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癌痛护理教育与培训需求评估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钟东钰

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广东梅州)514015

摘要

目的:通过对肿瘤内科患者癌痛护理过程中介入护理教育与培训干预,探索护理教育与培训在改善肠道疾病患者预后方面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23年11月-2024年01月收治的20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2024年02月-2024年4月收治的20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对患者癌痛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照组的患者不进行任何干预,实行常规护理。对这20例实验组患者介入护理教育与培训干预,比较了二组疾病疼痛改善状况、护理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度、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肿瘤癌痛健康知识知晓率评分高于护理前,药依从性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所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肿瘤内科患者癌痛介入护理教育与培训治疗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癌痛疼痛,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肿瘤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对健康知识掌握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癌痛护理;教育;培训;需求评估

正文


目前临床上,以健康教育为核心的自我管理已经成为治疗成败的关键,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并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防治各种用药后不良反应,有利于治疗目标的达成并可降低治疗费用[1]。对于肿瘤内科患者来说,癌痛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素,同时很多肿瘤内科患者由于缺乏癌痛的相关知识,导致治疗依从性不高。通过对肿瘤内科患者给予健康知识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患者疼痛治疗效果非常重要[2]。基于此,本文对202402月-20244月收治的20例肿瘤内科患者癌痛治疗过程中实施肿瘤癌痛护理教育与培训,了解当下癌痛患者肿瘤癌痛护理教育与培训的需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取202311月-202401月本院收治的20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202402月-20244月我院收治的20例肿瘤内科患者成为此次的重点研究对象,纳入实验组。经计算后得出实验组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为50岁~74岁,平均年龄(67.01±1.13)岁;对照组病例中男10例,女10,年龄都是5273岁,平均年龄(68.16±1.61)岁。纳入标准:(1)病患知晓并主观同意参与此次临床观察;(2)病患无心理上的疾病;(3)并未有其他不适合此次研究的疾病。(4)符合肠道疾病者;(5)年龄在50岁至80岁之间的病患;排除标准:(1)存在原发的肠道疾病的患者,如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等;(2)存在其他脏器疾病的患者;(3)孕妇或哺乳期的妇女;(4)沟通困难的患者。调查和研究都得到了患者及其家人的认可,而且得到我院的认可,两组内的基础数字相比差距不大,且不具备统计价值(P>0.05),但具有一定可靠性。

1.2试验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

   肿瘤疾病医护人员,要对肿瘤疾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就诊前、候诊时以及离诊时进行健康教育,要向其介绍肿瘤疾病的相关知识,向其介绍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原理、典型案例,了解疾病的注意事项,同时向患者分发健康教育的小册子,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掌握治疗和控制肿瘤疾病的知识和技巧,让患者理解医护人员开展肿瘤疾病健康教育人员的工作内容,提高患者治疗和用药的依从性。让患者和家属对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引起重视。

1.2.2实验组:肿瘤癌痛护理教育与培训

 1)肿瘤癌痛护理知识培训

对我院肿瘤内科的8名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肿瘤癌痛的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癌痛的原因、癌痛的评估、癌痛的护理要点、癌痛镇痛药物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监测;同时对护理人员的癌痛健康知识教育能力进行培训,在掌握癌痛护理的相关知识后,由这些护理人员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护理和健康知识教育。

2)肿瘤癌痛护理教育

第一,癌痛健康知识教育。护理人员要将患者和家属进行肿瘤癌痛的相关健康知识宣讲,让患者和家属能够全面了解到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癌痛的诱因和相关的危险因素、镇痛药物用药后不良反应等,让家属能够增强肿瘤癌痛的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同时也让家属明白有些疾病是难以治愈的,更好的接受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事实,降低家属和患者的心理落差感;第二,药物服用监测护理。对患者的镇痛药物健康处方进行健康教育,叮嘱和督促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肿瘤疾病的患者,要严格依据药方有规律地服药,讲解用药的规律,避免重复用药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同时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各项生命体征监测的结果,计划患者的饮食,确保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补充一定的营养。其次,要规划患者的运动项目,对于肿瘤癌痛患者来说,要避免进行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导致病情的加重,而是要做一些轻松、简单的运动,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为主。在患者服药期间,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监控,了解患者服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副作用,一旦发现患者病情有加重或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就要向患者预警,督促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疼痛评估[3]: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天、治疗后1周以及治疗后2周,对患者采用VAS疼痛量表进行评估,评分范围在0-10分之间,得分越高,患者疼痛越明显。

1.3.2 肿瘤癌痛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统计和对比,肿瘤癌痛健康知识的评估包括:肿瘤癌痛知识、用药知识、日常防护知识、饮食知识,每项25分,共100分。

