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系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周圆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小学 江苏 宿迁 22370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备受瞩目。而小学音乐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情感体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中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变得尤为重要,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涵养美感,陶冶情操和健全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试图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作为理论依据,以“新体系”国培教师为出发点,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实践,从而对运用“新体系”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以及对未来教育教学的展望。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音乐教育“新体系”;实践

正文


一、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概述

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大众化的素质型音乐教育,充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对于学校音乐教育而言,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个性发展逐渐成熟,是培养学生自主体验和感受音乐情感的能力和进行美育教育的关键期。因此,新体系认为,对非音乐专业学生来讲,掌握基础音乐学习经验比乐理和音乐技能知识还要重要。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立德树人”“以情感人”“以美动人为核心思想,通过音乐课让学生欣赏和学习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来感受音乐的情感、吸收音乐的美,建立学生自主欣赏、感受音乐和表达音乐的能力。音乐作为情感的语言,人们可以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么感受和体验音乐就是前提,当人们积累了足够的感受和体验音乐情感经验,就直观的将自己的感受用音乐的方法表达出来。因此新体系是以实践为本”“以用为本为教学理念,而培养学生音乐实践的品质与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中国的孩子接受最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二、新体系运用过程中的困难

新体系运用到地,受地域特色,多民族音乐文化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笔者带着这些问题与音乐教师们进行沟通,整理如下:

(一)新体系培训时间有限

新体系音乐教学是一种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为目标,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和创造能力。小学一线音乐老师对新体系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实践探索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参加国培教师的培训时间一般为两周,以专题讲座、音乐课程、音乐教学成果展示等方式展开。在这短短的十天左右的时间内,掌握一个教育体系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对音乐教师来说可能不太足够,不能够深入的体验和了解新体系,这也是教师回来后遇到的最大的难题。诸如:不知道该如何与音乐教材结合;体态律动和小型打击乐器应该放到教学哪个环节;使用相关的音乐素材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该如何解决。是否每节课都适合运用新体系教学方法等等。

(二)教材与新体系教学方法结合具有挑战性

中央音乐学院出了一套新体系学校音乐课程教材(1-6年级),是以儿歌、童谣、各个不同地区民歌改编版等我国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主,内地已经有学校在用中央音乐学院的这本教材,以及配套的教师用书,比如北京市白纸坊小学、阜外一小、奋斗小学等学校都在用这本教材。这些对于刚接触新体系的教师做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目前,我市的小学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因此,需要音乐教师们在培训中学到的新体系的内容与这里的音乐教材相结合,可能会花比较长的时间去研究怎么样把新体系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中。

(三)音乐活动受人数的限制

新体系音乐教学理念给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目前新体系音乐教学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普及。一线小学音乐老师要立足教学改革的前沿,学习新体系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音乐教学观念,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音乐学科素养的发展。目前,我市的小学每个班级学生人数大概在5060人左右,周课时为两节。由于疫情,很多学校调整授课时长为25-40分钟不等,为了错峰放学。部分学校没有音乐教室或教室数量有限,无法供所有班级使用,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桌椅板凳的教室里,许多有趣而有效的体验音乐的方法无法得以展开,使得丰富的教学方法都在实践中受到了局限。

三、音乐教育新体系的体验式教学方法

体验式歌唱、体态律动、即兴表达是新体系的三大教学工具,这三大教学工具源自--三个音乐教育体系,但是在具体教学内容要求上与原体系有所不同。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新体系的体验式教学法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音乐联觉教学法

感知联觉教学法包括体态律动教学法、歌唱律动教学法、欣赏律动教学法。律动是指用身体来表达音乐,比如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快乐的或悲伤的音乐情感,都可以用身体来体验和表达,通过这个方法,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体验,让音乐作品可视化。因而学生通过听觉、动觉和视觉来增强学生的情绪体验,最终将学生自己的自主体验表达出来。芭蕾舞剧《希尔维亚》的波奏舞是本人在本科阶段的体态律动课上了解到的,至今都记忆犹新。《希尔维亚》是根据意大利文艺复兴诗人塔索的作品《阿曼达》改编的芭蕾舞剧。主要讲述了牧羊人阿曼达与神界的仙女希尔维亚的爱情。作曲家通过大段娴熟的独舞和群舞配乐,展现了些许曲折的戏剧情节,更重要的是在现代芭蕾舞剧中,塑造了动作表现与音乐部分合二为一的精致试听感受。在第一段,我们在教室里走起来,以膝盖为发力点,要找到向上提的感觉,脚面轻轻绷直,下落时脚尖先着地每到速度缓慢或者停顿处,随着音乐慢慢停下来。在第二段调变了,从第一段的跳音变成了长的连音,使音乐情绪有了明显的转变,这时用身体表达的方式需要有变化,比如围圈转圈或者脚上走或者站在原地,用手画圆等方式来表达旋律走向。最后,音乐又回到第一段。整首曲子为ABA结构,体态律动让我们对音乐作品有了更直接的体验,加深了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掌握整个音乐的曲式结构,之后教师介绍了这个芭蕾舞剧和它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之后老师要求我们用身体,将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情绪表达出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对于不同情绪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最后呈现出来的音乐作品的情绪也会有所区别。

