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护理在妇科盆底手术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王慧芹1 丁小莲1 王慧玲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

目的:浅析妇科盆底手术患者采用互联网+护理进行随访指导,为患者健康生活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妇科盆底手术患者10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互联网+护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对比患者的特质焦虑量表(STAI)中,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最后,在患者参与度对比中,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妇科盆底手术患者实施互联网+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躁情绪,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在术后也有较好的参与度,保障了护理依从性,干预效果确切。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妇科盆底手术;随访;自我护理能力;参与度

正文


在妇科疾病治疗中手术治疗属于常用方式,针对妇科盆底手术患者在术后患者也有较大的担忧,这些情绪问题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1]。在术后护理工作中,要关注患者的个体感受、居家康复效果,并结合互联网+护理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提醒患者注意事项和定期复查,保障治疗疗效。从临床工作中看,患者在康复阶段由于认知水平不高,在术后的自我防护上配合度不高,自我效能干预程度低[2]目前,互联网+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推广,能为患者提供术后支持,确保术后恢复效果。在互联网+平台中,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更细致地讲解自身疾病康复情况,对预后有清晰的认知,也缓解患者的术后压力[3]鉴于此,选取20221月至20241月收治的妇科盆底手术患者100例,重点讨论互联网+护理开展期间的困难和解决途径,现将内容报道如下。

1.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1月至20241月收治的妇科盆底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年龄4070岁,平均(54.07±5.63)岁;对照组50例,年龄4172岁,平均(53.13±5.89)岁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认知健全,可自护,语言沟通正常,自愿入组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妇科盆底手术开展条件者对治疗方案知情表示自愿参与。患者均有家属陪同手术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伴有精神系统疾病;资料缺损。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在住院期宣讲中,要介绍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解答患者疑惑。在护理指导过程中,应当为患者推送妇科疾病的相关知识提供用药指导、手术注意事项指导以及术后的康复训练内容、疼痛管理内容。宣教材料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患者的理解能力。在早期康复训练下,可以采取被动和主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四肢活动、翻身等。在术后6小时可沿着床边简单行走,或者抬手、屈腿等,促进血液循环。在术后24小时可以根据恢复情况来进行抬臀运动、屈伸运动等。

观察组采用互联网+护理,成立“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导小对护理人员进行内部培训。由护理部统一组织“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岗前培训,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共性的课程如网约上门护理及平台操作流程、相关制度、风险防控应急预案、服务规范等集中培训与考核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可以建立微信群,由护理人员主动添加患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并进入群聊。患者可以在群内发出有关疾病的相关疑问,例如日常饮食注意事项、伤口的正确护理方法等,安排专人细致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疑虑。在询问期间,护士长负责组织和管理工作,做到有条不紊,避免出现疏漏,针对术后常见问题进行健康指导和社会支持指导。在微信公众号推文中可以采用文图方式介绍疾病康复要点,帮助患者理解疾病的产生和治疗,特别是与患者相关的知识内容,在饮食科学性、疼痛护理、用药指导等方面。将符合患者个体需求的康复方案进行推荐,还可以在微信群中患者相互交流,营造浓厚的居家护理氛围。另外,在互联网+模式下可以通过私聊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如定期与患者沟通病情,通过电话随访方式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做以记录。同时还可以做好对患者的引导、支持和陪伴,将护理重点放在患者感受上,建立与患者稳定的、持续的沟通关系,为病情稳定期患者提供科学的医疗指导。为了确定患者对疾病的掌握情况,定期询问患者疾病知识,询问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意见,积极采纳。最后,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术后恢复,为患者提供运动锻炼的方式,有助于患者消化系统的恢复,提升术后适应性。

1.3评价标准

采用状态-特质交流量表(STAI)指标评估,该量表包括焦虑状态(正性和负性)和特质焦虑状态(用于情绪体验评估),分值高,则焦虑情绪严重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分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调查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该量表包括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4个维度,总分172分,各维度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越高。

评估患者的参与行为,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围绕照顾性参与、决策性参与和诉求性参与进行评估,按照1-5分法计分,分值高,则患者的参与程度高。

1.4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就是χ2:检验计数资料就是[n%]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患者焦虑量表(STAI

在对比患者的特质焦虑量表(STAI)中,观察组评分在护理后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焦虑量表(STAI对比分析(x±s,分)

