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法要点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法;要点
正文
前言:建筑结构的检测手段是相对复杂的一项工作,但是对于建筑的安全性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检测人员对建筑结构的各项检测环节,应做到严格地把控。在开展施工之前,先组建一个完整的监督系统,质量监督部门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部分。监督部门要严格按照检测流程,进行针对性地工作。采取检测的样本,样品的检测数据是质量监督部门的保障。要严格按照标准实行检测监督,制定有效的监测方案,方案达标以后,制定具体的监督检测流程。总之,主体结构的检测工作是工程达标的重要前提。
1建筑结构检测的重要性
建筑结构稳定的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是工程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检测的工作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建筑结构的安全情况。以免出现影响建筑安全的事情发生,出现检验不合格的情况发生,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后期加固,达到建筑的正常使用。结构的检测,建筑的基础是设计方案,设计必须是具有合理性的,设计的时候就要保证结构的承重性,具体施工以后的检测工作,也是检测建筑的承重性能,对比当时的设计数据,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中,可能会出现施工成本增大的情况,有些施工单位会使用偷工减料的方式,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造成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差,原料与操作的节省,可能会产生混凝土出现裂痕等情况,这样的情况下,都需要检测工作的严格把关,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建筑在投入使用以后的人民生命安全。
2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法
2.1混凝土结构的检测鉴定方法
回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速度与精度。但是,目前的测试手段仅限于对建筑物表层状态的测试,且测试的时间一般为维修结束后的两个星期以内,因此,测试结果只能反映建筑物的碳化状态。因此,当确认没有出现内部损伤时,就可以用回弹法测试,作为一种非破坏试验的手段。
钻芯法。在试验中,必须在试验点上钻取样品,以确保试验数据的正确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但在实际生产中,因其使用的是钻取的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零件的某些损坏。
超声法。在超声波探伤技术中,超声波进入混凝土后,其传播速度、振幅、频率和波形都会改变。其次,利用所设计的传感器采集混凝土中的声波,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利用超声测量仪器,把电信号重新进行了一次放大,并在示波屏幕上显示出来;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仪器对水泥岩中的声波进行了强度与频率的测定,并对水泥岩的材料特性、内部结构与成分进行了研究。在混凝土中发生裂缝、存在杂质等情况时,声波特征会产生显著的改变,因此可以用来探测混凝土中的实际情况。
拔出法。采用此方法时,首先由测试人员按照被测结构的尺寸及混凝土强度等参数进行定制,然后将其放入混凝土中,然后通过该金属拨件的拉出力量来判定结构部件有无质量问题。这个技术在国内并不普遍,但却能确保部件的精度和安全。
2.2砌体结构的检测鉴定方法
以便利性为分类标准
直接法。直接法是对砌体结构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等各项性能进行测定与评估的一种总称,其试验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实际状况。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测试的准确性,还需要增设测试点和测试链路,这将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
间接法。采用直接法时,检测者必须从有关资料中推断出砌体的强度,比如从砌筑工艺、砂浆材料特性以及砌体砂浆的强度等方面去认识被测项目的实际状况。在实际工程中,这一技术并没有给砖石结构带来什么不利的后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的处理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会造成测量值的误差。
以检测鉴定内容为分类标准
根据检测鉴定内容,对我国砌体结构的检验和评价进行了分类。
单砖双剪法。本方法虽能精确测量其抗剪强度,但测量时会对其产生损伤,仅适合于窗户下受力墙体。
推进器法。该测试方法简便,对一般砖石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实际应用中,测试者只需利用小型轻便的测试仪就能得到相应的强度参数。然而,若粉刷后的水平线间距不够,则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检测成果将丧失其应用依据。
扁顶法。本试验方法适合于一般砖石结构,可以精确测量砖石结构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方法简便,试验结果可靠。但为了防止对砖混建筑造成的部分损害,建议选择窄缝式的墙体,该墙体的宽度必须大于1.5m,并且每个墙体不能超过一个探测器。除了以上几种试验方法之外,试验工作者经常使用的试验方法有:回弹法、砂浆剪切法、原位轴压试验方法等,这些方法都具有不同的应用场合,并且对砂浆的强度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检测人员必须在具体的项目条件下,结合砌体结构和材料的类型、检测要求以及现场检测的实际状况,选用最适合的检测和识别方式,才能确保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并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3钢结构的检测鉴定方法
对钢结构进行检测的具体工作有:原材料质量检测、安装连接稳固性检测、焊缝缺陷检测等。检测人员一般会使用下列几种无损检测评定方法。
磁粉检测鉴定法。它不仅可以检测出房屋的外表缺陷,而且可以对房屋的构造、构造、功能等进行评估。这种检验与辨识法,其工作程序也十分简单,它的检验主要是根据磁粉的磁力与磁力的不同来进行。
电流检测鉴定法。因为这种物质本身就是导电的,所以测试者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测试它的耐腐蚀和耐热性能。
射线探伤检测鉴定法。并将其用于对焊接接头中有无缺陷进行了检验。但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40mm以下的混凝土,一旦超过40mm,其测量准确度将大大下降。
超声检测鉴定法。该方法已在大多数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地运用,并能在不影响建筑物整体稳定的情况下,准确识别出建筑物内部的深层次病害。
2.4混合结构的检测鉴定方法
砖混结构的检测鉴定方法。该方法适用范围广泛,能够精确测定各类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在实践中,探测者可依据建筑物的空间分布及结构的设计需要,选定探测区及探测点,利用回弹装置将回弹信号发射到被测部位,并由对应的探头接受探头的反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特征参量也会随之改变,因此,通过振幅的大小可以判定建筑物的状态。
钢混结构的检测鉴定方法。对于钢筋-水泥组合结构的测试,主要考虑承载能力和地震特性,测试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测试场地,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在两种类型的复合构造中,可以采用超声波和X射线的方法来探测。
3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的要点
3.1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工作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检测鉴定时,必须根据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检测鉴定方法。这是因为,不同的建筑工程,其结构类型、使用环境、使用年限、存在的问题等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运用的检测鉴定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实事求是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待鉴定的建筑工程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包括建筑工程的基本情况、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其次,要根据了解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检测鉴定方法,既要考虑检测鉴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要考虑检测鉴定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最后,要在检测鉴定的过程中,严格按照选定的方法进行,避免主观臆断,确保检测鉴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2创新