(二)情感体验教学法

包括要素分层歌唱体验教学法,体态律动表情体验教学法、欣赏歌唱体验教学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秦乐教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到了在乐教中重视对人的审美情感的培养,对音乐形态美的把握中加深情感体验思想。在体验式歌唱中,评价学生唱歌唱的好的标准首先是歌唱者的情感体验和表达的鲜明和强烈程度。在教唱时,不是一上来就逐句教唱,或让学生视谱唱,而是先初听音乐旋律再让学生感受,最后慢慢跟唱。

(三)即兴创造教学法

即兴填词、即兴歌唱、即兴律动、即兴奏乐等方法。训练前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做示范,学生模仿教师进行即兴创编;训练中期,学生积累的一定的音乐学习经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创编和表演,训练后期,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即兴的编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的积累与体验即兴编创的乐趣,并且自己的音乐情感得到体验和表现,自然而然对音乐的学习乐趣会持续高涨。比如以波奏舞为例,在老师的带领下,所有的学生在A段做了同样的动作,到了B段时,学生可以即兴律动。跟同学成为一组,或者独立完成;用身体不同部位来表达音乐,或者借助一些教具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同一个旋律有多段歌词的歌曲,而且在每一段都有故事情节。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每一组学生负责一段词,学生按照歌词内容演出来,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编,在原有的旋律基础上,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等等。

四、新体系在音乐课堂运用的构思

(一)新体系理念下的小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分析

笔者认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研究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不仅可以让教师明白音乐教育真正的目的,还能打开音乐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学习经验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学习某一个教学体系,并不是为了死搬硬套自己的教学中,首先是要理解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并且设计教学,使用或创新一些符合教学理念和教学对象有效的方法。音乐教育新体系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抓住以下几点:

1.教学以感性体验为核心

对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对音高、音的强弱、节奏是没有理论概念的,那么,在课堂中出现这种名词学生也会感到困惑,最好的就是通过活动来体验感受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的感性音乐经验。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教材大雨和小雨为例:

第一、利用声势动作感受歌曲。通过聆听伴奏,用声势动作感受歌曲节拍以及强弱韵律;第二、奥尔夫乐器。选择适合的乐器模仿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如:串铃模仿大雨哗啦啦的声音,沙槌来模仿小雨淅沥沥的声音;第三、力度的设计。f表示强为大雨的声音,p表示弱为小雨声音。第四、舞蹈动作编创。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将相应的动作带入,便于学生对歌词的记忆。本节课的教学首先通过聆听歌曲,教师利用声势动作,初步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大雨和小雨的强弱与音高,对音的强弱形成最初的概念;奥尔夫乐器的运用,不仅让学生主动思考乐器使用的合理性,还加深学生对自然事物的音乐情感体验;力度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事物具体的音乐形象。舞蹈动作的编创便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学生歌曲表演的能力。

2.要素分解教学

高建进教授在新体系的体验式教学中提出了一切通过歌唱体验运用联觉加强体验课堂实现情感体验要素体验分解构建积累典型音乐经验”⑬。音乐要素体验分解构建就是基于新体系对课堂音乐实践活动的体验要求,结合音乐是情感艺术的本质,从音乐的构成要素入手,为音乐课堂教学所设计的教学方法。它是以不断重复的方式对整首作品进行体验的过程,每次的重复时,指导学生关注并分析音乐要素的特点,当对歌曲有较全面的理解和感受时,学生在歌唱、情景表演中充分体验到了歌唱作品所带来的情感。例如:以小学一年级上册找朋友”⑮这首童谣来说第一,创设情景。我的好朋友不见了,你们帮我找找;第二,节奏体验理解。小熊有好朋友,我也有好朋友;第三,利用声势读童谣,学生自然加入做声势;第四、编创其他声势动作。通过以上两节课例展示来看,音乐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片段中运用新体系教学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比如:声势动作和分组拍手的练习方式让学生对童谣的歌词内容有了体验,从音乐知识层面来看的话,这个声势,正好是一拍拍一次腿或手,可以加强学生的恒拍概念,也可以对节奏ti-tita的学习做铺垫,在这个的基础上,教学上这两种节奏型的节奏名,便于学生掌握。

3.以即兴创作为教学手段

即兴创作是事先没有任何的准备,仅仅是依据当时的音乐感受进行表演与创作。例如:对于地段的学生,音乐教师是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用声势动作来感受不同拍子的强弱。那么,学生在聆听歌曲时,会用拍手、拍腿、跺脚、黏指等方式来表达强弱,分辨出歌曲是几几拍;对于高段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与音乐欣赏能力,学生自主参与用小型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或是编创简单的歌唱旋律等等。长期以往,学生就可以在节奏、旋律、歌词、情绪、甚至演唱形式上都可以做即兴创作的教学。以下为小学四年级上册歌表演曲老鼠和大象为例:

