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探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李明明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

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的阶梯性与多元性,开展跨学科主题项目课程。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应推进跨学科发展,教师需要对教学手段及内容进行优化调整。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积累学习经验,感悟数学的独特美感及思维架构。在综合应用多元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得以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及关键技能,教师应整合各学科知识要素,助力学生构建跨学科知识桥梁,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学习道路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项目学习;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

正文


引言: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深入推广下,小学数学对于国家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日益明确和具体。为了逐步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需要进行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进与更新。因此教师要将跨学科教学方法视为拓展教学的关键途径,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教师应融入实际教学环境,运用跨学科理念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小学数学课程作为基础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正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传统数学教学方式过度侧重于知识传授,却时常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丰富多样,对教师的教学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逐渐扩大,为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显著的挑战,如:在教育过程中,针对每位学生的特定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已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需要创新与改革。

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从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需求和兴趣为核心的学习模式转型。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调整授课策略,采用多元且具有弹性的教育方法,以满足学生成长的不同需求。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元素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同时,教师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平台和智能化学习程序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和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如:教师应设计贴近日常生活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集体协作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意义

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学科界限,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的数学理论、公式等基本知识,而是将语言文字、艺术、计算机技术、音乐等其他领域的知识融入其中。通过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实现持续的成长与发展。

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改革传统的基于学科划分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在于消除课程之间的孤立状态,跨越学科间的壁垒,实现各类课程内容的整合与统一,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学习与应用,有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领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有助于实现各学科的紧密联系

在推动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构建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扮演引领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技能应对各种挑战,确保在参与实践活动和自主学习中不断反思。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与方法呈现出更高程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主题也更加富有趣味性,从而使其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综合表现,主动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问题研究的全过程,并深入剖析事物背后的内在原理。学生通过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得以探寻精准的答案,进而达到不断提升整体技能与素质的远景目标。在此阶段,大多数学生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彰显出自我认知的鲜明特质。教师需明确指导方针,注重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与共享,便能洞察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况,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持续优化和提升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自发、自愿地完成知识学习,深化学生对数学的领悟,从而实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能够运用所学进行深度思考的长远目标。

三、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路径

(一)确定学习主题与人物

首先,教师可以针对数学密切相关的主题进行项目学习选择,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求知欲,如:“数学与艺术”、“数学与自然”等。比如:在“数学与艺术”主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几何图形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或通过绘画方式来认识比例与对称的原则。其次,教师可以制定跨学科项目学习计划,包括项目时间表的设定、活动架构、必要物资资源的保障以及评价方法的选取。在制定此计划时,教师需充分平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积极性,同时预判可能遭遇的难题与挑战。比如:教师需要制定详尽的计划,确保各项任务在规定时限内得以顺利进行;预先备齐所需工具与设备,如测量仪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制定评价清单及相应评分标准,从而公正地对学生表现进行评判。再次,融入项目核心元素,运用包括叙述、摄影和影像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对相关项目活动的热情。教师通过引入与项目核心元素紧密相连的有趣故事和实例,以及展示与之紧密相关的摄影和影像作品,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例如:在“数学与自然”的主题下,教师可以播放关于植物生长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植物成长的过程及其独特属性。最后,引导学生对项目主题产生疑问,进而进行深入探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勇于表达的机会,分享学生对项目主题的理解与观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协助学生进行深入反思,并提供更为详尽的指导。比如:在“数学与艺术”项目中,教师可提问:“你认为数学与艺术之间有何种关联?”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来解读艺术作品?”

(二)制定学习目标

首先,教师需要依据教育大纲及学生实际状况,设定项目化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掌握数学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开展具体项目策划。在跨学科项目学习中,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核心,将项目目标细化为一系列实际且易于执行的任务,确保在每个环节中,学生都能精准地提升数学技能及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设计项目时,需要全面权衡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现实状况,优先选择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或学生热衷的主题,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独立、协同及研究式学习,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协同合作和研究能力。最后,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适时给予学生指导,调整项目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项目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使学生能够回顾个人学习经历,提炼个人学习心得,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反思能力。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将过程与成果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两方面的表现。

(三)知识探索实践与数据整理分析

首先,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小组,共同探索与课程主题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同时每个小组会选取一个与项目主题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援,协助学生小组寻找最优资料和策略以完成研究。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实施具体项目任务,如测定、统计、绘图等,促进学生搜集数据,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学习,主动收集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基础解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实验设备及相应工具,并指导学生准确执行实验与观察。在“数学与艺术”项目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设计和制作各种艺术品,如利用几何图形进行立体造型或计算图案的对称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美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测量校园中建筑物的高度和面积,结合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能够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如分类、编号等。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Excel或其他电子表格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归纳。最后,学生通过运用各类数学工具(如图形、平均值、中位数等),能够解读并推断相关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统计软件或亲自创建图形,以深入探讨数据。同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与支持,帮助学生熟练运用统计分析的策略与技术。比如:在“数学与艺术”项目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并研究各类艺术作品中的几何元素运用,进而理解其在艺术领域的作用与价值。

(三)成果展示交流与反思与总结

首先,学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展示项目成果,如设计海报、制作PPT或构建模型,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偏好选择展示形式和主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协助,帮助学生整合展示资源,以提升展示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参与团队讨论或开展全班互动,以便分享各自的项目成果与感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比如:在“数学与艺术”项目中,有助于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作艺术佳品,并倾听他学生的观点与建议。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并剖析自身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果,识别并巩固其优势与不足。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撰写反思性的文章,或通过口头陈述的形式概括,以便学生整理出个人在项目过程中的成就与收获。比如:在“数学与艺术”项目中,学生可以回顾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探讨自身的长处与短板,并提出改进的途径和策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或整班方式进行互动,促进学生间的经验交流与心得共享。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就个人项目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与挑战展开讨论,同时分享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四)项目拓展应用与评估

为确保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与信息,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项目主题。例如,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将项目中所学的理论应用于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尝试将所学理论与技巧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从而提升其实战能力与问题解决智慧。比如:在“数学与艺术”项目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运用数学技能创作艺术品,同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规划家具摆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技能。在项目评价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衡量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及其提升程度。观察法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热情,并评价其协作技巧及团队协同精神;而问卷调查则可探讨学生在项目中的满意度及收获。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全面评价,以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并对项目成果进行公正评价。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项目报告、展览资料等进行评分及排序;同时,通过访谈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项目成果的认同度及反馈。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对传统教学方法产生了改革与转型,将数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入各学科学习过程中,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还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学习中实施跨学科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创造力,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落实新课标要求,结合生活与教材内容,灵活设计跨学科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静.面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10):50-52+56.

[2] 丁艳.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数学跨学科大单元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24,(16):63-67.

[3] 叶志高,蔡明生.基于跨学科素养融合的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探究[J].知识文库,2024,40(07):68-71.

[4] 陶阳.多样态融合: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24,(11):15-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