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胃肠功能恢复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杨英姿 戴巧平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省 珠海市 519000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穴位贴敷治疗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3年4月~2023年6月间,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3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22例,观察组10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术后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加用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腹胀发生情况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显示,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均用时短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腹胀发生情况显示,观察组腹胀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恶心呕吐情况显示,呕吐1、2、3、4级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穴位贴敷治疗具有理想效果,能帮助患者优化胃肠功能和睡眠质量、减少腹胀和恶心呕吐情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加快恢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

穴位贴敷;妇科腹腔镜;胃肠功能

正文


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的妇科治疗方法,通过在患者腹壁上打孔,将器械插入腹腔内进行各种手术治疗[1]。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术后美观等特点,已经成为妇科领域中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2]。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包括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粘连等疾病。根据病情和手术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方式,如卵巢囊肿剔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输卵管吻合术等[3]。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院进行一定时间的康复和观察,以监测身体的恢复情况。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多由于气血不畅、经络阻塞等原因引起,可以通过贴敷特定穴位来调理气血,促进疾病康复[4]。常用的穴位有内关、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贴敷选择适当的中药贴敷以促进穴位的作用[5]。这种方法在中医治疗妇科疾病中具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中,即分析了在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使用穴位贴敷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现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纳入我院20234~20236月间,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3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22例,观察组109例。对照组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5.89±6.64)岁;体质量区间在38~93.7㎏,平均(57.51±6.75)㎏;手术类型包含子宫全切除术9例,子宫肌瘤术35例,卵巢肿瘤切除术26例,异位妊娠21例,内膜异位10例,其它8例。观察组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5.89±6.64)岁;体质量区间在38~93.7㎏,平均(57.51±6.75)㎏;手术类型包含子宫全切除术9例,子宫肌瘤术35例,卵巢肿瘤切除术26例,异位妊娠21例,内膜异位10例,其它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采取去枕平卧位,并在接下来的2小时内禁食禁水。2小时后,患者可以翻身并垫枕头除了腰麻术者。在术后2小时开始,患者可以饮用少量白开水和少量流质食物。术后6小时,患者的尿管会被拔除(全宫、广泛者适当延长拔尿管时间),并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轻微的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此外,还会采用耳穴压豆疗法,在神门、尿道、直肠、三焦、皮质下等穴位上贴压耳穴贴,研究选用云龙牌穴位压力刺激贴,每天按压3~4次。治疗周期为1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脾胃经穴位贴敷治疗。研究选用我院中医科制作中药调制穴位贴敷,取中脘、关元、气海、大横、足三里,将穴位敷贴贴敷于这些穴位上。治疗周期为3天。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睡眠质量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其中,睡眠质量采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患者治疗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指标包括进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肛门排便时间。

  1.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主要对比其腹胀发生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其中,以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前的无腹胀感、轻微腹胀感、腹部稍显膨隆、腹部稍显膨隆并伴有呼吸困难情况分别记为无腹胀、轻度腹胀、中度腹胀和重度腹胀,对比其腹胀总发生率;以患者无恶心呕吐、轻微恶心呕吐、明显恶心呕吐但无呕出内容、严重呕吐且有呕出内容分别记为1234级,对比其恶心呕吐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使用t”表示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计量资料,使用x2%表示患者腹胀和恶心呕吐的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睡眠质量和胃肠道恢复情况对比

数据显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前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各指标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1 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和胃肠道功能恢复对比(

观察指标

观察组(n=109

对照组(n=122

t

P

PSQI(分)

干预前

14.68±3.11

13.83±2.71

2.220

0.027

干预后

5.20±1.67

10.83±2.27

21.258

0.001

胃肠道功能恢复(h

首次肛门排气

17.86±7.95

24.31±7.45

6.364

0.001

首次肛门排便

31.42±9.47

40.96±11.49

6.838

0.001

2.2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经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示,观察组腹胀情况和恶心呕吐情况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腹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恶心呕吐情况显示,呕吐1234级患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对比[n,(%)]

观察指标

观察组(n=109

对照组(n=122

χ2

P

腹胀情况(%

无腹胀

7972.48%

6452.46%

-

-

轻度腹胀

109.17%

2218.03%

-

-

中度腹胀

1513.76%

2722.13%

-

-

重度腹胀

54.59%

97.38%

-

-

总发生率

27.52%

47.54%

9.782

0.002

恶心呕吐情况(%

1

8678.90%

7057.38%

12.161

0.001

2

2018.35%

3629.51%

3.904

0.048

3

32.75%

119.02%

3.968

0.046

4

00.00%

54.10%

4.566

0.033

3 讨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进行操作。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恢复快速,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先进和安全的手术方式。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术后患者常常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疼痛、腹胀等[6]。为了缓解这些症状,中医辩证论治提出了使用穴位贴敷的方法。

中医穴位贴敷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它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以达到调整身体功能、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7]。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当某个器官或组织出现异常时,会影响到其他器官或组织的功能。穴位贴敷就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贴敷的药物穴位贴敷所使用的药物通常是中草药,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8]。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医生会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配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使用穴位贴敷可以促进术后恢复,减轻疼痛和腹胀等症状。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通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穴位贴敷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穴位贴敷还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降低疼痛的敏感性,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9]。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往往受到一定影响,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穴位贴敷可以通过刺激胃肠道周围的穴位,促进胃肠道蠕动,加速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患者恢复胃肠道功能,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且,术后疼痛和胃肠道不适往往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穴位贴敷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节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睡眠质量。同时,穴位贴敷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患者恢复体力[10]。此外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免疫力下降的情况。穴位贴敷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穴位贴敷治疗具有理想效果,能帮助患者优化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少腹胀和恶心呕吐的发生,帮助患者胃肠功能加快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敏. 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对妇科腹腔镜术术后肠蠕动的干预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13):59-60,109.

  2. 陈香玲,林祥,饶利红,. 穴位贴敷联合超声透药仪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30(4):779-781.

  3. 鲁淑梅,章国芬. 脾胃经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28(5):855-856.

  4. 桂屏,叶淑华,谢玉英,.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20,55(9):1376-1380.

  5. 严家艳. 耳穴压豆联合足三里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6):1984-1987.

  6. 徐姗姗,涂建红. 大黄神阙穴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3):1993-1996.

  7. 聂义茹.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16):24-27.

  8. 林茂珍,倪双丽,陈俊娜,. 姜夏膏穴位贴敷在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22(79):107-110.

  9. 罗莹嘉,卓银芳,刘婷,. 穴位贴敷对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1):181-183.

  10. 郑青玉,裴梦婷,方亮,. 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J]. 中医外治杂志,2022,31(4):60-6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