第一、节奏游戏。通过模仿大象走路和小老鼠叫声,学生为大象和小老鼠设计节奏。

第二、创设故事表演空间,进行角色即兴创作表演。

第三、发挥音乐想象力,即兴为歌曲设计力度演唱。

在这首歌曲的教学过程中,扮演角色的学生要按照自己对这些动物的映像,自己琢磨和模仿出来,要表现的夸张,一样就能看出来是什么动物...学生们演唱时,可以按照歌词的内容,硕大的大象,渺小的老鼠,还有猫咪的形象去调整自己的演唱形式和情绪。大象声音沉稳低沉、认真干练;老鼠活波跳跃,有点小自傲等等;即兴创作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根据歌曲的特点,在歌词上做创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创作的歌词来表演或演唱;在节奏上,让学生找出固定节奏型,或让一些小型打击乐器让学生自主进行编配;在一些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里,加上身体动作或舞蹈动作都是即兴创作的范畴。可以使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投入到歌曲里,体验歌曲的情感。由此可见,新体系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适用于当下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需求的。通过我市天山区音乐教师的课例成果和所分享的课程片段发现,音乐教师们非常的愿意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不挺的在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虽然新体系的学习时间不长,但经过不断的摸索、更改教学设计、变换教学思路以及课堂反复实践,积极的将学到的教学方法与现用教材很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最终也将适用于本地区的新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素材融入了音乐课堂,通过我校小学音乐课程新体系运用情况来说,音乐教师们一直在不断地去学习和理解、更新自己的音乐教学思想和方法,更深入的去体验和学习新体系。同时,专业素养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也培养学生在创编、演奏、演唱方面的能力,增强了生生协作能力。

(二)对未来小学音乐课堂中新体系的实践及展望

1.各个学校教师之间多举办教学交流活动

想要高效音乐课堂,首先要为教师们提供学习先进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途径和机会。据本人统计,国培开办以来,我市每一批平均有五六位音乐教师去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国培计划,受场地、师资力量等原因只能按照分批的方式进行培训,那每一批去参加培训的教师们可以成为每个地区其他音乐教师学习的主要资源。参加国培的教师回来后,可以做一个学习汇报,传递培训精粹。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教师分享的录像、文件、教材等资料、学习培训内容,虽然效果上无法达到亲自体验,但是也能让其他音乐教师有一些收获和教学启发。

2.有效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和途径

通过沟通了解到,音乐教师们很渴望学到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给音乐教师们提供线上、线下的交流学习机会。参加培训之后老师们意识到,音乐教学还可以这么有趣、吸引人,能让学生在一些小游戏、音乐活动中掌握到音乐知识。作为老师,上课时也会很有热情,很积极的去设计每一节音乐课。而中央音乐学院国培计划每年只举办两次,因此不能够让所有的音乐老师都有机会去学习和了解。随着当下网络越来越发达,有很多学习都可在网络上进行,尤其是疫情期间,各个学校以在线课堂的形式进行了学校学习科目,也使我们开拓了新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一些学习会议因场地、人数等原因无法让所有教师都的机会参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直播等方式此方法,将会议主题思想、教学相关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传达给每一位教师。它不受场地限制,可以听回放,教师们可以在线上进行讨论交流,也可以也随时做笔记。要想让一堂课成功,就要从培养优秀教师开始。想要设置高效音乐课堂,从为教师们提供学习平台绝对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3.举办音乐会

现在各个学校对音乐课程及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得到了很高的重视,几乎所有学校每个学年都会有2-3次,甚至更多的音乐会活动,不过大部分为才艺表演形式的,比如挑选一些有才艺的学生表演,或者挑选出表演效果较好的作品上去给大家表演。因此本人认为,在学期末可以举办一次以音乐课程教材内容为主的音乐课程汇报音乐会。每一位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都会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当然每个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可能会有些区别,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每个班级的体验和最后的作品呈现方式不同,音乐教师、学生们和家长们都可以互相观看此学段教学成果。这不仅能让学生和家长们更加重视音乐课程,更加能激起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4.学校定期提供一些课外的参观学习的机会

大部分学校很重视音乐课程和音乐课课外活动的举办,开设了音乐第二课堂,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了音乐表演技能,同时,学生课外参加与音乐相关的课外音乐会、讲座、音乐比赛等活动,不仅提升了综合音乐素养,还有机会看到丰富的音乐文化,听到国内外的音乐作品。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更多的了解音乐、体验音乐。然而,这些优秀的音乐活动也展现出师资队伍的音乐专业能力、还表现了团队的凝聚力。

结语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音乐老师要学习先进的新体系音乐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泽风.“新体系音乐教育实践之思[J].大众文艺,2020(24):183-184.

[2]曹明芝.音乐教育新体系——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3]王丽丽.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0(44):87.

[4]陈怡.音乐教育新体系中节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农家参谋,2020(11):214-215.

[5]戎蓝波.职业学校音乐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探究[D].中央音乐学院,2020.

[6]康蕊寒.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教学展演的探究[D].中央音乐学院,2020.

[7]张怡然.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体验式歌唱教学探究[D].中央音乐学院,2020.

[8]汤立霞.音乐教育新体系理论指导下的小学合唱教学策略探讨[J].戏剧之家,2020(12):156+158.

 


...


阅读全文