在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工作中,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检测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综合利用多种检测鉴定方法,以实现方法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实际工作中,创新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敢于尝试新的检测鉴定方法,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和思路;其次,要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检测鉴定方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检测鉴定,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入的数据和信息;最后,要注重检测鉴定方法的更新和提升,不断提高检测鉴定的精度和效率。
3.3重点检测部位
在进行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时,需要特别关注一些重点部位。这些部位通常是建筑结构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如出现渗水漏水的构件,受到较大反复荷载或动力荷载作用的构件等。这些部位的检测鉴定,对于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出现渗水漏水的构件,可能会导致建筑结构的腐蚀,影响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因此,对这些部位的检测鉴定,需要重点关注其渗水漏水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可能引起的结构问题。受到较大反复荷载或动力荷载作用的构件,其结构性能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荷载可能会导致构件的变形、疲劳甚至断裂,从而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对这些部位的检测鉴定,需要重点关注其荷载的大小和变化情况,以及可能引起的结构问题。
3.4针对性强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的另一个要点是针对性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检测的目的,确定检测的范围和项目,以及相适应的检测鉴定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检测目的,如评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确定建筑结构的使用年限、查明建筑结构的病害原因等。对于不同的检测目的,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检测范围和项目,以及相适应的检测鉴定方法。例如,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评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那么我们可能需要检测整个建筑结构,包括所有的构件和连接部位;如果我们的目的是确定建筑结构的使用年限,那么我们可能只需要检测一部分代表性的构件;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查明建筑结构的病害原因,那么我们可能需要针对病害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测和分析。
4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的发展路径
4.1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
目前,很多的检测机构在开展监测工作的时候,使用的设备不能够满足现在检测的标准,从而使得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相对的保障。为了更好地实行检测鉴定技术,检测方应该选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引进一些先进器械,达到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4.2检测流程的规范性
在检测的过程中,标准规范的检测流程,是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前提。所以检测机构,应该重视检测标准的制度完善,对于一些规范标准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完善。对于一些具有检测标准规范的机构,现场的检测技术也应落实,对于混凝土、钢结构、砌体的检测,都有相对的检测标准,对于灾后建筑的检测标准也应加强落实到位。
4.4建筑寿命的预估力的提高
在评定建筑使用寿命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整体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并能够有效地分析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在实际的操作中,工程师可能会面对使用过几年的建筑进行评测,所以一定要客观地出具检测数据。在有限的使用条件下,进行有效的维护工作,即使该建筑不采用加固等措施,也应检测出准确的鉴定数据,预估此建筑的剩余使用年限。所以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检测人员应加强此类型的知识培训。
4.5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化技术
在实验室检验中,都是计算机技术出具的检验报告,目前专业的建筑结构中的可靠性鉴定检验,还没有专用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支持。要借助通过计算承载力的验算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才可得到可靠性数据的结果,所以,应该加强专业的检测技术支持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建筑自身的质量问题,是会影响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尤其是针对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影响面更加广泛。通过严格的结构检测鉴定技术,检查施工流程,监督施工进度,预防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进行施工结束后,验收检验的工作。要加强对建筑结构的检测工作,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达到保障建筑整体的质量。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学习,结合实际的检验情况,合理运用检测技术,为检测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霓,韩继云,常萍萍.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J].工程质量,2014(1):9-12.
[2]江道镨,陈颖.建筑鉴定中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方法的探讨[J].工程质量,2008(15):55-59.
[3]王峰.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7):373-496.
[4]郭煜.钢筋锈蚀检测鉴定技术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06(04):298-300.
[5]赖家林,代小兵.浅谈结构的检测鉴定与加固技术[J].金田,2013(04):341.
[6]王松松.谈某在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测及鉴定方法[J].山西建筑,2013,39(10):220-221.
[7]芦政阳.既有混合结构建筑物安全性检测与鉴定技术探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