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新生儿使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摘要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早产新生儿;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
正文
早产儿是指未达到足月即出生的新生儿,其各项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常伴随功能不全的问题,呼吸困难为常见症状,对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无创呼吸机通过实施持续的正压通气,能够有效提升早产儿的自主呼吸能力,提高其体内CO2水平,同时还能降低机体血氧饱和度,可确保早产儿生命健康,并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加速患儿的病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2]。本次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在此类患儿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以下为研究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参与者均为早产新生儿,总数70例,均提供无创呼吸机治疗,分组方法为随机法,对照组:胎龄28~35周(31.45±1.23周),男20例女15例;观察组:胎龄最低28周,最高35周,平均31.26±1.19周;男女各有18例和17例。通过对比两组的各项资料,发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将早产儿放入保温箱内,保持仰卧姿势,利用无创呼吸机实施治疗,采用同步间歇通气,设置吸气峰压为15~25cmH2O、设置PEEP为4~6cmH2O、设置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5~40次,结合疾病性质合理设置吸气时间,将流速控制在每分钟8~10L、FiO2设置为21~40%,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4%左右。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适度调整保温箱的温度,以患儿感到舒适为宜,及时处理异常情况;观察组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为:(1)开启呼吸机后需依据患儿实际状况,合理调节氧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以封闭管道的方法来检测气压,并配备湿化瓶;根据患儿鼻部特征,选择适宜的鼻塞或者鼻罩,将人工皮放于呼吸机与鼻塞连接部位,避免皮肤红肿等不良情况发生;确保连接部位的密封性,每隔2h换一次鼻塞或鼻罩;(2)强化对血氧饱和度数值的监控力度,使其数值保持在90%以上,如发现实际数值与预定目标出现较大偏差,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需进行干预,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以保障其治疗安全;(3)密切监测患儿痰液排出情况,必要时予以吸痰操作;定期对患儿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常规做好口腔清洁工作,若发现有口腔感染现象发生,需迅速实施细菌培养,并依据结果选取相应口腔清洁剂,以有效防范发生VAP的风险。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并发症,皮肤红肿;口鼻干燥;其它。
1.4数据处理
数据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发生率低,差异显著,P<0.05。
表1 并发症(n,%)
组别 | 例数 | 皮肤红肿 | 口鼻干燥 | 其它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 35 | 3 | 4 | 2 | 9(25.71) |
观察组 | 35 | 1 | 1 | 0 | 2(5.71) |
x2值 | - | - | - | - | 5.285 |
P值 | - | - | - | - | 0.022 |
3讨论
早产儿指的是在妊娠期未达37周便出生的婴儿,其机体各器官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更容易发生如黄疸、颅内出血与缺氧等问题,若不实施及时且有效的治疗措施,其死亡风险将会显著提升[3]。无创呼吸机治疗有着便捷操作、高安全性、费用低等特点,应用于早产儿治疗中,可以迅速缓解其缺氧状况,但因早产儿器官和各系统还未发育完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伴随多种并发症,从而影响其恢复速度,故而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还需配合高效护理措施,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针对性护理作为新型护理策略,能够识别并应对临床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与可能导致并发症发生的不良因素,通过制定并执行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减少发生不良事件风险,从而有效提升治疗成效[4]。经分析此试验的数据,发现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5.71%)比对照组(25.71%)低,P<0.05,整体应用价值更为理想。
总的来说,对早产儿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满足他们的治疗需求,这种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邱雅琳, 刘莉莉, 李玉丽. 早产新生儿使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J]. 中国医药指南, 2024, 22 (03): 139-141.
[2]郭静, 耿庆红.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症状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 辽宁医学杂志, 2023, 37 (06): 57-60.
[3]徐曼. 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 2021, 37 (32): 138-139.
[4]李淑娟, 王淑芬, 蔡育丽. 针对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早产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 2020, 33 (20): 189-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