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任海霞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镇中学252039

摘要

核心素养理念为地理教育带来全新的教育观,促进地理教学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的转变。地理教育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优势,思维导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工具。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知识构建和核心能力培养,在课堂各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和教学方式,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核心素养;思维导图;地理教育

正文


 

一、核心素养与地理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核心素养对地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成为富有责任心、有理想追求、有担当意识的公民。这与地理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高度契合,为地理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核心素养对地理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为地理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地理教育需要将核心素养贯穿于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编写、教学实施等各个环节,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包括培养学生的地理环境意识、地理空间意识、地理信息意识、地理文化意识等,并相应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学习品质和价值理念。

核心素养理念为地理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育观,促进地理教学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的根本转变。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地理教育不再局限于地理知识和概念的单一灌输,而是将目光投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探索者和实践者。教师的角色也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这种新型教师角色和教学模式的确立,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核心素养理念对于提升地理教育质量、实现地理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理教育必须紧跟核心素养这一时代潮流,主动对标对表,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出具有地理素养和综合素养的新时代公民。

 

(二)地理教育培养核心素养的作用

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综合性学科地理学科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地球和地球仪》单元为例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巨大潜力该单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认识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相关概念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过程和科学发展的规律树立科学求真的理念。同时学习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该单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了解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增强地球村意识提高环境保护责任意识。

同时通过思考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该单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发表见解、倾听他人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相互启发、互相促进不仅提高了沟通表达技巧也体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核心素养与地理教育相互支撑、内在统一。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通过《地球和地球仪》这一单元的教学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理教育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巨大贡献。地理教育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知识构建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以《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为例,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知识构建提供有力支持,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在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时,学生可以根据主题,将相关概念、原理、现象等关键内容进行可视化呈现,从而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思维导图将知识间的关联和层次关系一目了然,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脉络更加清晰,思维导图有利于加深印象和理解。思维导图采用关键词、图像等形式展示知识要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知识在大脑中形成独特的记忆映射,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与单纯的文字记忆不同,思维导图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更容易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需要学生反复思考、梳理知识点,从而巩固相关知识。

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制作思维导图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个性化的知识呈现方式,激发创新思维,比如学生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图形、颜色或符号来表示相同的概念,体现个人的创意和想象力。此外,思维导图的开放性也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创造空间,激发他们提出新颖的见解和观点,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为学生知识构建提供了重要帮助。以《地球的运动》为例,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加深知识印象、培养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实现知识有效构建。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维导图助力学生能力培养

除了有利于知识构建之外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具有助力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作为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等多项关键能力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制作思维导图需要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思维导图将知识进行整合和概括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某一地理单元时学生需要将该单元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从而培养了系统思维和整体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再创造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见解和观点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思维导图的制作也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筛选、归纳和评价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和评判从而锻炼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思维导图以直观、生动的形式表达内容使用图像、符号等表达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同时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互相交流、合作完成也培养了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合作制作思维导图互相交流想法、协调分工、达成共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不仅体现在知识构建上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表达交流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等多项核心素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创新的学习工具为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对于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思维导图在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教师角色转变与思维导图运用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课堂的运用需要教师角色的相应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需要充当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合作伙伴和促进者,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核心素养理念。教师应当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设计契合核心素养要求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明确核心素养理念下教育的本质,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公民。教师应将这一目标内化于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善于运用思维导图。教师应掌握思维导图的编制技巧,并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合理设计思维导图的应用环节和方式,比如在新授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在巩固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巩固知识记忆;在拓展环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基于思维导图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维导图素养,使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工具。

教师需要转变课堂组织方式,营造互动合作氛围。思维导图的运用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应创设合作探究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协作制作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分工协作、互相启发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需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及时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扮演着关键角色,教师先行转变才能真正推动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二)思维导图在各环节的具体应用

思维导图可以贯穿于地理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在不同环节发挥不同的作用。以《地图的阅读》单元为例思维导图在各教学环节的具体应用策略如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呈现一个关于地图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图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习动机。思维导图的生动形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引导入新课题。同时思维导图的开放性也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究欲望。新授环节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比如将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阅读方法等内容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知识体系。学生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尝试自主制作思维导图将新学的知识点有机整合加深理解和记忆。在新授环节运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教师系统讲解知识点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巩固环节思维导图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复习工具,比如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回顾所学知识点加深记忆。或者学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善思维导图互相督促、互相启发。在思维导图的指引下学生可以系统地复习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拓展环节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基于思维导图编制实践方案如规划校园地图、设计旅游路线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创新方案锻炼了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梳理知识结构、巩固知识记忆、拓展综合能力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有力工具。

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环节的目标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充分挖掘其在引导学习、构建知识、培养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思维导图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无论是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还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思维导图都发挥着独特作用。在课堂实践中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定位掌握思维导图的编制技巧并将其合理运用于教学各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结论:核心素养理念与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核心素养理念为地理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而思维导图则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加深知识印象,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表达交流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在课堂实践中,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将其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郝丽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地理深度教学[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二届全国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四).河北内丘中学;,2023:7.

[2]唐勇.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N].科学导报2023-06-27(B02).

[3]王秀娟.绘制思维导图助力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成长[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05):82-83.

[4]杨丽.初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构建的实践[J].地理教育2023(S2):58-60.

[5]王菊芝.例谈初中地理思维型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2(14):36-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