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中路基与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危杨

江西隆锦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

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区间的经济交流。私家车数量日益增多,大型货运车辆超载等问题屡见不鲜,使得我国各大城市交通出现超负荷运载的情况,路面破损严重,道路交通质量与安全问题越来越突显。故而,为了保证公路桥梁路基与路面施工质量,就必须深入探讨主要技术,并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优化措施,保障公路桥梁工程中路基与路面施工质量,全面保证路面畅通,从而推动经济的稳步增长。


关键词

公路桥梁工程;路基与路面;施工技术

正文


前言: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建设了统一大市场,一方面促进了“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的双循环,另一方面加速了“城市经济—乡村经济”的双流通,为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路工程作为流通环节的重要载体,始终发挥着“桥梁”作用。实践表明,在新建与改扩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效果直接影响着公路的运营效率,因此,施工单位有必要加强对公路桥梁工程中路基与路面施工技术的研讨。

1公路桥梁工程中路基与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1.1路基开挖技术

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中,路基开挖是一项重要出环节,实际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设计好的图纸对技术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并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场地清理工作,认真监察路基开挖现场管线埋设是否合理,以防埋下安全隐患,避免造成建筑企业经济巡视。完善系列施工准备后,相关人员需要对现场进行精准的测量,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合理设置控制桩。当遇到多雨季节时,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做好防水技术处理工作。目前,在路基开挖施工作业中,大多数情况下采取直接开挖或者爆破施工技术等。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要结合地址的具体勘察结果,选取最适合的施工方案,同时做好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准备事宜。

1.2路基填筑技术

首先,进行填筑前,施工人员需要对现场可能会影响施工质量和效果的杂物进行及时的清理;其次,做好项目基底处理,采取碾压和护墙等处理措施,对特殊施工环节进行处理,防止路基不均,导致沉降和开裂;最后,科学选择填筑施工材料,以此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做好施工成本把控。针对需要土石混合填筑项目,可考虑使用分层分段填筑技术,先在下层填筑低透水性材料,然后进行上层施工。

1.3路基压实处理技术

首先,利用相应压实工具,针对低于30厘米厚度的土层,采用分层铺筑方法,使用用重型压实机械设备,对路基进行压实处理。对于同类型的土层,采取轻型压实机获得的最大干密度,应该低于重型压实机获得的最大干密度,但最佳含水量比较大。现阶段来看,大部分施工单位都会在路基压实处理方面,采取重型压实方式,并配备相应的压实机机械。50T震动压路机单层压实厚度低于30厘米,使用吨位比较大的压实机设备时,压实功会增大,而此时压实度也会有所增加;其次,路基压实作业中要全面检测现场施工效果,确保路基压实度满足要求。参与路基压实度检测的人员要足够专业,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给上级单位,以便上级部门制定调整方案,确保路基压实度满足施工要求。

1.4路基边坡施工技术

通常情况下,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边坡类型,所以实际施工操作当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边坡勘察工作,充分考虑施工场地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要素,不断优化和改改进边坡设计方案,直到合适为止。具体操作时,科学设定边坡位置,根据施工现场勘察获得的数据,选取最佳施工技术和方式。现阶段,采用最后的路基边坡防护技术就是植物防护,应用期间,主要通过液压喷播植草模式,在边坡上喷射草籽、肥料以及土壤改良剂等,以此实现绿色防护。对于特殊边坡而言,使用土工网植护坡技术等,达到边坡有效防护目的。

