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阅读方法与实践的教学策略分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戴红文

(锦州市松山新区实验小学,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摆脱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探索创新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终身学习的兴趣。本研究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深入分析,结合心理学与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小学语文创新阅读方法的科学性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创新阅读方法;教学策略;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

正文


1引言

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应试化倾向,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过于强调教师""的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1]。久而久之,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完成任务式的学习,缺乏深入探究和情感投入,阅读兴趣逐渐降低,进而影响阅读教学质量[1]。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创新阅读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以学生为中心,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真正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人[1][2]

2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2.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课导入方法统计

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导入方法的统计与评价,揭示了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与改进空间。依据《小学语文教师新课导入方法统计表》的数据显示,故事引入法和问题情境法在提升学生接受度与教师满意度上表现尤为出色,均达到了优秀水平。创新的教学方法成效评价高,能够促进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活跃度,这也从侧面验证了创新思维激发法所体现出的显著教学效果。

研究选取了包括故事绘本法、角色扮演法以及多媒体互动教学法在内的多种阅读策略,并通过对200名小学生的教学实验,分别采用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对比考察不同阅读方法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实效性。结果显示,综合运用多种创新阅读方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语文文字理解与表达能力,特别是角色扮演法在培养学生同理心与合作能力方面的效果尤为突出。本研究还从教师教学技能、学校教育资源、家庭教育环境三个维度,定制了针对性的实施方案,确保创新阅读方法的有效落地。研究结论指出,小学语文创新阅读方法应注重个性化与趣味性的结合,同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提升专业素养,以适应语文教学新变化、新挑战


新课导入方法

应用频次

教师满意度(%)

学生接受度(%)

成效评价

直接讲解法

79

59

69

启发式提问法

122

79

86

多媒体互动式引入

96

83

80

实物展示法

46

59

65

角色扮演法

65

70

75

分组讨论引入

89

75

78

故事引入法

111

91

93

问题情境法

104

87

88

图表辅助法

60

65

67

背景知识链接法

70

72

74

名著引用法

55

68

71

学习单引导法

74

72

78

文化小故事法

48

63

68

经典案例分析引入

89

76

81

学科交叉综合引入

39

59

62

学生自主探究法

82

80

78

创新思维激发法

69

76

82

知识迁移应用法

58

71

69

过往经验回顾法

50

61

67

跨文化视角比较法

53

68

75

 1小学语文教师新课导入方法统计表


2.2 阅读教学方法传统与局限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实践,在过去的研究中往往聚焅于道德启蒙和知识传授的双重功能,忽略了阅读教学在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与情感态度培养方面的潜能与必要性。为了解这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并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本研究采纳了多元化的调查手段与数据分析方法。

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与理论框架建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构建-互动-反思Construct-Interact-Reflect, CIR)模型。CIR模型旨在通过构建交互丰富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深入文本内涵的互动过程,并反思整个阅读过程,以培养其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教学实验对照组设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确保研究结果的外部有效性,实验组施以CIR模型,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法,随后对两组学生的阅读兴趣、理解力、思维深度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了CIR模型的效果与优势。

2.3 创新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青少年阅读教学体系中,往往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欠佳。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利用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相辅相成的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其阅读潜能。研究方法采用的是混合式教学模式,集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课堂互动性和教学效率。

此研究拓展了阅读教学的范式,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实验设计、严谨细致的数据分析及扎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不仅支持了创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更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可行性建议。同时,对如何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参考价值。

3创新阅读方法探索

3.1 理论基础与教学思想

阅读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社会协作中生成意义[2]。同时,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根据文本线索,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因此,创新阅读教学需激活学生已有图式,引导其主动建构意义[2]

基于上述理论,创新阅读教学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一是激发阅读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精选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备的阅读材料,设置悬念,引发猜想和探究欲望。二是引导主动思考,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提出疑问,发表见解,培养质疑和批判精神[1]。三是重视合作学习,促进思维碰撞。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合作性读书活动,在对话交流中加深理解,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协作能力。

此外,创新阅读教学还应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可实施分层教学,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匹配其认知和语言能力的阅读材料与任务。开展个性化阅读指导,培养选择、欣赏、评价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1]

总之,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创新阅读教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转变教师角色,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意义、拓展视野、塑造品格提供平台,最终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3.2 创新阅读技巧与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阅读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本研究中,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讨了多种创新阅读策略的效果,旨在辨析各策略的实施效能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和限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创新阅读策略,建立起包含策略名称、应用频次、影响阅读能力提升百分比、学生满意度评分和教师操作难度评分等参数的创新阅读策略对比表,以便于全面比较分析。


4 设计原则与教学框架

在构建小学语文创新阅读方法及其实践的教学策略时,首要环节为明确设计原则,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忠实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理解力。遵循此原则,我们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抽样调研,搜集相关文献资料超过500篇,并通过专家咨询法形成初始教学模型。进一步的,借助教学设计流程图,我们系统性地梳理了从教学目标制定到评估教学效果的完整过程。

在具体的策略设计中,我们依据《新课程标准》及最新语文教育理论,确立了针对不同年级段、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多元教学目标,其中包括识字与阅读、文学审美、思维发展等多个维度。这些目标架构起了整体的教学内容,并以多样化的文本类型为载体,形成了包括古诗文阅读、现代文解读、多媒体交互阅读等在内的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制定遵从认知心理学与教学心理学的原则,强调对学生认知过程的引导与激励。其中,教学活动设计环节特别考虑了活动的趣味性与互动性,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形式,将传统的阅读教学转换为生动的学习体验。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如AR/VR技术,让学生在沉浸式环境中提升读写能力。

在教学材料的准备环节,我们严格挑选适合小学学生的文本,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环境。此外,我们还整合了讲授、讨论、演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教学实施阶段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为基准调整教学方法与节奏。收集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进行,旨在及时捕捉学生的学习动态、情感反应和认知变化。

最后,整个教学设计的实践验证了这套策略框架的有效性。通过对一组学生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均有显著进步。这不仅证实了教学策略设计的合理性,也为后续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数据支持。我们的研究结论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有望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开辟新的路径。

 

1教学设计流程图


5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与创新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认知规律,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1]。同时,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提升语文素养[2]。学生要树立主动阅读意识,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在大量阅读实践中提高思维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董宝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分析." 新作文 (教研) 9 (2020): 0138-0138.

[2] 张春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策略的分析." 作文成功之路: 教育前沿 5 (2018): 37-37.

[3] 王言燕.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课堂内外: 教师版 (初等教育) 5 (2020): 58-58.

[4] 俞英.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教学现状研究[J].,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