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临床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小儿腹泻;惊厥;治疗;临床
正文
小儿腹泻属于婴幼儿常见疾病,发病率高,由多病原、多因素引发,属于消化道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大便形状改变,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引发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等,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1]。惊厥指由脑细胞异常放电引发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婴幼儿,发病率相比之下远高于成年人[2]。小儿腹泻患者如病情未得到控制,可引发惊厥,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动、双目上翻等症状,增加治疗难度,影响患者身心健康[3]。本研究针对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进行临床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院内就诊的60例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患者(样本纳入例数:60例;样本纳入时间: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其中性别:男性、女性分别32例、28例;年龄:均值(1.24±0.45)岁。均遵循自愿原则加入,了解并愿意参与本次研究。对照、实验两组基线资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主要包括大便常规、脑电图、血生化、柯萨奇病毒等,结合症状表现、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检查项目的增加。部分患者可提供头颅 CT、大便培养及脑脊液等检查。
明确病情状况、疾病类型,确诊后实施针对性治疗。所有患者均实施补液、抗病毒等常规治疗,给予肠黏膜保护剂、止惊等对症处理 。给予患者苯巴比妥钠,每次8~10 mg/kg,进行肌内注射治疗。给予患儿 0.3~0.5mg/kg静推地西泮治疗,如治疗效果不佳则通过提供静脉泵维咪达唑仑进行治疗,小于32周的新生儿保持0.03mg/kg/h(0.5μg/kg/min),大于32周的新生儿保持0.06mg/kg /小时(1μg/kg/min)。对存在惊厥现象的患者给予降颅压等治疗,可提供地塞米松,每次0.3mg/kg,通过静脉注射进行治疗,每6小时1次;给予20%甘露醇制剂,每次5-10ml/kg,进行快速静脉滴注治疗。同时进行口服益生菌治疗,给予患者布拉氏酵母菌散(3岁以下儿童每天1次,每次1袋)或者四联活菌素片(6个月以内,一日2次,一次1片;6个月到1岁,一日2次,一次2片;1-6岁,一日2-3次,一次2片)对肠道菌群进行有效调整,两者可联合使用;通过蒙脱石散以对患者胃肠黏膜进行有效保护。
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提供营养干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调整饮食结构,针对6个月以下婴儿可提供牛奶或米汤进行喂养。针对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营养滴注进行营养干预,例如葡萄糖等。可适当提供维生素等,保障患者营养充足均衡。随着病情逐渐恢复,在评估可给予进食后应进行铁、锌等微量元素补充。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补充方案,例如6个月以上的患者与6个月以下的患者所需的锌元素补充含量有所差别。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症状情况。通过简易生活质量评分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睡眠质量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2对应表示计量数据、计数数据,P<0.05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情况对比
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患者治疗前后的恶寒恶风评分(44.15±3.59、39.51±3.64)、口渴评分(45.12±4.11、40.23±3.58)、精神恍惚评分(44.31±3.67、40.12±3.89)、乏力评分(45.10±3.78、39.67±4.11)、饮食减少评分(44.62±4.01、40.26±3.85)、惊厥评分(45.23±4.12、40.33±3.96)、腹泻评分(44.57±4.01、39.68±4.20);患者治疗前后结果对比(t恶寒恶风评分=7.025,P1=0.001;t口渴评分=6.933,P2=0.001;t精神恍惚评分=6.066,P3=0.001;t乏力评分=7.520,P4=0.001;t饮食减少评分=6.012,P5=0.001;t惊厥评分=6.639,P6=0.001;t腹泻评分=6.512,P70.001)。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患者治疗前后的角色功能(87.12±5.34、80.22±5.31)、情绪功能(87.44±5.42、79.56±5.34)、认知功能(86.59±5.37、79.33±5.12)、社会功能(87.11±5.23、80.25±5.14)、躯体功能(86.69±5.33、80.21±5.34)、生活质量总评分(86.59±5.22、80.10±5.31);患者结果对比(t角色功能 =7.094,P1=0.001;t情绪功能=8.016,P2=0.001;t认知功能 =7.572,P3=0.001;t社会功能 =7.245,P4=0.001;t躯体功能 =6.649,P5=0.001;t生活质量总评分 =6.752,P6=0.001)。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情况对比
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1.23±0.41、2.15±0.56)、入睡时间(1.15±0.42、2.10±0.51)、睡眠时间(1.20±0.38、2.02±0.63)、睡眠效率(1.18±0.46、1.96±0.44)、睡眠障碍(0.98±0.62、1.89±0.55)、催眠药物(1.03±0.52、2.06±0.62)、日间功能障碍(1.12±0.42、1.99±0.55);患者结果对比(t睡眠质量=10.124,P1=0.001;t入睡时间=11.038,P2=0.001;t睡眠时间=8.567,P3=0.001;t睡眠效率=9.321,P4=0.001;t睡眠障碍=8.512,P5=0.001;t催眠药物=9.752,P6=0.001;t日间功能障碍=9.628,P7=0.001)。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泻在我国发病率高,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与感染、滥用抗生素、饮食、气候等有关[4]。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小儿轻中度腹泻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常与消化系统感染、食物中毒等有关,随着病情发展可表现为胃肠痉挛、急性胃肠炎、低钙血症、胃溃疡等,导致惊厥发生[6]。临床治疗主要针对患者引发因素、病情状况、严重程度、患者年龄等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制定[7-8]。例如针对胃肠痉挛引发的惊厥可提供蒙脱石散、消旋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进行治疗,临床常用的诺氟沙星则需要根据患者年龄进行使用,18周岁以下人群不建议服用,可与钙结合形成氟化钙影响儿童骨韧性,不利于生长发育,可用颠茄片代替。本研究所选患者年龄较小,禁止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针对急性肠胃炎引发的惊厥可提供肠炎宁胶囊等进行治疗;针对低钙血症引发的惊厥可通过口服葡萄糖酸钙片、维生素D2软胶囊或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等方式进行治疗[9-12]。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患者临床较为常见,在常规抗病毒等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对症治疗,疗效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降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的引发因素较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后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病情,临床治疗效果良好,预后良好。有一定现实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明霞.护理服务个性化细节化双视角输出对病毒性肠炎腹泻伴良性惊厥儿童病例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5):121-123127
[2] 陈振华.儿童轻中度腹泻伴惊厥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1):186-187
[3] 杨金颖.糖盐溶液治疗小儿腹泻伴轻中度脱水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96-98
[4] 杨柳,陈凤民.48例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的治疗及预后[J].中国校医,2019,33(2):143-144
[5] 张敬,王睿孜,王跃生等.中重度胃肠炎合并惊厥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23,52(9):104-107112
[6] 王琳,王菡,刘小红.腹泻病患儿合并惊厥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2,33(1):98-103
[7] 廖亦男,刘静,肖耿吉.儿童腹泻合并惊厥372例病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5):591-593
[8] 高楚颖.季节性婴幼儿腹泻并发惊厥临床病因及预后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5):179-180
[9] 李飞,孙士县,唐倩.院前急救指导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治疗的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4(2):102-104
[10] 李焕琼.小儿惊厥采用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4,19(3):123-126
[11] 于洋,夏煜,季汝凤.维生素D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NSE、HIF-1α、脑损伤相关因子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4,19(5):641-644
[12] 郭家红,陈明珠.急诊中小儿高热惊厥药物应用与效果评估[J].北方药学,2023,20(12):176-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