1.5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公路桥梁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要想有效的发挥出该项技术的价值和作用,就应该要先确保各项材料品质。首先,在选择材料时要慎重,确保砂石、水泥等方面满足相关要求,在配比混凝土时要控制好配合比,一旦配合比的准确性不足,就会影响到材料的使用性能,会提高路面病害发生的概率。其次,在设计配合比时要先进行试验,经过反复的试验明确好各类材料的比例。为了避免计算出现失误,要多次重复计算,对参数适当的调整,对各材料的用量进行明确。只有设计出合理的配合比方案,才能为实际施工提供有效的指引,为各项材料配合比的调整提供依据。再次,在对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速度,把控好混合料的整体状态。拌合的方式要控制好,并保证混合料出厂时的温度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在运送到施工现场时混合料的温度不能超过140摄氏度。最后,控制好摊铺效果。摊铺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摊铺前应该要将下承层清理干净,提升下承层的整洁度和平整度,以免在后续施工中留下隐患。在摊铺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控好技术标准,依照要求来摊铺,控制好摊铺的效果。要提前准备好摊铺机,并加热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需要放置17分钟,温度达到70摄氏度后就要开始正式的摊铺。在摊铺的过程中要保证理清混凝土料车温度不能低于128摄氏度,摊铺机的运行参数也要把控好,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确保摊铺机的振动频率和幅度能满足实际需求,此外,还应该要控制好摊铺机的速度,以此才能保证路面碾压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摊铺机要保持匀速运行的速度,要缓慢、持续的供应混合料。关键是要保证仓筒内拌和料规律扰动,实现混合料均匀铺展;合理控制洒布量,避免洒布数量过大,出现路面泛油的现象。

1.6排水施工技术

首先,严格管控路基排水施工各个环节,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路基排水施工需要较多的排水设备,边沟作为路基排水施工常见方式需要施工方根据所在施工地区实际水文情况来定。在不透水的山坡设计边沟可满足路基排水要求。除了边沟排水,路面排水也是路基排水的方式之一,路面排水可以将积存在路面上的雨水及时排出,避免雨水渗入到路面。此外,及时排出雨水,可减轻对路基边坡的冲刷力。现如今,公路桥梁工程路基排水施工中,多数采取集中排水方式,操作过程中,主要将隔水袋布设于路肩的外部,同时设置相适应的排水口,这样雨水便可以通过此排水口,流入到水沟当中;其次,地下排水设备施工,作业期间,需要做好暗沟和隔离层处理。这一排水方式能够有效的将排出流向路基的水进行隔断,确保路基下层结构的干燥性,避免雨水对路基的侵蚀,此外也可以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防范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的路面松散问题。

1.7防护与加固技术

1)植物防护与加固技术

此种防护与加固方式能够发挥美化环境的效用,同时可以实现边坡土壤温度、湿度的有效调整,提高边坡稳固性。对于边坡坡度偏低以缓和土质坡面,可以采用植物防护技术。

2)工程防护与加固技术

工程防护与加固技术一般涵盖浆砌片护坡、喷浆处理和混凝土喷射等环节。对于软岩层边坡风化严重,无法承受山体压力,比较稳定的边坡,适合采用工程防护与加护技术。

3)冲刷防护技术

此种防护技术常见于沿河路基地段的边坡。冲刷防护一般涉及间接、直接两种防护方式。施工单位采取冲刷防护技术时,需要将抛石堆水下边坡控制在1:1.5范围之内,高水位、高流速条件下,抛石堆水下边坡需要控制在1:2-1:3,同时抛石防护顶宽至少为最小石块尺寸的两倍。

2公路桥梁工程中路基与路面施工优化措施

2.1结合先进数字技术,深化设计方案

首先,设计单位应引入BIM技术,一方面让设计人员将CAD二维设计图导入Revit软件建立三维设计模型,然后通过其中的“族库”功能,完成总项目、分部项目、子项目,直到最后一项完成的“族模型”设置,促使整个设计图可视化。另一方面,在总设计师引领下,各专业设计人员应分配好任务,其中负责路基路面的设计人员应利用该技术的设计功能,对原设计方案进行深化与优化。其次,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应进行实时沟通与交流,并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意见进行讨论,并尽可能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设计图优化之中,为后续施工方案设计提供思路。最后,设计单位应按“CAD软件→Revit软件→Navisworks软件”的导入顺序,将二维施工图转变为三维施工模型,再将其导入Navisworks软件,利用该软件的“动画模拟”功能,对路基路面施工全过程进行可视化仿真模拟,完成对施工场地的优化、安全施工距离的确认,以及施工隐患的预测。考虑到新时期此类工程功能较多,同时为了确保连接位置、管线连接等方面的连接效果,设计单位应进一步借助其中的“碰撞检查”功能,完成相关检验等。