1.3.3依从性评估: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用药依从性进行统计和对比,采取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估,量表满分8分,不依从:量表评分介于06分之间;部分依从:量表评分介于68分之间;完全依从:量表评分8分。总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3.4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以及家属对甲状腺治疗后伤口换药护理的工作满意度,总分100分,不满意<70分,一般满意70-89分,非常满意≥9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SPSS26.0等相关统计分析软件处理;P<0.05符合差异统计学。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x±s,n=40)


治疗前

治疗后4天

治疗后1周

治疗后2周

实验组

8.67±0.57

6.34±0.32

5.37±0.45

1.83±0.67

对照组

8.45±0.46

7.34±0.87

6.43±0.33

3.25±0.14

t

0.261

2.851

9.671

1.765

P

>0.05

<0.05

<0.05

<0.05

 

2.2护理前后患者肿瘤癌痛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比

护理后肿瘤癌痛健康知识知晓率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肿瘤癌痛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比(

变量

肿瘤癌痛健康知识知晓率

护理前

66.44±3.52

护理后

92.71±6.52

t

17.369

P

<0.001

2.3护理前后服药依从性评分

患者护理后服药依从性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服药依从性评分对比(n,%)

变量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性(%)

护理前

12(46.15%)

8(30.77%)

6(23.08%)

20(76.92%)

护理后

17(65.39%)

9(34.61%)

0(0.00%)

25(100.00%)

t




4.710

P




0.029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0.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20例,%)

组别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

10(50.00%)

8(40.00%)

2(10.00%)

90.00%

对照组

8(40.00%)

7(35.00%)

5(25.00%)

75.00%

t

-

5.512

P

-

<0.05

3 讨论

   而我国老年人群中肿瘤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导致老年患者发生死亡或残疾的几率明显增高。因此我国目前对如何解决老年人疾病的问题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肿瘤晚期患者常会出现疼痛,焦虑的情况,导致患者在晚期感到痛苦,癌症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会出现疼痛的临床症状,爆发疼痛一旦发作将会对癌症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4]。根据医学研究证明,初期癌症患者发生疼痛的几率为约25%,而终末期癌症患者发生疼痛的几率为60%80之间不等,其中有约30%的患者可达到重度疼痛[5-6]。若患者的疼痛不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将会让患者感到非常不适,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失眠、食欲减退以及精神疾病等症状,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自理能力以及社交活动等受到影响。癌痛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肿瘤疼痛。肿瘤细胞侵犯患者的局部组织,或发生肿瘤转移而累及到骨组织而导致疼痛的发生;第二,治疗疼痛。在肿瘤患者治疗后,由于手术创伤、化疗放疗等的治疗后,患者出现疼痛;第三,非肿瘤疼痛。患者存在非肿瘤性疼痛,由于身体其他合并疾病或用药后不良反应而导致的疼痛[7]。同时患者由于在疾病影响下,神经组织受损,导致伤害感受器过于兴奋,神经对疼痛的传导更加强烈,加上患者机体受体异常,导致在镇痛药物的使用下,也无法缓解患者的疼痛感[8]。而且患者疼痛情况不一致,且爆发的时间不同,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给予非药物的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健康教育则是通过告知患者肿瘤疼痛的发病原因、治疗原理、护理方法等途径,进而让患者提高疾病治疗的积极性和护理能力和意识[9]

  在本次试验中,通过对实验组护士进行肿瘤癌痛护理健康知识培训,对患者进行癌痛护理教育,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肿瘤癌痛知晓率也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也更高,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所述,肿瘤癌痛患者癌痛护理教育对于缓解疼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培训,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患者对肿瘤的了解。同时随着肿瘤疼痛健康教育的应用逐步发展,医院也要不断更新肿瘤内科医护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要加强健康知识宣讲、做好医护人员开展肿瘤疾病癌痛护理教育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优化医护人员开展肿瘤癌痛教育的质量,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欧娜,胡小萍.癌痛综合评估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0,18(6):664-667.

[2] 陈凤菊,杨纯子,刘美.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癌症疼痛管理质量指标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0,35(24):12-14.

[3] 万丽, 赵晴, 陈军, . 疼痛评估量表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0 版)[J].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16(3):177-187.

[4] 王林娟,张庆.癌痛护理管理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9):1292-1294.

[5] 羊波,赵云,王叶苹,孙艳红,谢碧雨.癌痛教育项目对护理人员疼痛认知的效果研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6,8(1):60-63.

[6] 吴华.中医健康管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15):57-60.

[7] 程亮星.肿瘤防治科普宣传中肿瘤学术期刊的作用与实施途径思考:以《肿瘤基础与临床》为例[J].中国肿瘤,2022,31(3):235-240.

[8] 梁群卿,李玉兰.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应用的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21,23(2):64-66.

[9] 沈政,胡汉美.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20(10):950-95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