项安全隐患,从而将施工危险降到最低,提升施工的安全素质,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三)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

监督检查是确保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监督检查还可以评估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为改进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持续改进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题。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措施。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教训,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根据实际需要和监管要求,不断优化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是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为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运生,孟竹.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探讨 [J]. 建筑机械化, 2022, 43 (10): 102-104.

[2] 陶梦婷.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3] 舒敬慧.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J]. 居舍, 2019, (26): 139.

[4] 高鹏.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 (12): 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