2.2加强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控制

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性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基层平整性、碾压时间、施工接缝和温度等等。若面层松铺厚度不一致,经过压实的压实度不均匀,则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其平整性会大大的降低。对此,进行沥青混凝土碾压施工时,要合理控制温度,避免高温下发生裂缝或者推移等问题,给路桥整体使用带来影响。进行初压操作时,使用轮压路机,利用双驱双振压路机静压收光,将各个阶段的碾压温度控制在初压120度,复压110度,终压105度。施工结束后,检查碾压接头平整度,使用切割机设备,将立茬切除,剔除接缝处表面大粒径石料,然后进行细料填补,去除细料,做好清理处理,以此确保面层平整。

2.3控制和管理好底基层的构筑技术

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对其底基层实施石灰土或者石料铺设,能够提高公路路基整体稳定性,确保其平整性。在这一施工环节中,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土料配比科学性、合理性,搅拌充分性、均匀性。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严格遵循规范的实施标准,结合先进现代化设备,全面考量详细实施流程。值得注意的是,避免土料分布不均匀,影响公路路面平整性,防止配比不科学,降低公路桥梁路基坚固性。

2.4培养专业人才

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技术人才是影响工程最终质量及效果的直接因素,可以说,大多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都需要建设人员的支持。然而,近年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专门技术人才相对匮乏,无法保障足够的建设工程项目技术支持。对此,建筑企业在开展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路桥梁工程实际建设需求,注重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做好岗位培训,不断增强其技职业素养。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促进人才交换,为建筑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人才保障。

2.5健全现有监督机制,实施动态监督

首先,承包商、监理单位应通过协商沟通健全现有的监督机制,各自按全过程管理要求,制定全过程监督机制。其次,总承包商应承担监管责任,增强对分包商的监督。例如,部分承包商使用表单制将各工种分包商的工作任务分解到每周和每天,并通过制作“周任务表单”与“日任务表单”,实现了对定量化监管,有利于保障技术指标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监理单位应切实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一方面应按需求配置监理人员,满足全过程跟踪监督要求;另一方面应利用集成管理平台提供的便利条件,与专项管理小组开展协同合作,在共享管理数据的基础上实时调整监督任务,确保监督的全面性。例如,路基路面施工效果与环境管理密切关联,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但承包商的环境管理意识不强,在施工中容易造成环境危害,间接埋下施工隐患。此时,监理单位应通过协同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并向管理小组共享相关信息等。

3公路桥梁工程中路基与路面施工优化的重要价值

3.1提高路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中,路基施工至关重要,是路面施工的基础,因此,必须做好公路桥梁路基质量控制。科学制定路基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技术重点,严格把控填料质量,采取分层填筑+碾压方法,提高路基承载性,增强路面稳固性,最大限度避免路基沉陷或者裂缝等质量隐患发生。

3.2提升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活动当中,工作人员需要基于质量控制目标,结合实际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规划,掌握路面施工质量监控重点。与此同时,适当的优化和改进混合料配合比,有效开展路面碾压施工,做好质量控制,提高路面压实性和平整性,继而满足日渐增多的车辆通行之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涉及因素较为复杂,在道路运行车流量不断加大、承载力要求不断提升背景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施工现场实际对施工技术应用进行优化,同时还要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应用培训,以更好的提升整体施工质量,为公路桥梁运行安全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忠.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J].四川建材,2021(5):163-164.

[2] 杨卓伟.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7):82-85.

[3] 范张强.试论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把控[J].四川建材,2020(9):141-142.

[4] 郑志峰.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9):218-219.

[5] 江练新.市政道桥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3):84-8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