组别

特质焦虑量表

状态焦虑量表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50

53.23±7.23

45.66±3.22

57.12±7.66

51.56±3.43

观察组(n=50

53.78±9.43

35.87±4.39

57.58±8.48

47.54±4.16

t

0.035

5.546

0.066

5.461

p

0.05

0.05

0.05

0.05

2.2 对比患者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

此外,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自我概念

自我护理技能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责任感

对照组

50

26.53±3.42

33.34±5.15

41.65±7.46

24.71±6.42

观察组

50

31.14±2.35

40.95±3.54

52.96±5.17

30.13±6.54

t


3.978

8.714

6.487

3.740

p


0.05

0.05

0.05

0.05

2.3对比患者参与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阶段参与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阶段参与度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照顾性参与

决策性参与

诉求性参与

对照组(n=50

3.09±0.67

3.35±0.58

3.22±0.54

观察组(n=50

4.21±0.45

4.32±0.66

4.55±0.87

t

2.345

2.871

2.712

P

0.05

0.05

0.05

3讨论

妇科手术的类别有很多,作为侵入式治疗措施,容易引发术后应激反应,且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成为主流方式,发挥了较好的治疗作用,降低了对患者的损伤,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在众多妇科手术中,盆底手术作为其中的一种类型,随着我国盆底肌康复技术发展逐步完善,盆底功能性障碍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据悉[4]盆底肌肉是将尿道、膀胱、阴道、子宫和直肠等器官牢牢固定的肌肉,并参与控制排尿和排便以及维持阴道紧缩度等多种生理活动。如果患者伴有盆底肌功能性障碍主要表现为阴道松弛、反复阴道炎、反复尿路感染、性生活不满意、下腹部坠胀感、尿频、尿急和便秘,如果严重则有尿失禁、骨盆器官脱垂至阴道外口等表现针对妇科盆底手术患者在术后有很多要点,要积极防护并发症。从盆底手术中看要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选择治疗措施时候需要考虑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并发症,并制定治疗目标。在术后也要开展必要的盆底肌功能训练,改善盆底功能和相关症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并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微信作为人们沟通的常用方式,是人们彼此交流、获得咨询的常用互动平台[5]。因此,在院方微信平台上传播内容时,一种有效的策略是进行采访和组织有关患者的康复情况,帮助更多患者建立信心,另一种则是常规医疗知识的推送,通过这些互动式问题,这些建议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如疾病的治疗用药、预防措施等[6],让来自不同背景的个体可以对各种疾病有准确认识。有报道指出[7]医院公众号是一种用于宣传推广的工具,通过该平台,医院发布、分享咨询服务、传统文化、新闻动态等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疾病,关注个人健康。通过本次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在互联网+随访指导中能够增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既体现为患者在术后康复期间有更好的参与度,能够自发地坚持用药、坚持锻炼。在患者掌握疾病康复的相关知识后,也更具信心[8]

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也便于各类患者咨询问题,除了药物治疗外,针对有情绪问题的患者也可以提供心理障碍咨询服务,通过护理人员的安抚建立信心,积极地与社会生活相适应。有其他学者调研指出[9],在互联网+管理下也可以实现对患者用药治疗的可视化指导,节省了患者的时间成本,也有助于预防妇科盆底手术术后并发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依从性。最后,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可以提高互联网+医疗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妇科手术患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10]。同时,还可以推动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数据化,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质量的医疗救治服务[11]

综上所述,针对妇科盆底手术患者实施互联网+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躁情绪,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干预效果确切。伴随着“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理以多种方式进行,它的受众范围日益扩大,它在节省医疗资源、改善患者生活品质、促进护患交流等方面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12]

 

参考文献

[1]张碧,区敏玲,刘彩颜,.“互联网+”术前访视在择期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21(02):116-121.

[2]段吉霏,于瑞雪,陈素钦.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盆底重建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09):2105-2109.

[3]陈小菁,庄春雨,林白浪,.“5G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配合盆底肌康复训练预防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3,36(02):149-154.

[4]王佳茹,周妮妮,李娟,.基于KAP理论的全方位护理对老年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盆底手术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22,35(12):1775-1779.

[5]张怡,付阿丹,许琍文,.护理信息化助力护理服务创新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武汉市中心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经验介绍[J].中国临床护理,2022,14(09):529-531.

[6]高青青,白莲花.术前不同肠道准备对妇科盆底重建手术围术期的影响观察[J].全科护理,2019,17(33):4161-4163.

[7]庄新荣,李杰,张雅丽,. 盆底手术治疗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肠道症状改善的作用 [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 33 (02): 104-108.

[8]林燕平,揭姗. 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研究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 10 (15): 120-122.

[9]邓燕妮. 产后康复护理服务对降低产后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4, 22 (06): 179-181+185.

[10]张冬梅. 提肛运动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在宫颈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 52 (10): 1241-1242.

[11]鞠莹.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妇科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 (05): 225.

[12]李萌. 老年女性盆底重建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 (29): 132-13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